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項目是一個老房子的重建項目,項目位于順德區容桂的小黃圃老社區,業主是一名職業畫家,一家三口的家庭。業主初衷是希望搬離冰冷的商品房,建造一個包含畫室、陶藝、植物、寵物,滿足日常起居的溫馨自宅。建筑的功能區:首層是餐廳、中西廚房、庭院、和燒陶空間;二層是起居室、客房、洗衣空間;三層是主臥和兒童臥室,四層是畫室。
▼建筑外觀
建筑與周邊的關系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uilding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由于項目位于一個70-80年代發展起來的老社區,城市規劃中道路較窄,而且項目周邊的建筑樓距較窄,與旁邊的住宅并沒有一個安全的距離。同時隨著社區的老化,原有的老鄰居大部分已經遷離,很多老房子是空置或者出租給外來務工人員的狀態,周邊的人口流動性較大,所以業主也希望充分考慮安全性的問題。
▼鳥瞰
為此,在建筑的首層空間與街道相鄰的地方,采用了高側窗和面向庭院的玻璃趟門作為主要的采光方式,有效遮擋了首層街道行人的視線。二層起居室為了保證較好的采光,還是選擇了面向正西面公園的落地窗作為主要采光,為了避免街道的人的視線看到居住者的生活,利用道路與首層的高度和距離的測算,讓起居室向內退縮了一個陽臺的位置,使得行人經過時只能看到起居室的天花吊頂。
▼高側窗,遮擋街道行人視線
▼室外庭院
建筑與陽光的關系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uilding and sunlight
由于建筑的地形是長方形,有接近13米的進深。二層以下的空間除了正西面外,其他立面基本與鄰居相連,為了避免日后周邊建筑的重建會擋住了大部分的采光。在建筑的中部區域設置為主要的垂直交通,并把除了樓梯和走道以外的所有位置做成挑空空間,結合屋頂對應的天窗,讓光線可以從建筑的中部的照射到空間中,增加內部的光線。同時起居室面向的正西側,利用冬夏季節日照角度的不同,把起居室往后退縮了陽臺的位置,讓夏天的光線不會直射到起居室,而冬天的時候又能感受到一絲午后的暖陽。
▼日照分析
▼面向相鄰建筑的車庫
▼廚房和餐廳
▼高窗采光
建筑與景觀的關系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uilding and landscape
由于項目周邊并沒有很好的自然景觀,所以設計時希望能在建筑中創造些內部的景觀。首先,首層往室內退縮,擴大了庭院的空間,滿足戶主日常園藝和用餐的景觀。二、三層則利用中部的挑空空間和樓梯的位置,種植了室內植物,作為內部的景觀空間;讓居住者日常在起居室生活,或者內部游走時都能時刻感受到一份綠意。四層的空間則利于天窗和大玻璃窗,讓天空成為最好的景觀。
▼客廳,種植室內植物
▼與室內植物相對的樓梯間
▼天窗,使天空成為景觀
建筑與人的關系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uilding and people
為了加強居住者之間的交流,避免每層空間過于分離,設計時,二層到四層的樓板采用了錯層與挑空結合的形式。一方面讓在各層活動的人能有視線上的交流,另一方面也透過1.5倍的層高既提升了起居室的空間感受;又能讓畫室滿足掛大型的畫幅的需求。同時,透過挑空和錯層、不同高度的開窗和室內溫差產生的氣壓差,加強了室內氣流的流動,讓空間更通風透氣。
▼通風分析
▼視線分析
▼錯層與挑空結合的空間
▼不同樓層之間形成視覺聯系
▼錯層增加客廳高度
▼樓梯間細部
最后,讓居住者感到安全和牢固,時刻感受自然,透過陽光與氣流增加居住的舒適性,并不斷透過空間的互動,提升居住者的關系,是本次重建項目希望能達到的目的。
▼夜晚的建筑和庭院
項目名稱:HOUSE d , 順德白色自建房
設計方:URBAN FUTURE DESIGN (都市未來設計工作室)
設計年份:11/2019-12/2019
完成年份:04/2021-09/2021
建筑師:何鋼榮
團隊:何鍵聰、吳幗瑛、馮嘉豪
建筑面積:320平方米
攝影版權:恩萬建筑攝影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