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為你建新家 | 62㎡北漂之家極限改造:一室改三室,全靠這個空間大挪移?
項目位置:北京 ? 建筑面積:62㎡ ??
?“王恒為你建新家”欄目第一期上線啦!
說起這個欄目的產生,還得來源于王恒老師一次和朋友的聊天,聊到對“生活方式”的理解,對家的“功能性”的定義,以及做設計時想賦予作品的一些“情懷”。于是,王老師發了這樣一條“心血來潮”的微博:
沒想到,很快就收到了400+朋友的報名。
我們希望在這之中找到這樣一個家庭——戶型不一定有多大,但人口多,住起來有各種不方便,渴望掙脫眼下的桎梏,卻苦于沒有能力或者確切的法子來改變現狀。
最終,我們選中了這個”北漂“的家。
三代五口人的居住狀況
這套為了孩子上學而買下的房子,是一個建面62㎡的老破?。耗贻p夫妻、一個上一年級的男孩、孩子的姥姥姥爺,一家五口人共同居住在這里。
小朋友沒有獨立的兒童房,還和父母一起睡主臥,老人房也只是客廳里用柜子隔出來的一個空間,一家五口毫無隱私性可言。由于居住人口多、房子面積有很小,家里的功能空間也嚴重不足,雜物隨處堆的滿滿當當。
如何在這個62㎡的小家里,讓三代人擁有各自獨立的臥室空間?
如何讓這個家里有更科學的動線、更動靜分明的區域劃分?
如何打造更豐富的交流活動空間?
這些都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
改造前后對比圖
改造提示:
1.優化了衛生間布局,形成了更加高效的三分離設計;
2.拆除了原臥室的非承重墻,巧妙利用原陽臺空間,將臥室區域內移;
3.利用擴大后的公共空間,增加了獨立的老人房與兒童房;
4.拆除了原廚房的非承重墻,借用部分主臥空間實現了功能布局更合理的餐廚空間。
原戶型是一個一室一廳,一進門是一個狹長的走廊,左手邊是衛生間,視覺感受十分擁擠。
玄關改造前
改造后我們對在玄關與客廳的交界處,做了墻面的斜切處理,一方面斜線元素在視覺上加強了視線導引,將入戶的關注點聚焦在客廳區域;同時也巧妙地拓大了走道寬度,讓整個加都更顯寬敞。
玄關用一整面收納柜進行了精細化分區,超薄鞋柜+洞洞板懸掛區+斜角家政柜,讓入戶的收納功能更豐富了。
另外,我們還做了軟膜天花貫穿整個玄關走廊,模擬了自然采光,讓這個區域一掃往日的陰暗逼仄,視覺上也帶來了增加層高的感受。
由于小小的房子需要住下三代五口人,原本的老人房空間被夾在了客餐廳與主臥之間,用一個柜子簡單的與客廳進行了分隔,缺乏獨立性與隱私性。
小朋友則與父母睡在主臥,隨著他的長大,擁有自己的獨立空間也顯得迫在眉睫。
老人房改造前
改造后我們摒棄了傳統的客廳布局,將空間打破重組,壓縮主臥空間,在公共區域實現了整面收納柜+老人房+兒童房+寬敞的活動區等多個功能空間。
客廳的白色墻面采用硅藻泥材質,在室內空氣過于潮濕時,硅藻泥就會吸入空氣中的濕氣,在干燥環境下排出,有助于更好的調節空間的溫濕度平衡,營造一個舒適自然的家居環境。
老人房采用了雙開移門,打開關閉都不會占用額外的空間。內部采用了榻榻米+儲物型床頭柜一體化設計,節省空間,提高利用率。漫反射燈帶也帶來了更為柔和的照明。
考慮到了衣柜設置在內,站在床上拿取衣物會對老人產生不便,于是我們將老人房的衣柜設置在了門外的側墻處,動線也非常方便。
老人房一側緊挨著的就是兒童房。兒童房充分利用了垂直空間,打造了上睡眠+下儲物+學習區的全面設置。
靠近書桌一側還設置了高度合理的開放式書架,方便隨手取拿,也有助于讓小朋友養成自主收納的好習慣。
綠色的樹屋造型,在這個木與白的家中點綴了幾分清新與活潑。睡眠區預留的太空艙采光窗,也讓空間增加了更多的互動型與趣味性。
為了騰出更多空間給老人房與兒童房,我們將原本的小陽臺并入了廚房中,將一字型廚房壓縮了長度,借用主臥空間擴寬了一點寬度。
廚房改造前
毫厘必爭的一番操作下來,得以實現了現在這個操作更加高效的雙II型廚房布局。
廚房與餐廳之間采用了長虹玻璃做隔斷,增加了空間通透性,同時也不會看到廚房的雜亂。
充分利用了主臥與廚房之間的空間,走道變餐廳。足以滿足一家五口人同時用餐。
公共區域的收納柜,從玄關一直延伸至餐廳廚房,柜體都采用了頂天立地的嵌入式設計+無把手的造型,擁有海量儲物力的同時又十分隱形,無形中放大了空間。
原本的主臥由于住著一家三口,除了承擔睡眠需求和大量的收納需求以外,還是小朋友的學習空間,整個臥室雜物書籍都滿滿當當。
主臥改造前
現在,擁有了獨立的兒童房后,主臥可以重新作為夫妻二人的專屬空間。我們將原陽臺包入了室內,將整個主臥功能平移且壓縮。
變小后的主臥,不僅不會顯得逼仄,還擁有了更好的視野、采光以及功能性。
經常加班工作的爸爸,也有了自己的專屬辦公區。
原本的衛生間沒有干濕分區,所有的功能區包括清潔工具,都堆在一起。5口人同時居住,也經常遇到排隊等待的情況發生。
衛生間改造前
我們借用了部分客廳空間,擴大了衛生間的使用面積,實現了干濕三分離的設計,擁有了獨立的洗漱區、馬桶區以及淋浴區。
增加通透感的磨砂玻璃隔斷、巧妙利用空間的收納、木與白的自然溫馨、柔和的漫反射光環境... ...每一處細節,都在努力為這個家提高更進一步的舒適感。
就在我們微博迎來了百萬粉絲的時候,這個新家也終于圓滿的落地了。在這個漫長曲折的過程中,感謝辛苦付出的同事們以及各友商的支持與贊助。
這些年,隨著我們設計落地的項目越來越多,接觸到的家庭也各有不同,對大部分家庭所遇到的痛點問題,也有了一系列較為成熟的設計思路和解決方法。我們希望通過做一件這樣的事,讓更多的人可以借鑒,讓當下的現狀可以通過設計來改變。
“王恒為你建新家”這個欄目,是第一次,但不會是最后一次,我們希望可以一直堅持下去。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