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av_伊人久久国产_99亚洲精品_日韩www_中文字国产精久久无_国产精品区二区三区日本

  • 登錄 注冊 img

    新用戶專享福利

    注冊領取
  • 發(fā)表作品

建筑午餐Vol.5 | 普利茲克建筑獎:猜不準才是常態(tài)

扮家家室內設計網


《建筑午餐》一言一吾 i-Talk?新推出的一檔對談類音頻欄目,聚焦社會熱點和建筑領域新鮮事,閑聊建筑師的靈感與觀點,歡喜與煩惱。不定期推送,為建筑愛好者的午餐加點料。


建筑午餐

Volume 05


? Vol.5 普利茲克建筑獎:更均衡,更多元


“普利茲克建筑獎越來越追求各方面的均衡,不是體現在一屆的獲獎者中,可能要用五屆、十屆結合建筑師的國籍、實踐方式、膚色、性別等等各方面來權衡。這跟1979年第一屆普獎的語境已經很不一樣了。

by 江嘉瑋”


建筑午餐Vol.5 | 普利茲克建筑獎:猜不準才是常態(tài)

2022年普利茲克獎獲獎者

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 Astrid Eckert


設計采訪

肯尼亞 獅子初創(chuàng)園區(qū) 2021 ??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設計采訪

布基納法索 萊奧醫(yī)生之家 2019 ??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本期嘉賓


江嘉瑋

同濟建筑城市規(guī)劃學院

助理教授


扮家家室內設計網


人物簡介:


江嘉瑋,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助理教授。2019年獲同濟大學博士學位,研究領域為西方建筑歷史理論、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曾訪學于耶魯大學、維也納理工大學、韓國釜山國立大學等高校。


- 本期話題 -

普利茲克建筑獎

更均衡,更多元


2022年的普利茲克建筑獎于3月15日頒發(fā)給了非裔建筑師迪埃貝多·弗朗西斯·凱雷(Diébédo Francis Kéré)。普獎又一次踐行了“政治正確”和“多元文化融合”的評獎標準,這樣一位擁有“豐滿人設”的建筑師獲獎,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那么:


- Diébédo Francis Kéré獲獎的背后映射出普獎怎樣的思想和價值導向?


- 從關注建筑學本身,到思考人類社會的未來。普獎評獎標準的演變,是否也折射出社會和文化的變遷?


- 細數歷年來獲得普獎的建筑師,他們有哪些共性?


- 下一位摘得普獎的中國建筑師會是誰?


本期《建筑午餐》的嘉賓是同濟大學建筑城市規(guī)學院的助理教授江嘉瑋。早在2月我們籌備選題時,江博士就猜中了今年普獎的得主將會是Diébédo Francis Kéré。被詢問“押寶秘籍”時,他卻借用了普獎評委張永和老師的話:“永遠不要去猜測普獎會頒給誰”來作答。


為什么這樣說呢?普獎真的就那么難猜嗎?歡迎點擊收聽本期音頻,并在留言區(qū)寫下你的觀點!聊一聊你最喜愛的“普獎大師”以及你所理解的“普獎價值觀”吧~


*下文為部分對談內容摘錄,閱讀時長約20分鐘*



01

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走出非洲的“鄉(xiāng)村建筑師”/


Julia:2022年度普利茲克建筑獎揭曉,獲得者是非裔建筑師迪埃貝多·弗朗西斯·凱雷(Diébédo Francis Kéré),開獎一周前,我們準備了一個List給我們的好朋友江嘉瑋博士,他竟然猜中了。


江嘉瑋:2月份的時候Julia發(fā)了一份名單給我,上面大概有將近50位建筑師的名字。在這堆名單中我一眼看見Kéré的名字。雖然沒有見過Kéré本人,但之前在網絡上聽過他的講座,并且我本人對在非洲一些以他為代表的建筑師的作品還是有一點關注的。根據我對普利茲克獎近年來的趨勢的一些了解,我下意識覺得有可能是Kéré。昨晚揭曉的時候還真像中了個大獎一樣。


建筑午餐Vol.5 | 普利茲克建筑獎:猜不準才是常態(tài)

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作品,布基納法索 甘多小學 2001 ??Erik-Jan Ouwerkerk


Julia:我們作為一個建筑紀錄片媒體,第一次知道Kéré是因為一部以他為主角的紀錄片:《樹之心》,去年一言一吾在上海舉辦的建筑紀錄片影展《鏡中之境》選映了這部影片,由此認識了這位黑人建筑師與他“從鄉(xiāng)村中來到鄉(xiāng)村中去”的建筑理念。所以,Kéré獲獎這件事屬于普利茲克獎政治正確的選擇嗎?


