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袤的空間和無限的時間中能與你共享同一顆行星和同一段時光是我的榮幸——卡爾· 薩根
ABOUT DECK
2020年誕生于「城市方舟」NOA HOTEL,在上海、北京、深圳、廈門等新一線城市陸續登陸,以獨特的選址和極具張力的空間設計,于城市中心連結所在街區的潮流文化社群,結合精品咖啡和精釀啤酒的專業呈現,打造復合型社交空間和城市目的地,讓每一家店都值得專程探索體驗。
新生·百家煙火
在廈門島中山公園一側,聚居了百戶人家的“百家村”是隱藏在城市高樓之中的 “風水寶地”,見證著歲月變遷的洋房別墅,安靜地坐落在道路兩側,散發著獨特的韻味;擺攤的阿婆吆喝叫賣著新鮮的水果、裁縫店阿姨踩踏著縫紉機的聲響、老師傅的古早剃頭鋪;幾十年店齡的口碑小吃,鹵味、姜母鴨、煸豆干、糖水鋪在這里散落著……
鮮活的市井,生活的煙火,獨特的村落氣息吸引著時髦有趣的創意小店紛至沓來,在落葉的脆響聲、咖啡的沖煮聲、街角的吆喝聲中,商業氛圍與生活煙火融匯交織,勾勒出獨特而生動的畫面。
2023年,甲板DECK于百家村著陸,不只是對于這個村落的深度著迷,更期望通過從空間設計到產品的迭代創新,呈現一份對于老廈門傳統元素的創新解讀。
重構·當代閩南
這棟歷經了半個世紀繁華的小洋樓,改造前是被分隔成十多間小居室的群居老樓。設計師拆除了一道道隔斷墻體,在那些被折疊的時間里,慢慢地勾勒出“當代閩南”的模樣。
建筑外觀立面被重新梳理,紅磚綠瓦的閩南意向以現代的平面構成手法融入,將過去與現代疊合重構。入口門廊之內,橫鋪著納涼的條頭石板,猶如回到阿公阿嬤話仙的家門口,走過路過,都歡迎你進門坐坐。
推門而入,新置入一片通透的窗花紋樣金屬屏風關聯著空間的內外邊界,視覺的穿透與光影的變換調和了工業質感的嚴謹與直率,將傳統閩南街巷的多元意向重構于內,在虛實之間,串聯起過去與現在的多維感知體驗。
六邊形古早紅磚鋪滿地面,層層刻畫著四角拼花,從內到外或深或淺地印刻在砂巖質感的墻面上,再由二維到三維延續至天花,形成序列編碼般動態立體的視覺錯感。質感粗糲的原始梁柱裸露,既是結構也是“裝置”,在交織中碰撞又融合,展示著建筑構造的力量與銜接邏輯。
吧臺區暗啞微亮的綠色條磚,加強了空間的延伸感,在材質的對比與色彩的碰撞中,營造出干凈柔和的復古未來感,隱約傳遞出某種屬于街頭夜市的熱鬧氤氳。
形式語言是主體空間的統一和延續,在幽深圍合的背景中,以暗啞的金屬和復古的鏡面材質搭配間接照明的渲染,引導視覺的秩序和知覺的連續,營造出充滿內斂沉靜與復古線條的幾何美感。
二層天花板上嵌入一塊混搭著歐式花紋的烤漆木板,保留了原始建筑里的彩繪玻璃窗,成為閩南老宅的深沉空間背底。置入的構件、材質與場地相互融合與適應,虛實錯落,為空間注入時間的層次感與視覺的趣味性。在折疊共振的時空場域中游走,保留傳統煙火與在地情懷的同時,呈現著當代美學的優雅與新潮。
三層,藝術家蔣晟的雕塑作品「水月觀音立像」身姿優雅地矗立于平臺之上,當夜幕降臨,月光灑在雕塑上散發出淡淡的光芒,仿佛在婆娑世界中展現著清凈與慈悲的完美融合。作為多元共生的視覺載體,與往來眾生一起,續寫未知世界的篇章。
在舊街區成為新村民,甲板在逐步適應村里的生活。每一個日子都往后褪去,瑣碎的日子積累成歲月,詩意翻過現實的藩籬,希望甲板成為城市、舊街區里散落的靈感,為你創造日常的趣味與浪漫。
項目名稱|DECK廈門百家村
項目地點|中國 廈門 思明區蓼花路
項目面積|260㎡
設計機構|寬品設計顧問
主持設計|李瀧
陳設設計|鄭鴻
設計團隊|孫曉楠、邱杰曉、李華欣、盧澤泳、張慧杰、李蘭君
竣工時間|2023.08
項目攝影|許曉東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