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案例:民宿設計精選 | 曾經一度向往過的生活
設計公司:億端國際設計(上海)有限公司
主創創意總監:徐旭俊
參與項目設計師:徐旭偉、常濤、張強龍、馬后龍
面積:1200平方米
設計說明:該建筑由六棟小樓以及一棟老藏房組成,前廳大堂及餐廳所在的兩棟建筑,視覺上猶如漂浮在空中,整個建筑群高低起伏、相互交錯,樓與樓之間以走廊橋梁相連接。
民宿共計15間客房,還設有大堂,餐廳和茶室;每間客房都設有入戶的獨特設計,展現出東方新禪意之美,同時也給客人帶來了私密的體驗。其中一棟建筑完整保留了原始藏式結構,徐老師提取了當地的藏式元素融進建筑及室內設計中,窗的設計也采用借景的手法,客人在房間透過窗戶便能看到窗外美好的景致,藍天白云,日出日落,大自然饋贈的美景猶如掛畫一般,透過這些窗戶展現在眼前。
建筑師:一本造建筑
主創建筑師:李豪
建筑面積:1000.0 平方米
設計說明:多年前修建的時候,為了能夠建造更大的面積,這棟房子擁有了十分“奇特”的高寬比,主人又在委托設計之前做了一次大規模的加建。反復加建帶來的龐大建筑體量與鄉居村落的肌理十分矛盾。建筑師認為,改造不是以預設的理想空間模式對現實削足適履,而是改善原有不便的條件并發掘出其優點,作為突出的個性表達出來。
設計說明:房子里有三種不同的木頭味道,一個是緬甸花梨,很香,一個是香樟,有藥性。還有一種是杉木,味道比較淡,三種味道融合在一起,天然好聞。每個木構件、每件家具,油漆工都打磨了3遍以上,這些木頭表面的分子細胞被重新排列,所以又有一種匠人味。傳統家具也做了改良,把羅漢床升級為“美人靠”,把傳統交椅升級為“潤椅”,讓古典家具不那么嚴肅。
室內設計: H DESIGN
主創室內設計:胡坤 設計團隊 姜洋,吳常樸,張巍 景觀設計 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無界景觀工作室
建筑面積: 4460.0 平方米
項目面積:1520 平方米 (文化館), 2940 平方米(民俗)
建設單位:昆山城市建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設計說明:磚窯主體一層空間被規劃為輕餐飲區和小型主題課堂,二層空間為磚文化展示區、大型會議區等配套功能區,人們在光斑陸離的空間內,感受著輕松、自然、寧靜的氛圍。在古磚窯文化館的一層廊下,H DESIGN保留原有建筑風貌的同時進行了多功能空間的重組,注入新的功能與業態,包含水吧、教室、會議室等,讓人們在此享受清閑的同時關注傳統文化的延展性學習。
設計單位:上海本哲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建筑面積:678㎡
主案建筑師:蔣華健
設計說明:原招待所由四棟舊樓組成,樓內空間狹小,光線不足,改造的重點便是空間重構,為原本狹小昏暗的內部空間引入陽光和自然。歷經半年余,設計師將舊宅解構嫁接成現在的一棟庭院相間、內外相連的復合建筑。由水岸造景、露臺、客房、餐廳、茶室以及園林等部分組成,兼具了民宿的功能性和景觀,講究細節的精致打磨,在整體房屋格局修舊如舊的基礎上,通過內飾和軟裝的搭配,讓昔日的上海里弄經歷了新舊交替的時代蝶變。
主創建筑師:黃志勇
設計團隊:鄭東 (建筑設計), 王志剛 室內設計), 周粵 景觀設計)
建筑面積:6000.0 平方米
設計說明:浙江建德三都的八畝丘,有一所鄉野祖屋改建的精致民宿,隱匿在海拔700米高的山丘之中,宛如世外桃源。民宿原本名曰“明月松間”,意在緬懷老屋主人兵哥兒時記憶中明月映于庭院松枝間的景象。
作品名稱:莫干山大樂之野庾村民宿| 北側緊鄰村舍,南側沿小溪蜿蜒延展
設計單位: 直造建筑事務所設計
主持建筑師: 水雁飛 蘇亦奇 馬圓融
設計團隊:李格格 孫晶 柴西妮 周曉燕 王珂一 陳顥 羅琳琳 陳卓然 朱麗瑾 朱穎
基地面積: 1735m2
建筑面積: 1491m2
設計說明:項目基地位于浙江莫干山鎮庾村國營時期蠶種廠的西側,順著山路可上到莫干山頂。場地從西北角轉入,由北向南逐漸跌落。北側緊鄰村舍,曲折退進;南側沿小溪蜿蜒延展,視線開闊;歷史遺留下來的用地權屬界定了犬牙交錯的邊界。舊有的建筑散落在場地上,有些已破舊坍塌;對岸建設中的環山路以及廢棄小學的未來狀況亦難以估計; 樹木填充了村落肌理的剩余空間。這是很日常的當代中國鄉村的景觀,是混雜的也是動態的。
更多設計案例精選推薦: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很棒 感謝分享
感謝分享
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