江嘉瑋:我覺得相當程度上這是一個政治正確的成果。Kéré的人生履歷非常神奇。他所在的國家是一個小小的法屬殖民地,而他又在德國拿到一個歐美國家認可的建筑學學位,就是多元文化交錯的結果,這非常符合近十年來國際社會“政治正確”和“多元文化融合”的需求和標準。


設計采訪

建筑紀錄片影展《鏡中之境》電影海報《樹之心》


設計采訪

影片聚焦了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的作品,美國蒙大拿 Xylem展亭 2019 ??Iwan Baan


Julia:這個選擇算是爆冷門嗎?


江嘉瑋:從種族意義上來說的話,他確實是第一位獲得普利茲克獎的黑人建筑師。我認為,但凡我們用到“爆冷門”這三個字,一般都是出于一種所謂“老派的思想”:啊呀,他不在入圍名單之中,他是一匹黑馬,這叫爆冷門。


但其實從2014、2015年以來的普獎獲獎名單中,多元和政治正確取向已經非常明顯。站在這個角度,這不叫爆冷門。相信更多專門從事媒體和建筑評論的同行來推測的話,Kéré絕對被放在首位,因為普獎的邏輯在過去十年當中已經改變了


扮家家室內設計網

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作品,英國倫敦 蛇形畫廊 2017 ??Iwan Baan


Julia:他身上有很強的故事性,來自貧窮的非洲小村莊甘多,他是村子里唯一上過學的孩子。有機會走出非洲,接受西方世界的高等教育,成為了一名建筑師后又回到家鄉(xiāng)做公益性質的項目。他身上的那種本土文化屬性和社會責任感,非常打動人。Kéré的這些經歷如何塑造了現在的他?


江嘉瑋:這是時代和個人努力的共同結果。Kéré從一個以前屬于法國殖民地的西非象牙海岸國家走出來,Kéré所處的成長環(huán)境就我們當下的理解來看是極度混亂的。他在西方世界學到建筑本領之后再回到當地,進入建造環(huán)境,比單一的歐洲文明國家顯得更多元。在普獎的大趨勢下,Kéré的這一份履歷非常符合評委們的要求。


建筑午餐Vol.5 | 普利茲克建筑獎:猜不準才是常態(tài)

布基納法索 萊奧醫(yī)生之家 2019 ???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Julia:普獎評委們的要求是怎樣的?


江嘉瑋:讓自己的建筑作品更具有社會性的確是最近十年能夠獲得普獎的其中一個因素。我這句話不一定對每一個獲得者都適用,但觀察過去十年的獲獎者們大部分都有這樣一個特征。無論是2016年的亞歷杭德羅·阿拉維納(Alejandro Aravena)還是去年的安妮·拉卡頓(Anne Lacaton)和讓-菲利普·瓦薩爾(Jean-Philippe Vassal),他們的作品中都有為社會民眾進行建造、低技或者廉價工業(yè)化等等特征,這些其實是一脈相承的。


當然Kéré有一個更“漂亮”的背景,他來自一個皮膚黝黑的種族,一個與貧窮進行斗爭的國家,這書寫出了很動人的故事,這比前幾屆獲獎的致力于建造社會實驗住宅的建筑師更動人。


設計采訪

Alejandro Aravena作品 智利 金塔蒙羅伊公屋 2003 ???Cristobal Palma / Estudio Palma


設計采訪

安妮·拉卡頓和讓-菲利普·瓦薩爾作品,法國弗盧瓦拉克 拉達匹住宅 1993 ???Philippe Ruault


Julia:Kéré項目的跨度很大,做過非洲鄉(xiāng)村的小學校園,也做過很多國家級別的場館。他有沒有自己獨特的建筑風格?


