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外最創新的室內設計思維
探索室內設計的新事物和新方法,催生設計創意,助推中國青年設計力。
本期看點:施工圖設計 ?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大家好,我是你們超級可愛的佳佳妹呀~
圖紙制作,可以說是施工圖設計師的基礎工作,同樣也是核心工作,很多設計師的成長路徑也是從繪制施工圖起步的。
在面對建筑施工圖紙的時候,無從下手?毫無頭緒?那么今天這篇施工圖設計干貨一定要認真看完!
01
「建筑施工圖設計步驟」
1、仔細分析方案,對照相關規范,檢查有無違反
在這個過程中,記錄下在施工圖設計中有無違反規范的地方。這個過程很重要,是施工圖設計的基礎,否則如果有違反規范的地方,深入設計時,還是要修改,而且這種修改是原則性的,一般量大,也會容易造成其它專業工作量的增加。
不但給相關專業,比如說暖通帶來很大的修改量,也耽誤了甲方報建的時間,影響甲方報建的速度。所以逐一檢查規范很重要。
2、統一本專業的作法
包括面層、內、外墻作法,結構降板高度、門窗選材,定好該項目出圖方式,比如xx華庭,分析方案的非常規的立面作法,與結構專業商量立面構造,并畫出節點結構草圖。
將尺寸定死,并推敲平面、立面與之對應的表達,包括平立面怎么畫,與軸線的定位尺寸等,這也是基礎性的工作。
3、進行深入設計
有兩個過程:設計——畫圖,這里要重點考慮的就是專業配合的問題,要進行第一次提圖。
?首先通過專業碰頭會要確定以下幾個主要事項:
① 結構專業要定出柱位,結構布置方案,這個可以是草圖,用紅、藍鉛筆根據方案布置。當然,這是一個初步方案,結構還需仔細計算才能確定截面尺寸。所以結構專業可以暫估一下截面尺寸提供給建筑。這個過程也可以確定建筑方案在結構方面的合理性。
② 設備專業要給出水、電、暖通管線走線的方案,建筑專業要了解。
③ 通過與其它專業討論,進而確定合理的層高,設備用房位置、管道井的位置大小等。
?第一次提圖要提供準確關系的平、立、剖面圖:
也就是條件圖。這要求建筑專業必須先設計平、立、剖面圖,細部尺寸不要標注,但是構件一定要畫到位。實際上經過前面基礎性的工作,再作出關系正確的平、立、剖面并不是件困難的事。
前面所作的一些基礎性的工作,比如統一作法,節點做法草圖一定要并提供給其它專業,尤其是結構專業。(分工方式:可以考慮平面一組人員,立、剖面一組人員。
因為前期已作好統一作法,節點等。分工不會有問題,但也要相互間多溝通,發揮團隊精神,不要自己做自己的。
4、第一次提圖以后,不要急著標注細部尺寸
暫時可以將第一次提的圖放一下,不用管它,因為其它專業有可能會針對細部有調整,免得做無用功。
在畫廚衛大樣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與設備專業多溝通,尤其是給排水專業,要了解給、排水立管、橫管位置,盡量合理布置。(分工方式:樓梯、廚、衛一組)。
5、節點詳圖設計
先不要急于畫細,一定要將節點主要結構畫準確,并且與結構專業充分溝通,將主要尺寸標高注清楚,同時要給設總審閱后,就可以提圖給結構了。
畫節點先要對整個建筑分析,并且在平面圖上草擬節點索引位置,盡量將不同棟建筑,但作法基本相同的節點能用一個表達清楚就決不用兩個,盡量減少重復的工作。
6、開始細化工作
前面的平面沒細化,到這時其它專業該回饋都已回饋了。由于前面的大的方面都已確定,細化工作過程會比較輕松。
?一般的順序是:
先根據其它專業的反饋和做詳圖過程中需要對原平、立、剖進行調整的,先調整平、立、剖。
原則就是改一個部位,就將同一部位相對應的圖全部改完后再去改另一部位,千萬不要一張圖一張圖的改,那樣只會讓工作既亂又容易出錯、漏項。
①、標注門窗洞口尺寸,內外門窗一起來,將所有的平面圖都標注完,這里要注意盡量做一項工作的時候,就把所有圖紙的這項工作做完,不要一張一張圖的畫,那會比較亂,容易出現紕漏。
②、標注細部構件尺寸,最好也分步驟,比如陽臺、凸窗、立面造型構件。
③、進行節點索引,要注意節點要從上到下的順序來標比較好,而且是同一位置的在平、立、剖上全注完后再注另一個同一位置的平、立、剖同時進行。
④、進行圖面文字索引,比如樓梯、廚衛、立面材料、顏色標注、作法標注、層面作法標注。
⑤、標注門窗編號,在這個過程中,作門窗編號的人員一定要將平、立、剖都要看,發現問題就在圖上用云線標注一下。
這個過程實際上都能達到一個核對的作用,最好將門窗編號放在前面一點進行,可以與節點設計同時進行。
7、最后,整理說明工程作法表,室內裝修作法。
作完室內裝修作法,再去細化節點詳圖,準備終提給其它專業。
8、其它專業的終提圖過來以后,要把其它專業的平面圖套在相應平面下仔細核對。
柱、梁、板、水管、線、電氣開關、插座等,如有問題要盡快反饋給其它專業。
9、打A2白紙校對圖,注意按公司質量手冊中打圖要求進行。
先自己仔細自校——按照校對提綱來進行,先把一些筆誤性的錯誤盡量能看出來,之后再提交校審,針對校審意見一定要逐個核對、修改,這個很重要,一定要辦。
10、打完底圖后會簽、簽名。
02
「施工圖設計的3要素」
1、理解設計
施工圖設計是在方案設計的基礎上進行的圖紙設計工作,所以理解設計是施工圖設計師所必須具備的技能之一。
我們以下面這個樓梯的設計為例:
效果圖上右側墻面有一個凹槽,對于有經驗的設計師很容易能理解,這是一個樓梯的扶手。
當對于設計有了這樣的理解后,我們就需要判斷為了滿足功能的要求,這個扶手的高度應該是多少?這個凹槽的深度應該是多少?
