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庫什臺,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特克斯縣喀拉達拉鄉,是一個哈薩克自然村。村內居民共400多戶,1700多人,是伊犁河谷保存完好的木構建筑群,保留著哈薩克族群歷代沿革的歷史印記。長久以來,瓊庫什臺隱于新疆天山的中部腹地,鮮為人知。隨著烏孫古道的聲名鵲起,作為古道起點的瓊庫什臺之名開始得以流傳。雪山、村莊、草原、牧場、溪流、河谷、雄鷹、牛羊、杉樹林……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絕佳的自然景觀,瓊庫什臺也被稱為伊犁最后的秘境。2010年,瓊庫什臺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21年,特克斯至瓊庫什臺的公路貫通,這個藏于喀拉峻草原千溝萬壑之中的神秘村落,終于展現于世人面前。交通便利,游客紛至沓來。近兩年,瓊庫什臺成為新疆乃至全國炙手可熱的旅行目的地之一,這也帶動了當地文旅產業的發展,精品酒店與民宿不斷涌現,已形成頗具規模的民宿集群。嶺杉民宿,坐落在瓊庫什臺村口到核心區的中段,倚靠獨立山頭,擁有相對完整的獨立景觀。
▼嶺杉民宿全景
01
空間規劃與風格呈現
Space planning and style presentation2023年,嶺杉民宿二期項目啟動,主理人委托魔匠德克空間設計完成二期餐廳與客房的設計工作。與瓊庫什臺多數木屋一樣,嶺杉民宿二期有著野生的建造風格和每間長寬接近5米的類似尺度。不同的是,嶺杉二期有一間比較大的公區和一間單獨的小木屋。利用民宿的區位優勢,設計師將業態規劃為“民宿+餐飲/下午茶”的結構,把餐廳消費人群擴大到瓊庫什臺的全部游客。
▼外觀
嶺杉二期的空間規劃為1個公區(兼餐廳)+3間客房,與50米之外擁有5間客房的嶺杉一期對望,形成整體8間客房+1個公區(兼餐廳)的總體量。鑒于嶺杉一期室內的現代侘寂風格,為了保持民宿形象的完整性,嶺杉二期的客房在延續一期風格基礎上,設計師力圖將其呈現出更多質感和松弛感。
▼風景
▼風景佐餐
02
再談服務空間與被服務空間
Let’s talk about service and serviced space無論是瓊庫什臺或阿勒泰,木屋的建造都遵循著最樸素的規則,即材料的尺度。這是凝結著游牧民族智慧的“建造法則”。就地取材的松木成為建造木屋的材料,整根粗細均勻的木材長度在4.5米-5米。木屋的寬度即在這個尺度之內,長度則以4.5米-5米為一個單元進行延長,通常不超過三個單元。超過這個尺度的,多半是后來的外來者,根據經營需求建造的。嶺杉二期的小木屋也不例外,由于超出了5米的長度,因此在原本的室內就有兩根木柱。設計師選擇保留原有結構,順勢就型,包覆木柱,將一個5米* 7米的木屋,分為服務空間與被服務空間。
▼餐廳室內概覽
▼包覆木柱
▼景觀餐位
▼一隅
▼空間層次
▼吧臺
美國現代建筑師Louis Isadore Kahn曾提出“服務與被服務空間”理論:建筑體是由主次空間構成的統一體。主空間是“被服務空間”,指生活起居的主要空間;輔空間則是“服務空間”,指一些廊道、樓梯間、衛生間等服務主要空間的小空間。在早期做青空冀翼民宿時,面對4.5米*4.5米這個極為有限的空間尺度,設計師就以服務空間和被服務空間的性質區分了空間,將床鋪全部朝向了景觀,服務空間隱藏于視線背后。