江嘉瑋:籠統(tǒng)概念上的風格,他是有的,一定要被歸類的話,大概跟“鄉(xiāng)土建造”、“低技建造”以及“如何廉價批量進行生產”都符合。我本人沒有看過Kéré房子,但他在歐洲成名之后在各地都有教席,我在瑞士求學時的一些同學就曾跟著Kéré到非洲貧窮的村落中去進行建造。他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除了有炎熱、通風、遮陽這些非常具體的氣候因素外,工業(yè)化程度也異常的低,所以Kéré的建筑風格:低技、可適用性等等,是跟整個國家生產力這個大背景結合起來的


扮家家室內設計網

建筑午餐Vol.5 | 普利茲克建筑獎:猜不準才是常態(tài)

布基納法索 庫杜古 Lycée Schorge中學 2016 ??Iwan Baan


Kéré一旦離開這個語境進行的建筑設計和投標項目,都跟這種低技的鄉(xiāng)土建造很不一樣。所以Kéré的風格和那些吸引人的元素,離開非洲的話就很難維持住


設計采訪

布基納法索國民議會渲染圖 ??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Julia:我們在看Kéré的作品時另一個比較重要的角度是“可持續(xù)”,他的很多建筑都屬于“鄉(xiāng)建”,對整個地區(qū)的經濟、文化都有一定的帶動作用。他選擇的材料也是非常鄉(xiāng)土化的泥土和木材等等,他的建筑實踐是如何詮釋“可持續(xù)”這個概念的?


江嘉瑋:這個問題真的非常好。對于“可持續(xù)”,我們一般人的理解肯定是跟材料相關。在這個層面,Kéré大部分在家鄉(xiāng)的建筑作品中都實現了這一點。你能看到當地人手工勞作建造出的粘土墻體,還有輕盈的鐵構件搭起來以便通風的屋頂,這些都是“可持續(xù)理念”在當地小規(guī)模的一種實現。


不過我想做一個補充。我認為“可持續(xù)”這個概念不僅限制在建筑材料層面,它應當被更廣泛地理解成為一種社會生產力以及生產關系的可持續(xù)。Kéré在整體層面就更多擁有了社會發(fā)動機一樣的角色。你會發(fā)現他在當地做的事跟“只會造房子”有本質的區(qū)別。他擁有非常良好的社會關系的組織能力,本人能言善道,不僅能夠對當地人進行演說,并且能夠轉而向歐美文化界的人進行交流,所以他還是很多關系的統(tǒng)籌者


這種“可持續(xù)”更多會建立在他從西方國家?guī)淼馁Y源與當地生產力較低的勞動力市場的結合過程之中,比較好地給當地人創(chuàng)造一種吻合傳統(tǒng)的生活狀態(tài),并且建立起社會關系。這才是“可持續(xù)”的重要內涵。


設計采訪

莫桑比克 本加河畔學校 2018 ??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Julia:Kéré的理念對我們中國當下的鄉(xiāng)村建設有沒有什么借鑒意義?


江嘉瑋:我自己在前幾年的一篇文章中用到了一個自己“發(fā)明”出來的概念,叫“家鄉(xiāng)建筑學”,對應的就會存在“家鄉(xiāng)建筑師”,指那些出身環(huán)境具體、在更為發(fā)達或建筑文化更為濃厚的地方求學、學業(yè)完成之后再回到自己家鄉(xiāng)進行建造的建筑師,這就是家鄉(xiāng)建筑學的貢獻。


在中國建筑師群體中,家鄉(xiāng)建筑師的比例我認為不算高。如果我們期待要出現可以跟Kéré進行類比的建筑現象的話,就要提高家鄉(xiāng)建筑師的比例。他們可能來自某個村子,在大城市獲得了建筑教育之后,能夠重新定下心回到家鄉(xiāng)進行建造,這才能夠看到整個鄉(xiāng)土建造的邏輯以在地的方式進行轉變。


扮家家室內設計網

布基納法索 萊奧 外科診所與醫(yī)療中心 2014 ??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02

普獎價值觀

/追求均衡,因時而變/


Julia:普利茲克獎的審美是否比較固定?


