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忠漢 被稱為“臺式風格”設計的代表人物,臺灣新生代設計界的領軍人物。16年來致力于追求回歸空間本質的優質室內設計,創作來自“人”,從室內建筑理念出發,主題概念與空間陳述為輔佐,講求非表面鋪陳,而是內在美學展演,是突顯一種生活態度。
近境制作的創作初衷與金茂對于項目的期待達至共識:通過峽谷的概念,與景觀相結合,鄰里中心相互對望,塑造一座媲美藝術品牌的生活館級營銷中心。
建筑存在于自然與人之間,成為連接彼此的介質。武漢國際社區項目不單滿足了生活方式與客群需求,近境制作與金茂以對生活的無限想象為起始,探討生活真正的需求,希望淬煉出最精簡的空間本質,一處一景,讓生活的空間充滿更多的可能性。
把傳統意義上的樓梯變成鄰里中心的空間互相溝通對視的紐帶,使之相互交流,融合。
設計師在中空區域運用仿生學設計的抽象提純,抽離峽谷中的溪流和脈絡,讓光影交錯的豐富變化將建筑形態內置到鄰里中心。
空間借由形體、線條、色彩的形式組合或結構來表現,添一分則累贅,少一分則寡淡,恰到好處地表現出空間的視覺張力。
在初期與建筑設計單位溝通時提出峽谷溪流的構想,主設計師唐忠漢利用原建筑的高差關系,通過折面線條的穿插,作為淬煉城市歷史的表現方式,與自然結合,呼應本真與自我。
室內設計貫穿了折面與弧線的型態,以體塊分明的形式處理,結合局部開槽、疊加、牽引的設計手法,讓建筑體態在空間中自然伸展。
在整體的空間基調上,被光照折射的建筑塊體跟隨著折面的線條進行延展,同時營造出具有現代極簡和未來消隱的不同感受,極具“城市山谷“的氣場,幽靜深遠。
峽谷間就型而成溪流以及翻流沖突的煙霞風云仿佛要掙脫峽谷型體界定的桎梏,呈現出冷靜、舒適的空間感受,視覺效果上大方,相互結合,營造出屬于建筑的生命力與深度。
原建筑定義的是小區后期的鄰里中心,地塊內部業態豐富,涵蓋高層、洋房、商業等不同產品形態,是一個滿足全生命周期需求的未來國際社區。生活藝術館后期需滿足業主的各類配套使用功能。
運用西方極簡繪畫手法將“山”的語言改編,轉化為接待臺的輪廓,當幾何形態滿載于多維空間時,便豐富了建筑的內在層次,實現了室內節奏、韻律、情感的統一。
大自然賦予萬物的形體、累積而來的生活方式,皆在不同程度上豐富了建筑的內涵,掙脫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界定,傳遞出更多關于未來的想象。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