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外最創新的室內設計思維
探索室內設計的新事物和新方法,催生設計創意,助推中國青年設計力。
本期看點:光束角
大家好,我是你們超級可愛的佳佳妹呀~
一般做無主燈照明設計,要應用到大量筒射燈。而無主燈的精髓是散點照明。因此在選擇筒射燈做無主燈設計的時候,光束角的合理選擇也是非常重要。
光束角究竟是什么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01
「射燈與筒燈的區別」
筒燈,是一種嵌入到天花板內向下射光的照明燈具。它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可以很好的保持建筑裝飾的外觀統一性,不會因為加入了筒燈的設置而破壞吊頂原本的結構和外觀。
筒燈占據空間小,光源可以很好的增加空間柔和氣氛,營造氣氛能力強。
射燈可以安裝在吊頂周圍、家具上、墻內和踢腳線里,等。射燈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來突出審美,提升層次感,對于氣氛營造也有不錯的促進作用。
如果是好的射燈組合,可以起到一個主照明作用,也可作為局部光源的補充。
02
「什么是光束角」
光束角,是指光源或是燈具發出光束的角度,也就是光束一定強度范圍邊界所形成的夾角。
通常,光束角在被照面上比較直觀的體現是光斑和照度。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光束角越大,中心光強越小,光斑越大,照度越小,反之則全部相反。
CIE和IES對于光束角也有不同的定義:
CIE 國際照明委員會和中國國標 GB 的定義:在光束軸線所在平面上,經過燈正面的中心點為軸線,峰值中心光強 50% 的區域夾角,英文名 Beam Angle,單位:°(度)。
北美國際照明學會 IES 的定義:峰值中心光強 10% 的區域夾角,英文名 Filed Angle。
在我國和大部分國家通常使用CIE 國際照明委員會的標準作為照明參考。
光束角常用來衡量角度比較窄的反射型光源、射燈和筒燈的光強分布。
同一個光源:
【光束角越大】中心光強越小,出來的光斑越柔和
【光束角越小】中心光斑越強,出來的光斑越生硬
一般來說,筒射燈的光束角范圍在10°~60°范圍內,常見的有10°,15°,24°,36°等。吸頂燈的光束角為140°左右。
03
「光束角與光斑的關系」
燈具光束角反應在被照墻面上就是光斑和亮度大小。同樣的光源若應用在不同角度的反射器中,光束角越大,中心光強越小,光斑也越大。以常見的鹵素MR16燈杯為例,它的光束角有10°、24°、38°。
看看它們的照明效果區別,下圖是3個功率相同、光束角不同的燈杯照在墻面的效果:
另附3種光束角的配光曲線示意圖:
我們可以看到,10°角燈杯照射范圍很小,而中心光強最大,能在照射面上形成強烈的對比;38°角燈杯照射范圍大,但中心光強最小,在照射面上形成的光斑是較柔和的;24°角效果介于10°和38°之間。
也就是說相同功率的燈杯,光束角越大中心光強越小,出來的光斑越柔和。相反,光束角越小中心光強越大,出來的光斑越生硬。
圖:不同光束角的光斑和亮度大小。
在實際運用中,不同光束角有他們各自的用途。
圖:不同角度的光束角。
04
「如何選擇光束角」
不同的光束角營造的空間氛圍也是不同的。
▲窄光束角15°
▲寬光束角近40°
▲超寬光束角60°
10-20°的窄光束角因為中心光強突出,然后光斑范圍相對比較小,所以一般適合用來做重點照。
比如你需要點亮一個很精致的擺件或者裝飾品之類的制造一點華麗的光,就可以選用窄光束角。
24°-45°的寬光束角可以用來洗墻或作局部照明。燈光擦向墻面,洗墻而下有拉高天花的感覺,減少空間的閉塞感。
對于一個客廳來說,視覺焦點一般聚集在茶幾上。所以在茶幾上方我們可以設置幾盞明裝或者暗裝寬光束角燈具,來作為局部照明。
50-60°的超寬光束角燈具打到地面的光線會更分散,明暗層次沒有那么明顯,適合用來提供環境光照明。
沒有哪種光束角是最好的,只有合適與否。窄光束角的燈,一般來講防眩功能會比較好,不過,光源照射區域就比較少。可以營造不錯的空間氛圍,但是也會形成比較強的空間亮度對比。
寬光束角由于他的光線相對分散,所以可以給空間形成均勻照明,不過在空間氛圍營造上可能就弱很多。所以要根據所設計的不同空間來選擇不同的光束角。
05
「配光圖的認識及應用」
在一個空間中到底要選擇多大的光束角,這個是沒法有統一標準的。根據設計中想要表現的區域,嘗試可以通燈光軟件來模擬不同光束角下所照射的范圍。
如果不會軟件也沒關系,燈具廠家都會提供燈具的配光圖,也可以 根據配光圖來進行選擇光束角。
下面是比較常用的光束角的配光曲線:10度 15度 24度 36度。
左邊的圖形看不懂沒關系,主要看右邊的說明,第一行明確標注了每盞燈具的光束角大小、功率和色溫的參數。
下面的第一列是燈具的照射距離,第二列是在不同的照射距離上對應的光斑的直徑,第三列是不同的照射距離對應的照度。
比如像這樣一個空間,桌子的直徑是1.5米。如果我們想讓桌面的光線整體比較均勻、對比度弱一點,來看下配光曲線上,36°光束角在2米的照射上光斑大小為1.38米。
顯然這個光束角比較符合我們的要求,相應的它的照度值在這上面也有說明。
那如果桌子的直徑是1米呢?
可以采用36°,也可以采用24°的,要學會靈活運用。
如果只想讓這張桌子的中心位置亮一點,其它的地方都暗下去,應該選擇哪一個?算一下,顯然10°的更合適。
也就說當用于局部照明或為了要突出某個物體時,一般采用窄光束角的照明方式。
不同的光束角照射的區域面積是不同的,在光束角以內的空間亮度會比較高。而在光束角以外的區域,因為只有間接光的照明,亮度就會低一些。
免責聲明:
以上圖片及內容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
僅供學習研究之用,若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刪除。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