▼早期的青空冀翼民宿
嶺杉民宿二期,設計師延續了這個設計原則。包覆原有木柱后形成的寬度不足2米、長度4.5米的空間,成為了房間的服務性空間,干濕完全分離的淋浴、馬桶和盥洗臺,為住客提供了便利。同時,包覆的木柱形成了造型隔斷,為不到30㎡的客房增加了層次感,為服務性空間提供了遮擋和屏障,同時也兼顧了拍照打卡的需求,提升客人的入住期待與情緒體驗。
▼適合發呆的角落
有限的空間,全部向風景展開,端頭的大落地窗,與嶺杉一期遙遙相望。
▼大落地窗
03
再談長時體驗
Let’s talk about long-time experience對于瓊庫什臺這類旅游目的地來說,民宿不能停留在解決旅客短時住宿需求,而是需要提供每日長達20小時的長時體驗。擁有優美風景的房間及周邊,就是旅客的活動重心,發發呆就能度過大半天。因此,民宿提供的長時體驗就變得尤為重要。“旅宿”之上,設計師賦予嶺杉二期更多的“民宿”屬性,從結構、設施、空間尺度到軟裝選型,都充分考慮了長時體驗的需求。舒服的床、枕頭,適合長坐的沙發,方便的、可以隨時擱水杯的邊幾,一個正常高度、可以坐下來看看書的桌子,合理收納保證民宿的整潔,這些都是提升民宿長時體驗不可或缺的部分。
▼客房概覽
▼角落
▼衛生間
04
繞不開的民族元素
Inevitable ethnic elements在新疆、西藏、云南這些少數民族集中的地區,設計呈現中的民族元素表達是個繞不開的話題。經過對瓊庫什臺在地文化的長期持續研究,設計師嘗試將本地特色與泛新疆文化適度結合,讓入住民宿的客人,既能找到獨特的瓊庫什臺印跡,也能感受到更為廣泛與通識性的西域民族風情。馬背上的哈薩克族,從居住、飲食,到服飾、節日,甚至生活哲學,都有其特有的文化特點。設計團隊親手繪制的掛畫,將新疆艾德萊斯的紋樣進行了轉譯和色彩的重新編輯。富有生命力的手繪痕跡,帶給空間更多鮮活的溫度。
▼新疆民族元素
無論是手繪的艾德萊斯紋樣,還是從南疆喀什尋來的地毯和擺件,這些泛新疆文化的紋樣與符號,通過繪畫、裝飾品的方式融入到空間內,成為真實的民族元素表達。
▼泛新疆文化的紋樣融入到空間內
05
松弛感的閉環
Closed loop of relaxation隨著劇集《我的阿勒泰》熱播,有關新疆與哈薩克族的種種美好聯想,都成為了很多人心中“松弛感”的代名詞。這是設計師希望通過嶺杉傳達給住客的感受,也是這些年魔匠德克在民宿設計中一直追尋的,度假松弛感。新疆,特別是深山里的瓊庫什臺,落地的每一個民宿項目,都要歷經重重考驗,克服建造條件、物資運輸、極端天氣、語言障礙、風俗差異等等困難。艱苦的事情,似乎很難做到松弛。然而,在新疆深耕民宿項目的三年后,設計團隊似乎已經融入了這片土地,從設計語言到心態情緒,都具備了真正的在地性。不會再為某個材料糾結,也不會再為某個細節不對而懊惱。當開始接受一切的不確定,過程和結果,似乎都變得更加美好和松弛了起來。這場有關于松弛感的修煉,在主理人、設計師、入住旅客三者之間,完成了閉環。
▼露臺
▼平面圖
項目名稱:嶺杉民宿
項目類型:民宿
設計方:魔匠德克空間設計
聯系郵箱:165299656@qq.com
設計時間:2023年11月
完成時間:2024年6月
設計主創:徐珊珊
設計團隊:馬若豪、張思婧
項目地址: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特克斯縣瓊庫什臺村
建筑面積:185㎡
攝影版權:內外空間攝影趙龍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