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赫爾墨斯建造的小神殿就在那兒,你并不知道它對我來說有著何種意義。路過的人只看見了一座優美的殿堂——小小的,四根柱子、極其簡單的式樣。誰都不知道,這座令人留戀的神殿是我深愛的科林斯戀人的數學形象,這座神殿忠實再現了她獨有的平衡。”——尤帕里內奧
作為全屋定制領域具有影響力的高端服務品牌,延續惠州總店的整體基調和象征元素的同時,以靈活的適應、細微的革新、思想的進化塑造出瑪格演達旗艦店新的面貌。
一般而言,入口設接待是常見的迎賓需要,然而隨著消費觀念的演變,自主的、隨意的、無需刻意突出的行為方式日漸被大眾所推崇。在瑪格演達店,一根細柱立于入口一側,與景觀小品構成了連續的整體,以擬人的形象充當著迎賓的作用,細膩而精致的構造引發好奇與停留,繼而邀請每一位訪客進入展廳內部。
存在狀態“華麗”與“樸素”具有二元性,這也是自然的表征和內在的現象,但在《“粹”的構造》里,九鬼周造卻有著耳目一新的解釋。他把“華麗”翻譯成葉片伸展出去,稱之“葉出”;“樸素”則是品嘗土地的味道,謂之“地味”。前者是走出自我的存在狀態,后者則是沉入自我的存在狀態。不同的自我狀態塑造了不同的空間意識,而功能的“存在”卻是客觀的事實。
西廚區借助開放吧的形態,由門廳延伸至室內,水平橫向的結構除了有著引導性之外,也展示了一種當下的生活方式。餐桌與吧臺相互咬合,高低有錯,木的溫潤質感和石材的硬朗線條彼此交織、反襯、碰撞。于方正的平面布局里,曲面立面的出現,有效地激活了空間的流動,也界定了視覺的起點,并以此蜿蜒而出,流向內部的空間。
有著結構支撐的柱體一旦被釋放出來,獨立的形體便有機會展示更真實的自我,顯露于客餐廳中間的碩大立柱由方形包裹成圓形,頂部輕微向外傾斜,不規則的樣式形成一定的方向性,同時具備了內在的力量。客廳是家中重要的待客之所,無形的軸線約束了客廳和方盒子的選材區的關系,使其成為空間的主角,二者之間憑借回游的動線串聯。
“粹”的構造Construction of“Essence”━關于“粹”,并非單純的“純粹”之意,而是有著豐富色彩的意識現象,通過理想性和非現實性實現自我存在的一種吸引、品質追求和達觀的狀態。因而,真實的功能確定空間的形式。原始空闊的結構中嵌入一個木盒子,有封閉的立面、也有敞開的立面,位于視覺中心點的選材中心,借由虛實的建構,產生互動,也可以兼顧不同方向過來的訪客。
平面是基本的邏輯關系,包含了豐富的但未必直觀可見的內容。選材中心的荒料石材、客廳一隅的造景與入口處景觀小品構成空間的穩定結構,憑借三個點的連接,隱而不見的幾何三角形浮出水面。不同空間依據路徑的寬窄變化而進行局部的地面抬高,既界定了功能區域的不同,也使得空間富有節奏和層次、變得異常生動。
形而有道弧形和圓,是幾何中最具方向性和動勢的形體,然而在東方的語境里,又有著獨特的意味。外立面的形象實墻漏一孔洞,借景于內,隱約可見序列的樣板陳列區;而于內部而言,則貫通了通道的視覺感受,使有限走向了無限。接待區與辦公區的圓形元素與之呼應,水平向的目視結構發展成垂直向的上升,構成空間里連續的整體。
“閑寂與平衡”除了名詞的表面含義,也表現于空間的氛圍建構、材料的物質性神情以及婉約、含蓄、“隱而密”的審美趨勢。在瑪格演達店,陰翳與光相互交錯疊加,于一片凝練的空間基底之中,感受細微的時間變化,明暗之間,色彩被削弱,材料的自然肌理、溫潤的質感被重新關注,最終,以至空間的本來面目得以真實地呈現。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MACIO 瑪格惠州品牌總店
項目地點:惠州市惠城區演達二路萬飾城B館3樓315-316
項目面積:420.2459532㎡
設計公司:予美組設計
設計主創:張志軍
設計團隊:黃錦偉、鐘立城、彭景松、陳歡、黃小玲
軟裝設計:MECA君悅美家
施工統籌:惠州稻田裝飾
合作材料:TECLIC天格地板,Novacolor諾瓦藝術涂料,SANTAN想天照明,HBI瓷磚,GROHE德國高儀,瑞豐石材,唯佰藝術造景
攝影:歐陽云
文字:無遠文字/太白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