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宅,一個看似簡單卻實為復雜的概念。
從“庇護”的角度看,家宅解決的是我們與世界的關系,是我們與外部侵擾相抗衡的最后防線;而從“承載日常”的角度看,家宅還需解決我們與自己的關系,是我們向內探索、強化內心富足的精神領地。
季意設計設計總監Nemo,在新近完成的江安別墅私宅作品中,對家宅的庇護性與日常性,做了些不同于往常的探索。更有意思的是,穿梭于空間之中,還能隱隱感受到一種巴什拉式的空間詩意。
這座位于成都雙流的獨棟別墅,共兩層,面積為340平方米。一樓大廳是7米高的挑空空間,7米高的墻面上,一正一側各辟出五米高的大窗戶,最大尺度地將室內與室外融合為一體。
當樹影搖曳,陽光和著綠影斑斑點點地灑落進來,整個空間便有了不一樣的自然靈韻與靜謐之情。
整個空間干凈、自然、熟稔。
有當代空間中體塊與體塊之間的幾何形體之美,也有屬于古老感官經驗中的大開大合的靜穆與輕盈。在這里,墻體一再退避舍讓,空間一再連續擴容,放棄一切裝飾、一切色彩、一切符號與形式,讓空間回歸通透與自由,讓生活回歸生活本身。這便是空間極致的力量。
法國哲學家加斯東·巴什拉在《空間的詩學》中講到:“家宅的存在與我們的存在相契合,并將以整體的方式自行展開。”這指的便是人與空間的雙向互動關系。因為住宅空間中最令我們著迷的,往往是空間的情緒以及人居住于此的心靈體驗。
因此,空間如何依循著主人的心性、氣質、偏好與日常行為而緩緩展開,是一個私宅能否向更高的精神領域升華的關鍵。
在這套別墅的處理過程中,進入精神領域的方式可以歸納為兩點:一是通過空間超乎尋常的尺度來實現,二是通過空間的組織方式得以完成。
在這里,我們可以感受到,空間的組織始終由內向外生成,呈現出獨立性極強的私人形態,如被打上了個人烙印一般。這是這套作品最獨特之處,也是最有魅力的地方。
在如此大的空間尺度之下,如何讓空間清澈、通透,則得益于設計師Nemo對空間秩序的控制。
日常生活往往瑣碎、混亂、無序,但干凈的空間切割的方式與清晰明了的空間動線的規劃,卻能夠讓碎片化的現代性日常得以安之若素,使空間能夠從現代文明所造成的物質豐富與精神匱乏的悖離中,發掘出精神上與情感上的豐富性與純粹性。
不難想象,空間格局的重組是這個作品得以呈現的關鍵,對原建筑的改動可以說是大刀闊斧。
一樓的非承重墻幾乎被全部拆除,使得一樓在平面上呈現出開放的狀態,呼應著7米高的縱向挑高,讓空間延續而流動。二樓則是根據光、視野、需求的不同,進行功能空間的重新規劃與組合,形成不同的空間形式與尺度,增強居住體驗與空間呵護感。
對空間純粹性的極致追求,一言以蔽之,返璞歸真。而返璞歸真的痕跡,則表現在空間細節當中。
在這里,大量水泥自流平的使用、頂面空間的裸露處理方式、臥室里溫潤的木地板對空間情緒的承接、白色乳膠漆墻面以簡單細膩的方式讓空間不斷轉換延伸,這一切都讓空間獲得了本質性的力量,讓純粹成為日常生活中可感知、可探尋的一部分。
毫無疑問,這是一套有著自我態度和自我訴求的私宅空間。
空間內斂、克制,盡量不予顯露人為的痕跡,讓渡并激發著空間的生命力,散發出迷人的光芒。在這里,設計師Nemo用看似最簡單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潤物無聲的內在轉化,還原了生活的日常本真與精神質性。
二樓平面圖
季意設計 | 私宅 | 江安別墅
Designer in Charge: GE : STUDIO
Location: Chengdu, Sichuan
Area: 340sqm
Garden: 600sqm
Project Year: 2019
House type: 獨棟別墅
Design Director: NEMO
Designer: 唐茜、張月
Cooperation: 全案(設計+施工)
Photographer: ICY?ICYWORKS
Support Brand: 納萊瓷磚、首樘門窗、美澄、漢斯格雅、美景、MIG涂料、壹集、花園里、皇城地板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