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采訪
打開音頻,告訴你怎么成為設計大師~
主播:七七/烏影
? 歌曲:茶青 - 人類的光/陳婷婷 - 心有獨鐘
(客戶端掃這里可以在手機收聽哦!)
????采訪前言????
“人物專訪”每兩周一期,由扮家家官網(www.18dy18dy.cn)主辦的邀請設計師們分享關于設計職場的欄目,采訪的設計師/繪圖員們,經過特定邀請/自主申請審核通過進行一對一采訪,表達形式有圖文展示或者語音展示,希望借此可以為大家分享各個地方的設計師們在設計職場與設計行業上的一些經歷經驗。
“人物專訪”欄目的創辦,希望大家更多的關注設計師/繪圖員不為人知的創作之路,探索他們幕后的付出,同時也可以作為新人設計創作者在職場上經歷的一個借鑒。
通過借助平臺采訪欄目進行設計分享,發現更多設計師/繪圖員,讓設計創作者們能夠建立通暢自由的交流與溝通,讓優秀設計價值在行業內得到更多關注與肯定!
??? 嘉賓介紹 ???
大家好,我是烏影(@烏影)
代表作品:《翠湖香山-珠海》、《東莞碧桂園項目CR效果圖》、《桃源意境新中式-深圳》
寄語:把設計作為一場無底的修行
把設計作為一場無底的修行
??? 訪 設計師@烏影???
扮家家:請問你是什么時候開始接觸設計這一行業的呢?都發生了些什么故事呢?
烏影:
我是2012年接觸室內設計這個行業的,至今已經有7年了。
?室內設計師這個職業好多人會覺得這個職業非常高尚,包括我還沒接觸室內設計之前也是這么覺得的,但事實上,室內設計師這份職業是真的辛苦,設計師的下班時間大部分都是在凌晨2-3點,甚至到第二天天亮,小瞇一會繼續上班趕設計。
記得在我剛踏入室內設計的那個時候,那時候還是一個助理小白,懂的東西還不是很多,掌握的軟件技能也不夠,也曾三天兩夜不停的忙著趕一個項目的效果圖,晚上基本通宵,白天實在太累就在公司趁午休時間休息一會。
那時候發現自身有太多的不足,對專業知識的渴望程度非常高,身邊也沒有可以帶著我一起學習的人,只能靠自己平時查找一些相關的知識點來累積屬于自己的知識庫,碰到重點的就用本子記下來,以防遺忘。
做了一年助理之后就辭職到了另一家小公司做設計師,開始接案子做。那時候沒有助理,整套案子下來的所有事情都是自己來做,從現場量房--與客戶溝通需求--繪制cad方案—繪制效果圖—預算報價—施工跟進到最后落地,都是一個人做完,這樣一套下來雖然累了一些,但從中學習到了很多知識點。我也曾自己嘗試著出來做,但是沒有足夠的經營理念和資本,也缺乏專業的團隊來支撐,最終也只是接了幾個項目完成落地后就解散了,欣慰的是出品還是比較滿意的。
在這之后我就嘗試著往效果表現這個方向去發展,最初使用的vr渲染器,那時候出的圖紙也算還可以,就是一直在尋求寫實的做法。后來又一次偶然的在網絡上看到corona渲染器,那時候接觸的是1.3和1.4版本,看完介紹之后,讓我感覺非常興奮,很想快速掌握,也報過班,因為自己本身有一些基礎,學起來非常簡單,少了vr的一堆參數設置,主要的就是在燈光和材質上下功夫。那段時間不斷的做場景測試,讓我對燈光和材質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
過程中也結識了不少同行的大神,都很樂意一起分享專業知識,后來因為大家志同道合走到了一起,由陳國王發起組建了與右印象。我個人今年也從效果表現慢慢轉回設計師,我還是更期待不僅僅是效果圖做得好,還希望能將其落地出品,這是我最理想的。
設計師是個“雜家”,不僅要掌握各種專業的設計軟件之外,還要溝通能力強,快速的了解客戶的需求,還要會懂得分析客戶類型,為不同類型的客戶提供相對的服務,還要學習一些基本的住宅風水等等…
來自作品原創作品《桃源意境新中式-深圳》 ? 部分展示圖
扮家家:平時作圖是使用什么軟件呢?