墻的完成面應該要做出來多少?出來的這部分完成面會不會影響到樓梯的尺寸。
而這一切的問題和你下一步需要完成的工作,都必須要建立在你能理解墻面上這個凹槽是樓梯扶手的基礎上。
2、圖紙標準
對于施工圖設計來說,并不存在一個統一的標準,差別只是標準的成熟度和適用的項目類型有所不同。
比如下面這個案例:
同一個服務臺節點圖,2名設計師最終圖紙呈現出來的表現效果完全不同。
這種不同主要在于圖紙標準的差異,而對于服務臺信息的表達并沒有太大的區別。但從中也可以看出,第一張圖所使用的標準會相對成熟一些。
再比如下面這個案例:
圖1是一個住宅項目,圖2是一個酒店客房,同樣都是平面圖,但由于項目類型的不同,在最后所呈現出來的圖紙深度和表達方式都會有比較明顯的差別。
比如案例中酒店客房的墻體需要明確標出所使用的墻體類型,而住宅設計對于這方面就沒有明確的要求,追其根本還是在于對不同項目類型圖紙深度的把控。
如果項目本身的投入不高,那么在圖紙的表達上也可以做相應的調整,以免資源的浪費。
3、工藝工法
施工圖設計的特殊性還有很大一部分體現在工藝工法上,這也是很多施工圖設計師比較癡迷的一部分內容。
對于方案設計師而言,具體的工藝工法不會有太深入的研究,更多是想將自己設計想法體現出來。而施工圖設計師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方案的可實施性,如果方案最終無法落地,那一樣是一個失敗的案例。
那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看待工藝工法呢?
對于團隊中的基礎設計師而言,只需要了解常規工藝和常規節點即可,最好不要盲目地求全。
而對于一些特殊節點和工藝,則必須由資深設計師或組長親自上陣,甚至有些工藝節點還需要借助很多的外部力量,比如下面這個案例:
中間的這個圓柱造型,可能不光需要資深的設計師參與,還需要相應的供應商和施工方的配合,才能最終實現。
對于工藝節點來說,基礎工藝和節點需要整個團隊都掌握,而對于一些特殊工藝不要過于執著和花費太多的精力,畢竟一個項目當中,特殊節點只會占很少的一部分。
雖然它可能是整個項目的點睛之筆,但有些工藝和節點并不是你在上面投入時間和精力就能解決的,所以希望你在面對特殊節點的時候,能有一個合理的心態無需過于執著。
如果你掌握了這3要素,起碼在施工圖的繪制上應該不會有大的問題。
03
「圖紙制作時所需要關注重點部位」
對于一個項目來說,尤其是商業項目,在圖紙制作的時候,并不是要把精力分散到項目的各個方面。
而是應該像「二八定律」一樣:只要抓住整個項目中那20%的重點部位,項目就不會有大的問題。
當然不同類型的項目,重點部位會有所差異,下面我以項目中的衛生間為例:
在大多數項目中,衛生間都是我們需要去重點關注的部位,主要是因為衛生間牽扯到排水和排污問題。
而對于一個項目來說,二次裝飾設計的排水,必須要在原建筑設計的給排水基礎上進行設計。
但往往方案設計為了達到某種效果,會將衛生間進行大幅度的調整,卻不考慮實際排水排污的可行性。
就像這張效果中,為了實現懸空洗手臺的效果,我們就需要判斷這個位置是否可以采用墻排的形式。
如果不能,那么是否可以做假墻排,如果也不能,那么需要考慮排水管能否改動,如果這些條件都做不到,可能方案就需要調整,不然就只能接受在洗手臺下方有兩個排水管的存在。
這些往往都是會被方案設計師忽略的,所以衛生間一般在項目中都算是重點部位,也是容易出現問題的部位。
再比如下面這個旋轉樓梯的案例,旋轉樓梯在一個項目當中往往都是視覺的焦點,并且也是經常容易出錯的一個部位。
我們不光要考慮它的踏高、踏寬,最為重要的是需要考慮樓梯踏步數量、踏步高度與層高之間的關系。
很多時候為了方案的美觀,在平面上只是把樓梯示意性的畫上去,并沒有進行合理的計算,導致在項目中經常會發現樓梯步數,不是數量不夠,就是高度計算不合理出現碰頭的問題。
上圖是根據SU繪制的CAD立面,咋一看好像沒有什么問題,但實際測量會發現,樓梯上方平臺垂直相對的踏步高度會存在問題。
通過下圖可以看出,這里的尺寸只有1840mm,這個尺寸明顯不合理。
當身高在1800mm以上的人通行此處時有很大可能會撞頭,而對于商業空間來說,只要是存在安全隱患的設計,業主都會承擔很大的經營風險,所以對于這類問題我們一定要格外重視。
這就是方案中樓梯經常會出現的隱藏問題,也是經常被設計師所忽略的問題。所以在項目中,樓梯也是圖紙制作時需要重點關注的部位。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所有內容。了解施工圖、繪制施工圖,對于一名設計師的成長來說,絕對是一大助力
免責聲明:
以上圖片及內容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
僅供學習研究之用,若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刪除。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