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東莞21設計 于 2015-5-9 09:39 編輯
今天我在微信群里分享了這個主題《與其快快主動,不如慢慢地被動》。因為有很多設計師沒能來,所以我把主題的內容整理了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其實做這個分享也是因為有很多設計師想改變他們的狀態(tài)。他們說自己常常像機器一樣,不停地運轉著,約客戶、簽單、再約客戶、再簽單……
他們動作很快,但非常累,并且公司也常常給他們打雞血,讓他們喊口號——“人定勝天,簽單才是好出路……”一副武裝全力以赴主動出擊的樣子,就像去打仗。
實際上他們的內心很苦悶。因為“快速”背后必然會有很多問題需要去解決的。
比如說設計服務、設計功能落實等等。很多裝修公司與設計師為了快速的簽單,疏忽了客戶體驗,這是主動的痛點!而壓力也就全部落在了設計師身上。
說實話,像我們21設計這樣的工作模式和狀態(tài),仍有服務不到位的地方,更何況“快快的模式”?
我們今天討論的主題是“如何成為被動的設計師,讓客戶主動來找你?”
所謂“被動”是一種狀態(tài),而“主動”也是一種狀態(tài)!下圖很好地表達了這種不一樣的狀態(tài):
(主動的過程)
(被動的過程)
“主動”會浪費很多時間在尋找的過程上;而“被動”則會把時間運用到交流、互動的過程上。
所以,如果你主動了,其實就是被動。而你被動了,則是處于主動的狀態(tài)了,所以很多人都愿意做一個被動的設計師。
那么,我們如何成為一個被動的設計師呢?
其一,獨特性;
其二,敢分享;
其三,會思考。
如何去理解這三點呢?
其一,獨特性!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很好或還不錯!那么總會驕傲地認為自己木有被人發(fā)現(xiàn)而已,其實這是謊言。
因為在眾人當中,我們就像沙子一般,沒有誰會留意到你、記得你,大多數(shù)的是泛泛之交,茫茫之記罷了。
為什么呢?因為我們不獨特,不獨特的背后是被同化了。
設計師如何獨特?一句話:做別人沒有做的事。比如說:“衛(wèi)生間設計師--專注研究衛(wèi)浴空間”這個市場有多大?你有多少想象力,它就可以做得多大!!!
這只是一個例子,大家可以想象這個市場的痛點,一定是一個很火爆的點,如圖理解,小而美,深而廣。
所以我們的思路都是用一輩子來看的,看多人在挖的地方,你挖不深,找個沒有人挖的地方,安靜的挖。也推薦大家可以看看《壽司之神》這部電影。
當然,我們建議這種獨特性的挖掘能結合自己的興趣與正確的價值取向,不要學“鳳姐”一樣的獨特。
其二,敢分享!分享的核心是真實,而真實代表不完美!因為很多人對分享的內容都是精心挑選的,其實是想把自己最完美的一面讓人知道,而真實才最獨特的。
圣經(jīng)告訴我們:人是有罪的。剛開始我無法接受,但慢慢去發(fā)現(xiàn)、觀摩,才懂得這是真理。
所以我會真實的分享自己內心的想法,包括貪婪、嫉妒或虛榮,還有很多見不得光的心思、意念,這會讓我培養(yǎng)好的品格,這也是真實。
真實的自己是獨特的,分享真實的自己更是難能可貴的。
就像21(微信號:topo218)扶持第一區(qū)的金奐說有人說他怎么怎么樣的,我告訴他:我們不要做給別人看,因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標桿,他們的詆毀只是我們在前進過程中的一顆絆腳石罷了。
所以,分享需要勇氣,我建議創(chuàng)業(yè)的設計師不妨寫寫你們創(chuàng)業(yè)的心態(tài)或迷茫、痛苦等等。真實是最可貴的,迷茫、痛苦不重要,關鍵要能找到出口與光!
其三,會思考!有多少人會思考?幾年前,我也認為自己很會思考,因為我有很多想法,但后來才發(fā)現(xiàn):有想法不等于會思考。
思考的基礎建立在哪里很重要,有人建立在別人的經(jīng)驗上,有人建立在自己的經(jīng)驗上。
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聽了很多講座,聽起來很爽,但真正運用不了,很多人喜歡把簡單的東西復雜化,以至于我們的思維就跟著復雜化了,因此就出現(xiàn)了剛剛那種狀態(tài)。
所以,會思考一定要找到根基,不要建立在人的上面,不要偶像化一個人。
我是這兩年才開始閱讀圣經(jīng)的。我能分享的是我的思考建立在《圣經(jīng)》上。所以,希望你們也能真正思考做對的事,用好的方式。
以上三點是我們第一個扶持區(qū)江蘇的“金奐”已經(jīng)在執(zhí)行。在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我們能讓他少走彎路,而他也慢慢獨特起來、分享起來,更重要的是能思考起來與被動起來……
大家也可關注一下他的變化,不單單是他外在變化,你們也可以找他聊聊,了解他內心的變化,因為他也開始喜歡分享了!
贊
0
評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