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揚州是在徐凝(唐)那句詩里“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而再見揚州,是在馥芳。李白有言: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遺憾未得趕上煙花三月,但在金秋時節迎來揚州迎賓館啟幕也別有滋味。
△建筑細部 | 唯美意境
迎賓館位于靜謐的瘦西湖畔,此次設計師改造的項目為其中一處——8號樓馥芳園。初次得見,正是早秋傍晚,暮色低垂之時。在夕陽余暉的渲染之下,整座建筑顯得十分的大氣典雅。落客處的五針松與白色背景墻相互映襯,奠定了酒店素雅的基調。景觀與建筑的有機結合,調和了空間的設計痕跡與自身張力,而這一要素貫穿了始終。
△建筑外觀
△水景 | 江南如畫
揚州,因運河而興盛。運河于揚州而言,是依托,是傳承,是底蘊。在酒店的前臺,軟裝設計師將一條以運河為靈感原型的實木手工雕刻裝置于背部墻體,娓娓訴說著運河與揚州千年的緣分。驀然從歷史的長河里回過神來,環顧四周,只見環形落地窗將室外的水景,植被,樹木,一絲一毫皆搬進了室內。而一邊,位于休息區與走道銜接處的裝置花藝將這“靜”與“動”的兩個空間完美平衡,同時為整個大廳增添了別樣的雅致。
靜止的水面基底,將戶外的一寸美景與這室內花藝收攏在同一平面內,使得室內室外得以遙相呼應。在這里,空間沒有阻隔,時間也沒有斷層。這一切,都需要旅客用心去體會。
△極簡如詩
戶外中庭下沉式休閑區坐落于整片水景之中,冷峻的建筑在暖黃色燈光下變得柔軟。松樹點綴其間,水面影影綽綽,沉浸式空間體驗感在這建筑與景觀之間得以充分放大。整個戶外空間最大的設計亮點還是在大面積的水體應用,水面作為視覺容器打破了空間界限,將天空與建筑一同帶給室內休息的旅客。
△建筑外觀
△大堂
一如往常,室內設計手法干凈利落,無論是材料的運用還是內飾的裝點,都旨在用最質樸的設計語言去反襯自然光景獨具有的美感。
日落,最后一抹天光慢慢隱去。此時的大堂靜謐無聲,對于旅人而言,這樣的時刻無疑彌足珍貴。步入酒店那一刻就像是從鬧市來到隱市,“褪去浮華歸本真”,“偷得浮生半日閑”。用這兩句詩詞來形容當下的心境真是再合適不過了。太多的喧囂襯得眼下的閑靜格外美好。氤氳的燈光散落在各個角落,大堂空闊卻溫暖。
在咖啡休閑區,設計師將整體空間打開的同時保留了私密區域的獨立性,圍合之間,既滿足了功能性需求也體現了空間的通透。另一面的落地窗延申水面倒影與中庭景色至室內,光影變化之間使空間更具層次感,動靜皆宜。
大堂一側的落地窗外是戶外深廊,交錯鏤空的背景墻體,在燈光的照射下更顯通透。設計師利用靜止的水面揉合了整個空間的虛與實,勾畫出別有情趣的詩情畫意。
△ 鏤空透光墻體
眾所周知,淮揚菜是我國四大菜系之一。其中“揚”系菜就出自以揚州為代表的長江流域。2019年10月3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江蘇揚州當選為世界美食之都。當人們將飲食刻上了屬于自己的文化符號之后,餐廳就不僅僅是個吃飯的場所,它更應該成為傳遞當下情感的載體所在,而不是一個被過分矯飾的空間。
△ 餐廳
馥芳園-山餐廳以揚州宴為主菜系,餐廳命名為”山“,以“衫”諧音得名,巧妙地呼應了園外水杉美景。在設計上,餐廳四周墻面以豎向木格柵為主體構成,配合橫向上打的燈帶,營造出燭光般影綽的效果,烘托了閑適浪漫的用餐氛圍。餐廳整體以深木色系為主色調,襯得淺色系餐臺及桌上各色美味格外奪目。一側的落地窗將戶外數十年植被盡收其中,真真是以名應景,以景應情。設計師并沒在室內裝飾上多做文章,他說“這個酒店四周有數十上百年的植被,我希望能把這些天然的植被完全融入到這個酒店里去,你看這個地理位置與生態條件,它是獨一無二的,我們無法再去別處尋找到類似。”
客房采用了大面積天然原木材料,沒有做過多的裝飾,用純粹而簡單的線條塑造整個空間。落地窗把光影與景象帶入室內,讓空間變得敞亮且具意象美感。為了使戶外光線可以通過臥室過渡到洗手間,設計師采用可分可合的開放式設計。春夏秋冬,四季更迭,自然光景每一刻的變化無不影響著室內氛圍,或明快,或神秘。空間的個性在每一個變化的瞬間因此得以被重新定義。
△ 引入自然的客房連廊
△ 客房庭院
恍惚間,仿佛看到揚州從詩詞中走來,娉婷裊娜,緩緩得隱入馥芳園,最終消匿于磚瓦間,景致處,光影里。
項目名稱 | 揚州迎賓館8號樓馥芳園
項目地點 | 江蘇省揚州市
項目面積 | 12075m2
項目業主 | 揚州瘦西湖旅游度假投資管理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設計總監 | 孫建亞
參與設計 | 曹飛、劉淑玉、談水、黃志彬、王兆玲、張小玲
軟裝設計 | 亞邑設計、璞素
項目攝影 | 朱海
主要材料 | 奧麗莎大理石、特朗灰大理石、荒料石材、鋁板木紋轉印、古銅和紋不銹鋼、橡木木飾面、麻布硬包、透光云石等
孫建亞 | ALEX SUN上海亞邑室內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設計總監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