江嘉瑋:可能我們需要用一個更廣的維度來看待這個問題。通過對普獎這么多年歷史的精細研究,會發(fā)現普獎的標準自千禧年以來是有變化的。一開始普獎的設立是以美國的WASP文化作為根基,即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所謂的美國上流社會。第一個拿普獎的菲利浦·約翰遜(Philip Johnson)就是一個最能代表這種文化的美國建筑師。


90年代中后期開始,多樣性被放大了,普獎變得更像是一個廣義的建筑界的諾貝爾獎。正是基于這樣的價值取向,還有一些遴選機制的改變,才水到渠成地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所謂政治正確、多元文化的價值觀


建筑午餐Vol.5 | 普利茲克建筑獎:猜不準才是常態(tài)

Philip Johnson ??Jack Manning


設計采訪

Philip Johnson 設計的自宅 Glass House


Julia:這兩年普獎的評價標準走向如何?選擇時更偏重哪些角度?


江嘉瑋:可以看到普獎更加追求各方面的均衡,這種追求不是體現在一屆的獲獎者中,可能要用五屆、十屆結合建筑師的國籍、實踐方式、膚色、性別等等各方面來權衡。你會發(fā)現普獎是在追求一個小規(guī)模的、長時段的均衡。這跟1979年第一屆普獎的語境已經很不一樣了。


一開始設立這個獎項的目的,更像是上流社會的私人財團對功成名就的建筑師進行表彰。從第一屆普獎頒獎視頻中看到,菲利浦·約翰遜(Philip Johnson)從給他頒獎的西薩·佩里(Cesar Pelli)手中“搶奪”一張10萬美金的支票,以一種美國式的幽默向在場所有人開了個玩笑。這是在一個小范圍的、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的頒獎儀式


今天普獎的獲得者已經有如此多的國別、種族和膚色,它的每一次遴選都要積極考慮權衡。不再有1979年頒獎晚宴上那種幽默滑稽的一幕了。


Julia:你個人比較欣賞哪一位普獎大師?


江嘉瑋:阿爾多·羅西(Aldo Rossi),因為我自己對他的理論各方面研究的比較多,而且我認為它也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因為他除了用建筑作品來說話之外,他的文字還有對歷史和理論的研究也非常深入。


設計采訪

Aldo Rossi作品,圣卡塔爾多公墓


最近20年的普獎獲得者當中,像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以及赫爾佐格與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等等,無論是在作品以及對當代社會的觀察和理論貢獻上,對我來說是最值得研究的幾個建筑師之一。


扮家家室內設計網

Rem Koolhaas著作,《癲狂的紐約》


建筑午餐Vol.5 | 普利茲克建筑獎:猜不準才是常態(tài)

Herzog & de Meuron 作品,德國漢堡國立歌劇院


03

/ 從普獎的角度理解大師 /


Julia:《我與建筑師有個約會》欄目采訪過普獎大師:阿爾瓦羅·西扎(Alvaro Siza)、克里斯蒂安·德·包贊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當年西扎和包贊巴克是在怎樣的歷史環(huán)境下拿到普獎的,如何從普獎的角度去理解大師?


設計采訪

系列紀錄片《我與建筑師有個約會》之《阿爾瓦羅·西扎:我的建筑中沒有我》??一言一吾 i-Talk


江嘉瑋:西扎是92年獲獎的。可以看到在90年代初期,普獎開始脫離美國語境,把當時歐洲對建筑學本身有本質貢獻的建筑師包容了進來,西扎當之無愧是這樣一名建筑師。我們今天倡導的人民建造等等概念在西扎身上都不適用。普獎的評委們選擇他的根本原因在于,他討論著建筑的語言,他的建筑跟地景——比如葡萄牙具體的某個城市——發(fā)生著關聯(lián)。二戰(zhàn)之后,現代建筑的發(fā)展一直有著關于建筑學自身語言和設計問題的探討,我認為這是西扎入選的原因。


