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的影院經營與影業發展,成了現下社會環境中有待探討的公共議題之一。經歷過因疫情停業、觀影限流的諸多蹉跎,一個問題漸漸暴露在了大眾視野內——影院經營者理應對空間的商業價值開發提出更深度的剖析,引導空間屬性產生更自由的延展,才足以去應對瞬息萬變的當下。
步入五層的售票廳,線條利落的立面書架墻以簡練的輪廓塑造了儀式感十足的接待空間,弱化了銷售性質的商業氣息,木質與金屬包邊的精致碰撞更凸顯了品牌的服務態度。這里同樣是鐘書閣的閱讀長廊,為觀影前候場的觀眾提供了消磨時光的獨特方式。去年年初,我們在西安打造了另一座斐波影城,把熒屏后的場景搬到了公共空間,用光影與色彩的美去解讀電影這門基于光影的藝術。而這一次在太原國金中心,斐波影院聯合了最美書店“鐘書閣”品牌進行合作,并邀請唯想國際操刀設計,跨界共同打造了一所創新型影院。品牌跨界在空間設計上的呈現,并不簡單關乎功能的雜糅。設計師將相互業態的文化屬性有機地交織,以書店的人文情懷提升娛樂空間的品牌價值,也將二者的社交屬性共同揮發,為消費者帶來一場非同尋常的體驗。
論壇區利用退階式的書架構造抽象的山形,座位、臺階與陳列展示的功能落位恰當地借階梯之勢達成,同時空間也為影院圍繞電影文化衍生出的多樣化沙龍活動,提供了完美的舉辦場所。
退場后回到鐘書閣的咖啡區,點上一杯熱飲和同伴聊聊精彩的劇情,是專屬于影迷們的觀影余興派對。這里的設計靈感來自于四面環山的城市地貌特色,三角幾何圖形打造的純白山峰內包裹起的,是貯藏知識的洞穴。
童書館內,設計師運用放映機、攝影機、膠卷等電影相關元素,創造了一個趣味十足的小天地,俏皮地點明了空間主題。
通往影廳的長廊內,拱形的木作架構在10余米挑高的空間中,經由設計師巧妙的排列,形成了極具張力的透視觀感。上下分流的動線設計,讓觀影者與閱讀者之間互不干擾。
整體設計使用A級防火材料保留了木質感的渾厚,突出了美感的同時也確保了場所的安全性,純粹質感與溫厚色調成就了場所內滿蘊文化積淀的氛圍感。設計的手法讓不同業態商業空間內的消費人群產生良性流動,激活了影院商業新模式,也為實體書店的復興提供了“零售+娛樂”的升級版玩法。
項目空間信息:
空間名稱:斐波影院X鐘書閣項目
空間類型:商業空間、品牌書店、電影院
空間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南中環街IF PARK國金中心A座5F
設計公司:唯想國際
主創設計:李想
項目總監:任麗嬌、吳鋒
設計團隊:錢慧蘭、趙丹丹、陳路方、羅紫艷、李嘉欣、楊喬柳、范海鳳、江雪萍、彭翔、車睿
空間面積:4600平方米
空間主材:鏡面、木飾面、防火板、涂料、黑色鏡面瓷磚、塑膠地板、地毯、木地板、LED線性燈
攝影版權:邵峰-榫卯建筑攝影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