Atelier tao+c 西濤設計工作室為“普通讀者” 設計了一間提供傳統的閱讀體驗的書店。普通讀者書店的名字來源于 Virginia Woolf 那本關于閱讀的小書《普通讀者》。設計師和書店主人有著共識,作為一家獨立書店書店不應只是書的儲藏室展示室,也有必要是社會記憶的保存處、經驗和知識的提供場所。
▼書店外觀
通過對閱讀行為的體貼入微的考慮,書店的內部設計提供了靜默的讓讀者重拾專注力的空間體驗。 除了書架、展書臺、座位和閱讀燈、窗簾,就沒有別的要素了。深色調的木板,鑲以明亮的綠色邊緣,喚起老圖書館的記憶,創造出一個鼓勵讀者逗留其中、坐下來閱讀和寫作的氛圍。▼書店概覽
原場地是 L 型的,分成了相對隔離、面積相近的兩個矩形房間。設計師以書架的排布作為組織空間的手段,用座位提供停留的可能性,規劃出兩個氛圍不同的空間。臨近街面的一間,四周懸掛著墨綠色的窗簾讓墻壁消隱,形成了弱化的邊界,圍合出一個內向的公共大廳,開敞通透。環繞場地的櫻桃木板座椅,產生了一個連續的水平界面。▼四周懸掛著墨綠色的窗簾讓墻壁消隱
▼以書架的排布作為組織空間的手段
一座座的書架像活動家具一樣放置在椅面上,不到頂也不落地,每一本書都是夠得著的。幾組書架間的空隙會形成幾個深座,當瀏覽到喜歡的書時可以順勢坐在一旁開始細讀。這一區域以藝術類書籍為主,座位提供了與普通讀者產生共鳴的時間。▼書架像活動家具一樣放置在椅面上
▼幾組書架間的空隙會形成幾個深座
大廳內 7 個大平臺的桌面,根據特定書籍的尺寸進行劃分,配以定制的玻璃書架和雜志架,增加了序列感和豐富度。水平陣列的展臺、豎向的綠色金屬柱列配合拱形的帳板形成的通廊,加強了空間的縱深感,讓人回想起記憶中的久遠的閱覽室。▼大廳內 7 個大平臺的桌面
▼類似閱覽室的書店氛圍
一個綠色石材的門洞連接向更深處的那個房間,轉化為私人圖書室的氛圍。層層陣列的雙面書架, 劃分出多重的層次和區域。書架與書架間的距離、通道的尺度被有意的壓縮,產生精確控制的視覺密度,形成更有私密感的空間構架。每一列書架的盡頭都嵌入一個四面圍合的洞口,作為單人書桌的功能,是一個相對封閉的閱覽空間。這個座位是獨立疏離的,營造出一種公共空間里的安全感。在另一邊設有咖啡吧,咖啡區的卡座有高高的木板靠背和中間隔板,讀者可以在這里安靜地看書喝咖啡,與鄰座的人互不干擾。書架間的小中島,像是圖書館里孤品展示書架或是木制推車,被綠色玻璃臺燈照亮。
▼雙面書架劃分出多重的層次和區域
▼書架的盡頭都嵌入洞口,作為單人書桌
書店里的每一個書架、座位和燈具都是為特定的書籍和閱讀行為設計定制的。書架上的不常規的斜角,恰恰是對于書籍取放手勢的迎合;不同的座位設計,提供了多種坐下來閱讀的方式選擇。 就在這些書架的排列組合中,在座位的關系中,形成一處通往回歸日常閱讀和詩意的場所。
▼燈具與書架座位細部
▼站臺與咖啡廳座椅細部
▼空間細節
▼場景插畫
▼平面圖
項目空間信息:
空間名稱:“普通讀者”書店
空間類型:商業空間、書店
空間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市心北路2000號ITC歸谷國際中心
設計公司:atelier tao+c 西濤設計工作室
設計團隊:劉濤、蔡春燕、王唯鹿、宋浩嘉
空間面積:330平方米
空間主材:櫻桃木、綠色油漆、天鵝絨窗簾、大理石、木地板、白色乳膠漆
軟裝陳設:TON – 椅子、JOLOR – 扶手椅、HAY – 休閑椅&邊幾
燈具制作:體物之作
攝影版權:Wen Studio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