設計采訪

系列紀錄片《我與建筑師有個約會》之《阿爾瓦羅·西扎:我的建筑中沒有我》??一言一吾 i-Talk


江嘉瑋:包贊巴克先生不一定像西扎那么本質地探討建筑問題,但他的確很明顯地代表了法國戰(zhàn)后一波能夠走向國際的建筑師。他趁著80年代密特朗總統(tǒng)(Fran?ois Mitterrand)打造的國際工程,把法國的聲音傳遞到了整個國際舞臺。很有可能是這個原因,把他推到了普利茲克獎的評委面前,把他選為了第一個法國能夠獲得普獎的人。


扮家家室內設計網

系列紀錄片《我與建筑師有個約會》之《克里斯蒂安·德·包贊巴克:在建筑的邊界之外》??一言一吾 i-Talk


Julia:所以這也是全球范圍對法國建筑師的一個肯定。


江嘉瑋:沒錯,我認為普獎的獲獎者不斷有新的國籍或大洲出現,是普獎的評委們在不斷地完成多元化。


Julia:怎么理解日本建筑師獲得普獎呢?自普獎創(chuàng)辦以來,共有6次(7人)頒給了日本建筑師。


江嘉瑋:我覺得日本建筑是非常有能量的團體。我們一方面可以看到戰(zhàn)后美國對日本的經濟扶持帶來的能量,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國家的建筑師群體的畫像。日本建筑師非常團結,這一點在為數不多的國家才能找到。


80年代和90年代獲獎的還是相當“美國化”的一批日本建筑師,比如槙文彥。不過最近獲獎的日本建筑師磯崎新和槙文彥又屬于同一時代,2019年磯崎新獲獎,說明普獎重新去肯定60、70年代最初產出原創(chuàng)思想的建筑師。這也是讓人大跌眼鏡的一個選擇。


建筑午餐Vol.5 | 普利茲克建筑獎:猜不準才是常態(tài)

槙文彥作品,螺旋大廈


日本建筑擁有自身的團體性思考性,他們的師承關系很明顯,就是一代一代被培養(yǎng)出來的。在獲獎的建筑師中,妹島和世和伊東豐雄就是一對師徒,妹島在伊東那里學到了很多,她比伊東更早獲獎。此外,日本建筑師是較早一批去歐美學校教書的群體,他們反向去西方輸出東亞文化,幾個代際之后就由他們的后輩拿到普獎的殊榮,這也有一個“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關系在里面。


設計采訪

伊東豐雄作品,仙臺多媒體中心


Julia:日本建筑師有什么共性?


江嘉瑋:日本建筑師代際關系比價明顯,共性就體現在他們每一代“面對問題的不同”這一層面上。磯崎新那一代,更多時候是在社會動蕩、戰(zhàn)后與政治和資本抗爭的語境中進行思考的。所以那一代的巨構(巨大構筑物)以及對城市廢墟狀態(tài)和未來狀態(tài)的思考,會有典型體現。


設計采訪

磯崎新作品,北九州市立美術館


后一代建筑師對混凝土以及重型建造特別迷戀。這出自西方粗野主義和日本本土文化的結合。安藤忠雄在這種迷戀的中后期,他已經把混凝土變成了一種精致的表達。


扮家家室內設計網

安藤忠雄作品,光之教堂


在安藤之后的建筑師對建筑的理解又跟前一代完全不一樣。以妹島和世為代表的建筑師在追求極端的輕盈,他們的建筑混凝土比重非常小,甚至會在結構層面進行各種游戲。


如果把六七個日本普利茲克獎獲得者列成一個列表,會發(fā)現他們對于材料的青睞一直在更替,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事。


建筑午餐Vol.5 | 普利茲克建筑獎:猜不準才是常態(tài)

SANNA作品,Koga Park Café


Julia:那最后再回到我們華人建筑師身上。十年前王澍獲得了普利茲克獎,之后還有誰比較有機會嗎?


