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年
時間在鐘面上按刻度等速前進,均質而無一例外。但在物質表面,時間是朝四面八方自由地滲透蔓延,或深或淺改變了物的外貌,所謂歲月的痕跡,或許更應稱為時間存在的浪漫形式。
等待,是崇尚藝術的自我修行
本案基地方正、尺度大而使用人數單純,空間布局與機能相對有彈性。業主喜歡低限度的中性質感,如何安排材質凸顯量感、造型力道并以其質感特征表述生活調性,成為水相設計該項目空間設計的著力點。
[size=13.3333px]△概念圖
地面自然漸層的義大利黑色系水磨石、紋理天然的洞石、立體而富量感的山毛櫸實木,選擇之初,即希望藉由它們的特質隨日光及使用軌跡累積出值得等待的醇厚。
線條的秩序與自由
設計如同一場持續紀錄的材質實驗,在整體的設計中,選材延續水相設計一貫強調的簡約美學邏輯,力求在當代的建筑秩序中尋求自由的精神傳達。
入口由上千根實木條陣列而成的墻面,重新排列的木紋展現了深淺的自然律動,非矩陣編排的墻體塑造藝廊式的空間氣質,自然分流步向書房及其他空間的室內動線。
島嶼般的軸線柱體,透過格柵編排成一座輕盈的量體,廚房旁鍍鈦沖孔網柜門的朦朧透視亦然,它們的內部照明與自然光交織成溫馴的光,在低限線條的空間展現戲劇張力。
偌大公共區域,通過材質的變幻構筑當代設計語境,軟裝的陳列分界空間的自然屬性,過道或座席、線與形、虛與實,都是邊界彈性而模糊的存在。
即便在臥室里,順應窗景布局的多向度動線,也強化了室內行為不受造型拘束的設計精神。
解構再排列,是賦予材質新表情的設計手法,例如次臥床頭及洗手臺墻面的紅磚,設計師用了極細的切割線和疊砌方式,編排出嶄新的色澤線條變化,打破磚體予人古樸厚重的既存印象,宛如全新的語言系統。
相較于墻體張力十足的材質變化,天花板素雅沉靜,離地一致的高度之上,以流線波浪形橫跨不同功能區域,呈現空間的自由與輕盈。
以真實生活呈現品味
設計師李智翔認為這是一間值得靜候的住宅,在觀點開放而具彈性的空間架構中,不僅當前的成果能表述觀點品味,更期待五年、十年后材質呼吸演化的樣貌,抑或空間使用者隨生活、見聞積累推進的個人變化,在能夠覆寫、包容未來經驗的空間里,尋得平靜與心性的自由。
△平面圖
△立面圖
項目名稱 | 時年
設計公司 | 水相設計
空間設計 | 李智翔、郭瑞文、林亭妤、陳皙
項目地點 | 中國 臺中
室內面積 | 426m2?
設計時間 | 2018.03~2018.08
施工時間 | 2018.09~2019.11
項目攝影 | 李國民空間攝影事務所
部分品牌 | Cassina、Riva1920、Cappellini、Poltrona Frau、Capo d'Opera、Henge、Pacini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