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外最創新的室內設計思維
探索室內設計的新事物和新方法,催生設計創意,助推中國青年設計力。
本期看點:房屋爆改
大家好,我是你們超級可愛的佳佳妹呀~
上海的老洋房,可以算是上海一個獨特的在地文化。不是因為老舊,而是它自帶魅力~今天來跟大家分享《夢想改造家》一個爆改上海老洋房的設計案例!
這是一座優雅的法式建筑,位于上海鬧市區,曾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陳伯吹的故居。
孫阿姨一家買下了其中的二樓,祖孫三代四口人蝸居,其樂融融,但隨著時間的流逝,老房子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
因為是將一棟洋房分割給了三戶,一層是商戶,孫阿姨家住二層,三層還有一戶人家,中間的樓梯是公用的。全家共有五扇門,全都對著外人能隨便進出的公共走道,缺乏安全感。
室內動靜空間交錯,動線混亂,家庭成員之間日常活動相互打擾,私密性差。
物品雜亂堆砌,收納空間不足。
全家人都喜歡樂器,但房間隔音差。
小外孫的房間位于公用衛生間上面的閣樓,空間狹小且隔熱防水不佳導致整個空間潮濕又悶熱,需要不停地用除濕機除濕。
在施工過程中發現,這幢老洋房也經過幾次改造,地面傾斜,全屋地面與陽臺存在高差,老房木梁結構負重能力較差。
文保建筑改造有著嚴格的規定:外觀和門窗都無法拆改,設計師在尊重老洋房原始風貌的基礎上,經過無數次修改、調整,對空間布局進行了重新設計。
▲改造后的平面布局
原本的五扇門不僅讓空間動線混雜,帶來了巨大的安全隱私問題,也讓人無法辨認到底哪個才是住家大門。
改造后保留了右側客餐廳的門,原先老人房間的大門保留外觀,封堵樓梯正對面的大門與廚房門,再加上門牌,再也不怕快遞小哥走錯了。
設計師王平仲展開了大膽且合理的爆改,采用石膏自流找平,減輕樓板自身承重負荷,輕質木龍骨抬高,減少陽臺與室內的高度差,保證家中老人的安全。
原本的衣帽間變成小外孫的臥室。
外孫終于有了自己的房間和夢寐以求的書桌,而且隨著孩子的成長,可以移動客廳的書櫥將其作為兒童房的隔斷。
兩扇移門則變為兩堵隔音墻再通過地臺的移動,從而增加整個臥室的面積,滿足各個年齡段的生活所需。
原本的客餐廳加上廚房,合并成女兒的臥室加獨立使用的衛生間,形成完整的套間。
原本女兒的臥室動線混亂,沒有私密性,改造后雖然房間朝北但是可以讓女兒生活更享有私密性,即便工作繁忙,下班回來后做什么事情都也不會打擾到家人,在家中邀請朋友來聚會也變得更加方便。
不僅可以靜靜地看書休息,還有自己獨立的梳妝臺、更衣室,以及看電影的娛樂空間。
原本的女兒房改成外公外婆房,保留了老人最喜歡的老物件和老家具,陽臺通透的陽光撒進臥室,整個空間明亮復古又優雅。
原本外公外婆獨立使用的臥室,被改成全家共同使用的客廳加餐廳。
改造后,外公的二胡、外婆的鋼琴、女兒的古箏、琵琶、外孫的薩克斯都有了一席之地。
古箏被收納在沙發座椅下方,需要時可隨時取出,放置到定制的長條形茶幾上。
廚房區域則采用了外婆喜愛的實木材質,原本有異味的櫥柜被拆掉,換成嶄新的櫥柜后,還搭配方便拿取的置物架,讓外婆可以輕松拿到上層的物品。
廚房與客廳的墻和門被設計成中空的樣子,采用玻璃材質,這樣的設計讓廚房空間有所延伸更加明亮通透,增進空間之間的情感交流。
原本全家共同使用的衛生間,被分隔成老人馬桶間、淋浴間、外孫馬桶間三部分,功能劃分明朗,外公外婆、女兒和外孫都有了自己單獨的衛生間,互不影響。
閣樓則變成全家共同使用的儲藏室。
除此之外,在廚房設置了下拉籃增加儲物取物的便捷度,玄關、客廳和老人房都設置了足夠的收納儲物空間。
最早一家人買下這棟房子,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里有一個明亮的陽臺,可是隨著時間推移,落葉灰塵等垃圾覆蓋在玻璃上,甚至還有植物阻塞陽光房的天溝。
改造后的陽光房變得明亮溫暖,天溝加裝了不銹鋼沖孔板,使天溝不再阻塞。
陽光房設置了高、中、低三種不同高度的家具配合家中不同成員使用,低矮的榫卯結構卡座,讓人可以隨時坐臥其中,閱讀或招待好友都很方便。
傳統的地面找平材料會增加樓板負重,設計師經過多方尋找,終于找到一種特別的找平材料,在之后的所有建筑材料上,都盡量選擇優質輕型材料。
比如地暖采用的是A.O.史密斯干式地暖施工方式,與傳統施工方式不同的是,不用回填混凝土,直接可以鋪設地板,降低了層高的同時保障了老洋房的負重問題。
為了改善老洋房木質隔板隔音差的問題,在天花板和地板都做了隔音處理,天花板每70厘米打一個孔,打入發泡劑,用特殊的鋪貼工藝解決了地板隔音問題,讓孫阿姨一家在家就能即興演奏樂器而不會影響到樓上樓下的鄰居。
免責聲明:
以上圖片及內容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
僅供學習研究之用,若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刪除。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