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科普】固態硬盤SSD
常見型號
英特爾600P 256G
三星EVO850 128G
浦科特M7VC 128G
什么是固態硬盤
固態硬盤(Solid State Drives),簡稱固盤,固態硬盤(Solid State Drive)用固態電子存儲芯片陣列而制成的硬盤,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FLASH芯片、DRAM芯片)組成。固態硬盤在接口的規范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盤的完全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與普通硬盤一致。被廣泛應用于軍事、車載、工控、視頻監控、網絡監控、網絡終端、電力、醫療、航空、導航設備等領域。
作用:高性能存儲、加快讀取寫入速度
做效果圖的基本都會配備固態硬盤,知道原因嗎?
如想知道理由,請加QQ群385198970進行了解!
或點擊加群鏈接 https://jq.qq.com/?_wv=1027&k=48U3YFB
閃存顆粒
閃存顆粒是固態硬盤的存儲單元,按照類型分為SLC、MLC和TLC三種類型。在講解這三種類型的閃存區別之前,普及一個詞:P/E。 什么是P/E?P/E是指硬盤所有閃存單元都寫滿數據并擦除一次算作一個P/E.也就是說,所有的閃存都要寫滿數據,才能算作固態硬盤的一個P/E周期。假設一個硬盤有6個閃存顆粒,當這六個閃存顆粒都寫滿數據后,就算消耗了一次P/E。
顆粒分類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MLC、TLC顆粒
SLC屬于高端產品系列,高端原因除了讀寫性能出色外,更在于它的使用壽命:擦寫次數可達上萬次。
MLC具有2500~5000次P/E壽命,TLC具有500~2000次P/E壽命。 羊毛出在羊身上,SLC閃存雖然P/E壽命較高,但是也帶來的價格的水漲船高,一般僅用于企業級SSD硬盤使用,市場上主流的SSD主要是MLC和TLC顆粒。
主控芯片
類似于主板的CPU,主要負責寫入與讀取處理的分配工作,數據分發和讀取就是靠這個器件來完成的。主控主要有ARM、RISC兩種架構,整體制造工藝處于55nm水平。主控的重要性等于一臺電腦的CPU,運算能力越強。
主控作用是負責將數據分發到各個閃存芯片,固態硬盤的數據存儲有些類似于RAID5磁盤陣列的處理方法,也就是會把所有數據分別放在不同的閃存芯片中。 而緩存顆粒則是充當內存的角色,當主控處理數據量未能及時分配到閃存顆粒時部分待處理數據變儲存在緩存中。目前不是每個品牌固態硬盤都配備緩存,是否需要緩存還是由主控特性而決定,也有部分廠商將緩存與主控封裝在一起,因此外觀上未能見到。
固件
固件作用相當于主板的的BIOS程序,是負責硬件最底層與軟件的交互以及和主板的數據交接,如果固件出現問題,容易造成部分閃存被反復擦寫,也就造成浪費P/E壽命,P/E擦寫壽命完結后,固態硬盤便會出現故障,無法再進行讀寫甚至檢測不到硬盤。某品牌固態硬盤更因為固件問題而導致產品檢測不到硬盤(簡稱掉盤) 因此,固件也是比較重要的,廠商也有推出相應的軟件方便消費者進行固件升級。
市面常見品牌:英特爾、三星、浦科特、鎂光、閃迪等等
?? 聯系官方電腦配置顧問 ??
如果大家對電腦有任何疑問或者是想了解專業機
扮家家數碼商城官網地址:https://shop165716362.taobao.com/
聯系裝機客戶QQ : 2533892233 ,裝機交流QQ群:1026679849????
也可以掃下方的二維碼,添加小杰客服微信(微信號:bjjsmsc)為好友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