江嘉瑋:十年前王澍老師獲獎,非常明顯地說明了社會以及全世界的評判目光,因為他的作品以最現代的手法代表了中國。王澍的成功也是疊加在他前15-20年的努力之上的。


接下來中國建筑會以怎樣的面貌再拿一個普獎?這是比較難預測的一件事。我覺得拿普獎在過去五六年的價值標準,中國建筑最有可能獲獎的還是一些諸如追求社會公平,或者積極解決當下中國社會以及與國際交錯中面臨本質問題的建筑師。一定要揣摩普獎評委怎么看中國的話,我認為處理社會問題的那一類建筑師更能獲得青睞。


設計采訪

王澍作品,寧波博物館


設計采訪

王澍作品,金華建筑藝術公園


Julia:我們這一次的評委是王澍老師,他也是從獲獎者成為評委這樣一個角色。張永和老師也是普獎的評委。這些中國面孔出現在普獎,對中國的建筑師而言有怎樣的積極的意義和影響?


江嘉瑋:毋庸置疑,對我們自己國家的建筑推廣意義非常重大。雖然相比日本、荷蘭、瑞士這些相對小的國家,中國建筑師的群像還無法完整呈現出來,但至少像張永和老師、王澍老師他們走向了國際舞臺,在世界認知中國建筑師群體方面很有幫助。


在中國建筑師的實踐過程中,但凡我們能看到他們在建筑形式語匯上做出新探索的項目,都很有可能是在以一種積極的方式回應我們國家內部的問題,以及改革開放后內政和外交雙重背景下的全球性問題。


Julia:您覺得普獎對社會的意義是什么?未來普獎的局限性該怎樣去突破?


江嘉瑋:這里的“局限性”三個字,反過來也是某種局限性。我記得好幾年前張永和老師擔任評委,接受采訪時請大家:“永遠不要去猜測普獎會頒給誰”,可能它在5-10年間呈現出了某種政治正確的特征,下一次就狠狠暴擊你,選了一個保守的、非常具有建筑學內核的、功成名就的甚至行將就木的建筑師,讓你完全想象不到。普獎已經出現了這個特征,連續(xù)好幾屆形成某種趨勢,再突然把苗頭熄滅,非常有趣。


預測普獎下一屆得獎者可能更多是媒體和評論家關心的事。我站在我的學科角度,從有限范圍內掌握的材料中看看這種趨勢是如何產生的,去思考普獎給民眾以及建筑行業(yè)帶來的意義,再用這個標準去敦促我們對建筑行業(yè)存在缺陷的改正和糾偏,可能是普獎更有意義的一點。


END


出品方


監(jiān)制/主持:朱麗康

策劃/編輯:李昕

音頻剪輯:白希文

文字整理/排版:東開開

圖片:普利茲克建筑獎官方、i-Talk、來自網絡



© 作品版權由一言一吾解釋,發(fā)布于扮家家室內設計網,未經授權,禁止匿名轉載;禁止商業(yè)使用。
4
最新點贊
分享給QQ好友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QQ空間
150 分享 已收藏 收藏

評論(0)

大神,別默默的看啦,快登錄幫我點評一下吧!
 
相似素材下載
設計師的超級素材工具-3C素材庫來啦!
簽到
客服

已有943,949設計師加入了扮家家

約可免費渲染10張圖 img 5秒注冊領取
img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黑人成人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 | 欧美黄在线观看 | 免费午夜视频 |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黄色片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视频一区在线 | 午夜天堂精品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丨区2区 |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亚洲一区在线日韩在线深爱 | av特级毛片 | 国产免费av在线 | 精品在线一区 | 欧美激情99| 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在线网站 | 免费成人在线网站 | 午夜视频网| 羞羞的视频在线看 | 91精品国产一二三 | 国产黄色av电影 | 欧美二级 | 欧美bondage紧缚视频 | 成人免费视频网站在线看 | 久久久精品视 | 三级成人在线 | 波多野结衣精品在线 | 日本欧美视频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 美女视频黄色的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激情免费视频 | 天天天操操操 | va在线| 国产91久久久久蜜臀青青天草二 | 久久精品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