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衛視《夢想改造家》戰略合作媒體
本期改造迎來了一對有著40公分撕漫身高差的新婚小夫妻,他們的家位于上海一套50年代的老公房里。當17年的愛情長跑終于修成正果,卻遇上了一個“施展不開的家”,23㎡的居住空間,令新婚生活捉襟見肘......
他曾爆改11㎡老破小,打造功能全備的舒適寓所;也曾煥新75㎡百年老弄堂,實現帶有電梯的三居小洋樓......這一次,素有“空間魔法師”的設計師史南橋再度接手小戶型極限改造,這個23㎡的小窩將會如何變身?
一層是夫妻倆的主要生活區,13㎡的面積將客廳、餐廳、臥室、辦公、娛樂、會客、健身集于一身。日子越過越長,收納空間空間也嚴重不足,雜物堆積。
男主人愛好下廚,但狹小的廚房屬實委屈了他181cm的大高個,稍不注意就會碰到油煙機砸著頭。
衛生間緊挨著廚房,1㎡的空間要實現三個用途:淋浴房、洗手間、洗衣間。房子排水老化,洗衣排水如果不處理干凈就會出現反臭發霉的問題。
通往閣樓的木梯年久老化,上下樓梯時會發出吱嘎響聲,存在很大安全隱患。閣樓是女主人父母曾住的臥室,屋頂傾斜讓人直不起腰,只能廢棄做儲物間。兩個天窗分別南北朝向,修修補補為這個家遮擋了幾十年風雨。
閣樓往里走是委托人許小姐少時的臥室,面積不足3㎡,狹小的空間里也堆滿了雜物。
搬家結束后,設計師在整理和細化方案的同時,邀請委托人夫妻來到了自己的工作室,特別搜集了男女主人坐臥行用等方面的相關數據,來實現更精密的設計。
房屋拆除工作開始,設計師原本打算去掉廚房和客廳之間的隔墻,方便重新劃分空間,但這面墻承載著屋頂樓板的部分承重,因此不能完全拆除,方案一無法實現。
隨后設計師采取了第二套方案,把客廳層高從原來的2.9m降低至2.2m。搭建工字鋼結構并磚砌三個承重柱,加上原本隔間墻的支撐,實現了一個更規整的加固系統。
第二套方案保留了原本的入戶門位置,并利用入戶門區域設置玄關,同時增加收納。衛生間挪到二樓,讓出更多廚房使用面積。
拆除閣樓原本的壁櫥間,樓上面積擴大至12㎡,出于安全考慮,保留與公共走道相連的樓板部分,并利用這個高度差,延伸出收納空間。
原壁櫥間的位置分隔出一個三分離的衛生間,利用不同層高實現使用面積的最優化。男女分道進入衛生間,配合到了委托人夫妻的身高差,實現人性化的設計。
改造期間碰上上海的臺風天,設計師也借此檢查出房子的防水問題。
隔音差是老房的老問題了,委托人這間房子和鄰居共用一面墻,墻面厚度也不一致,施工方利用鋼結構校平,再加上木飾面和隔音膩子,打造了一套系統有效的隔音帶。
考慮到房屋老化通道昏暗,設計師在公共走道區域增加光源,安裝上晴空燈,照亮回家的路,一個小小的設計動作營造出了無限的溫馨氛圍。
入戶玄關功能齊全,營造出家的儀式感和舒適感。鞋柜根據夫妻倆的人體數據定制打造,換鞋凳和衣帽鉤做隱藏式處理,不占空間。
結合男女主人的日常家務分配,廚房適配男主人身高,洗衣區則剛好容納女主人進出,設計師還貼心地安裝了烘干機,解決陰雨天晾曬不便的問題。
客廳開闊敞亮,錯落靈動的空間布局將原本雜亂無序的功能區徹底劃分開來,滿足委托人夫妻日常生活,也為娛樂休閑提供充足的空間。
客廳采用運動地板,日常健身也不會對樓下造成噪音干擾。多功能折疊茶幾“兼職”餐桌,滿足多人用餐。
雙動線樓梯是一大亮點,利用冰箱柜和卡座沙發上方空間放置,實際不消耗空間的同時,增強了實用性和趣味性。
兩側樓梯向下匯聚到窗邊,指向女主人的辦公桌,拉開一旁的抽屜組成階梯,同時也兼顧收納功能。
臥室床底和整面墻的壁柜保證了充足的收納空間,黑色鏡面的設計既保護隱私性又減弱狹小空間的局促感。男主人的工作臺同樣面向窗戶,視野開闊。
滿載過往回憶但已破舊不堪的老木梯,在設計師的手中開啟了第二次生命旅程。時隔多年,委托人許小姐再次坐上房梁,眼前是浩瀚星空,身后是溫馨小家。
原本逼仄狹小的壁櫥間連同降板區域連接成淋浴間、洗手臺和衛生間的三分離設計,雙動線、雙門洞的設計做到了以人為本的設計核心。
硬裝(含人工):18.6萬
軟裝(含電器):9.5萬
改造共計花費:28.1萬
平面圖
DESIGN PLAN
改造后一層
改造后二層
原始一層
原始二層
立面圖
DESIGN PLAN
客廳立面1
客廳立面2
雙動線
廚衛立面1
廚衛立面2
原始立面1
原始立面2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