烏影:建模用的是3Dmax2016版本,渲染以前用的是VR,也是到了瓶頸期的時候偶然的接觸到了CR,那時候還是很震驚的,基本沒有太多的參數需要調,出來的效果比較寫實,后面也就一直使用CR渲染器了。
扮家家:平時建模花費的時間多嗎?現在有很多素材網站,大家都在網站找模型來做會省事很多,你怎么看呢?為什么一直堅持自己建模呢?
烏影:
硬裝上基本都是需要建模的,花費的時間也還好,有比較完善的設計圖紙,硬裝部分建模還是很快的,有時候也有個別對軟裝特別要求要建模的,花費時間就稍微長一些。
以前偶爾會跟朋友大家一起團購一些國外的模型素材,現在國內的素材網站更新的很快,絕大部分的模型質量很高,很精細,類別也分的比較清楚,確實是方便了我們在做一些場景的軟裝搭配,挺好的。
來自作品原創作品《翠湖香山-珠海》??? 部分展示圖
扮家家:我們都知道你的CR是玩的爐火純青,想請問下把握這個軟件最要注意的是什么呢,你平時是怎么練習的呢?有什么練習或者秘訣方法嗎?
烏影:
把握這個軟件其實也不難,想要出好的作品效果:
模型的精細度,除了在素材網上下載的一些高精模之外,硬裝部分的建模也需要精細化,例如最基本的一些邊切角,有切角的輪廓清晰,在燈光下的一些邊的高光反射也可以表現的很清楚,
燈光的把控,要做寫實的效果表現就必須了解自然光與人工光在不同情景下的強弱區別,燈光也會影響渲染速度。
材質對燈光的配合,同樣的材質在不同的場景下,渲染出來的效果會有一些差別的,要微調配合場景的燈光。
我平時都會在網上看很多設計大咖的實景案例,學習的東西有很多,設計上就學習硬裝的細節,軟裝的搭配。效果表現上就觀察實景案例場景的燈光光感,還有就是學習攝影師對空間的表現鏡頭把控,每一個鏡頭都會有要表達的內容,從構圖到情感文化,設計的細節體現等等。
扮家家:做了這么多年的設計,你一定對設計有一些獨到的見解,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嗎?
烏影:
1.打破思維的局限性,在了解屋主的生活習慣后,重新進行合理的整合、規劃,改善原先不合理的生活動線,提升增加空間中成員的交互
2.設計出完整的收納系統,使得空間干凈簡潔
3.有時候屋主要求的不合理性導致設計過程中出現諸多問題,設計師要明確自己的定位,想出2-3種解決方案供業主選擇更為合理。
設計是以人為本,結合專業和藝術思想,提高生活質量,創造舒適的生活環境。
來自作品原創作品《中鐵·水岸公館--佛山》??? 部分展示圖
扮家家:平時是怎么和業主進行溝通的呢?怎么樣快速了解甲方的想法做出合適的方案呢?
烏影:
跟客戶第一次見面接觸最主要的還是要建立好親和力,在一個愉快放松的氛圍下更容易讓客戶愿意聽你講,也讓客戶愿意講,進一步了解客戶的需求點和客戶對房子設計或裝修的痛點,用專業的知識來贏得客戶的認可。
有部分客戶對自己的房子還是比較有主見的,哪些空間想怎么用都會很明確的告訴設計師,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一般至少會出三稿方案來供客戶做選擇,第一稿會按照客戶對空間的定義來做,第二稿我們會在第一稿懂基礎上做優化,第三稿打破客戶的固定思維,創造一些亮點來展現空間的魅力,千萬不要掉進客戶自己定義的框架里,不然也只會讓客戶說基本都是按我說的來做的,這時候設計師的價值就體現不出來了。前期多方案供他選擇也會讓客戶感受到設計師是真心的在為他量身打造一個適合他的居家生活環境,最終可以將客戶自己的定義和設計師的方案結合,更容易快速的確定好方案和成交。
扮家家:可以用自己的一些經驗,給一些剛入行的小白們一些建議嗎?這條路應該怎么樣走下去呢?
烏影:
設計這個行業還是很辛苦的,除了真心熱愛這份工作,最重要的是要積極好學和耐心。遇到有愿意教你的人或企業要虛心學習,要感恩,如果沒有人教你的時候就自學,現在網絡上可以學習的東西真的很多很多,理清自身缺失的,通過學習的知識和經驗來補,在知識的海洋里學不完的,別浮躁,慢慢來會比較快。
來自作品原創作品《中鐵·水岸公館--佛山》?部分展示圖
沒看夠?點擊“更多設計采訪” 繼續給你好看!?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