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和場地:南昆山國家森林中的藝術民宿聚落項目位于南昆山國家森林公園一個海拔800米的山谷之中。場地原有5棟建于90年代的磚木結構度假別墅,以極低密度的布局方式,平衡建筑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作為藝術民宿聚落中的公共空間,新建筑需承載藝術策展、品牌發布、餐飲聚會等活動,作為多元功能的發生器。
▼藝術民宿聚落整體鳥瞰
▼嵌入森林中的藝術聚落
我們用人字屋頂作為形式原型,回溯洞穴原初的空間形態,力圖營造一個蘊含記憶,面向未來的空間。人字屋頂演進而成的屋面,包裹猶如洞穴的流動空間,承載著未來的無限想象。從場地和傳統出發,建立新的圖景,它蘊含記憶,更指向未來想象。
▼分析圖
傳統原型的拓撲演進;建筑與空間同步完成我們將原有建筑的人字屋面作為拓撲原型以回應場所記憶,在建筑面向湖面,森林和道路的三個方向設置人字屋面,讓自然引入內部空間,將其分別連接,形成連續蜿蜒起伏的屋面,漂浮于森林和湖面之上。連續的屋面也自然形成內部的腔體空間,自然景象,水光波紋,人們的活動,都在自由流動的空間中發生和展現。
▼連續演變的坡屋頂,漂浮于森林之上
人字屋頂演變而來的新屋頂形式,在我們記憶中,是熟悉的,同時也是陌生的,因為它創造了全新的空間體驗。鈦鋅板瓦的運用既是對傳統的回應,也是對當下的彰顯。深灰色屋面,讓建筑體量在環境中更顯沉穩和內斂。灰色藝術肌理漆,營造出洞穴般的空間氛圍。讓光、水紋、森林景觀都在空間中交織呈現。
▼餐廳外觀
▼入口庭院
建筑的內部空間和外部造型是同步完成的,多向變化的屋面形成內部既連續而變化的空間。旋轉樓梯在整個平面的中心聯系起上下兩層空間,成為空間中行為活動的顯現。連綿起伏的天花空間,附以藝術肌理質感,營造出自然洞穴般的空間氛圍。
▼入口空間-外部弧形墻體延續進室內空間
▼劇院般的共享交流空間
▼螺旋樓梯成為空間中活動的顯現
▼連續的屋面與連續的景觀
▼連續變化的外部形式轉換為內部空間
▼二層靜謐的對話空間
結語南昆秘境藝術餐廳落成后,已經舉辦了多場活動,參觀人員和前往考察的各個鄉鎮部門絡繹不絕。從建成后的熱烈反響可見,南昆秘境藝術餐廳已不再是單純的一個餐廳空間,而是一個集展覽、演出、餐飲和休閑的多元復合場所,也是一個當地居民和城市人群共享交流的平臺。
▼夜景
▼底層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剖面圖
項目空間信息:
空間名稱:南昆秘境藝術餐廳
空間類型:餐飲空間、復合空間、藝術餐廳
空間地址:廣東省惠州市龍門縣南昆山國家森林公園高山別墅2區
人均消費:1290元/人
設計公司:廣州城外建筑設計
設計團隊:陳潔琦、林旺銘、沈瑩穎、翁雁華、黃毅源、陳振輝
燈光設計:廣州市恒光設計有限公司
施工團隊:廣東德信眾誠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空間面積:352平方米
空間主材:水泥、自流平、鋼板、瓷磚、玻璃、木材、乳膠漆
項目業主:惠州市愛樹文旅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攝影版權:潮聲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