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意指能量和物質之間的狀態,它介于可視與未知之間,在浩瀚時空形成的矩狀網中,被顛覆與再次解讀。而藏納其中的抽象關聯性,卻被筑以永恒。 MODAMURI美末臺州展廳居于椒江臺州灣新區,作為產品的生態鏈條,時刻秉承著“全球壁材,美學尖品”的理念。而取自意大利語的“MODAMURI”一詞,亦彰顯出品牌“為客戶創造美好生活”的使命,MODA意指“格調”、“時尚”,MURI意為墻面,于是集產品,藝術,文化于一體的美學空間,乘光影結構建立幾何空間的多重界限。而每一處的探索,都是有限空間對無限精神想象的追尋。
01多維空間的視覺引領 “宇宙基本參數交換著它們的性質,空間像時間一樣流動,時間像空間一樣延展。”時空的虛擬特性溶裂為現實的某一場景,在不同維度的轉換中,設計從一開始便遵循立體的手法,打開頂部的視覺局限,將幾何體塊橫亙于空間上方,形成結構的隧道,其兩端嫁接起微磨的墻面,使之產生互動的藝術。
“石以抵焉,化鈍為利。”感官的自然沖擊源于空間牽引的力量。載有張力的承重體劃開空間的分區,以規則的游走路徑消弭虛幻與真實的邊界。而被引導的過程,并非有意的經驗導航,而是自然而然的感官趨向。當質頓的幾何體自空間破勢而出,與傾斜的墻壁鼎立而居,空間便顯露為具象的物質實體。
02錯落有致的空間節奏 把握由下而上的路徑,而保證建筑的整體特性,是連貫起空間輪廓的必要。于是設計循光影形態,了解和體察線條的走向,從而采取隔而不段的立面構造,以此來反襯內部的原始面貌,并呈現一種亟待探尋的不可捉摸之感。
光作為流動的媒介,成為銜接物質與細密情感的紐帶。微光通過建筑的孔隙,落于內部形態,也在無形中成為動態的裝飾。這種可變、抽象的元素將建筑的線條自由切換,隨著時間的推移,塑造出明與暗的儀式感。而在通向二層空間的甬道中,自天花垂落的隔板裹住狹長的通道,并于內部形成對稱的矩陣。在錯落有致的空間布局中,建筑的能量交付于觀者,傳遞著穩定的關照屬性。
03相互關聯的平面分割 空間不規則的凸面被賦以不同的材質,以最大化的面積承載多樣的展品。而內部相互關聯的直線與曲面,也在構筑著人的感知和想象。情景化的色彩以及抽象的構造,重新解構空間秩序,使其在被感知的過程中傳達未知的生命意義。
在連接內與外的坐標體系中,傾斜的狀態顛覆了傳統的穿透行徑。墻壁的傾斜構造,可防止振顫回波的產生,聲音在長廊中吸收軟化,從而營造出靜謐的觀展氛圍。而整扇的玻璃占比,將視線引至內腔,流通的空間場力經由厚重的墻壁,在一體成型的布局中暗自發力,建立意識與物質的雙重能量。
建筑的能量始于微末,它有具體可定的邊界,卻有自由兼容的形態。我們渴望展廳擁有更多豐富的表達,而非規矩的陳列。于是場域,媒介,乃至燈光,皆可作為物質空間的主角,以盈盈之力,敘述空間的力量。
項目名稱:冷質的能量場
設計公司:COMO STUDIO 卡莫設計機構
甲方團隊:MODAMURI美末
項目地點:浙江·臺州?
項目面積:146m2
設計總監:廖小震
主案設計:王鵬程 葉玲敏
項目攝影:翰墨視覺-壹高
內容策劃:橙設傳媒
設計時間:2022.10
完成時間:2023.03
主要材料:藝術漆 鐵板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