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音樂學校 丨盒中盒:音樂精神作為空間靈感
【設計公司】 :COBEMVRDV
【位置】 :丹麥
【類型】 :建筑
【材料】 :木材 金屬 金屬面板 墻面處理 涂料 玻璃
【標簽】 :Roskilde 羅斯基勒
【分類】 :教育建筑
羅斯基勒音樂節國民高等學校是一所由MVRDV與丹麥COBE合作完成的、獨一無二的學校,位于丹麥羅斯基勒一片前工業場地中,現有工廠大廳改造的學校和新建學生宿舍是MVRDV與COBE共同設計的ROCKmagneten總體規劃的最終部分。新建筑群中包括2016年建成的Ragnarock搖滾博物館。
▼工業場地中的國民高等學校
羅斯基勒音樂節國民高等學校與世界著名的羅斯基勒音樂節關系密切,每年音樂節期間,這個哥本哈根郊區小鎮就會變成丹麥第四大人口聚集城市。羅斯基勒音樂節國民高等學校是丹麥國民高等學校體系的一員,以“終身學習”為概念提供“非正式成人教育”。這一教育體系基于19世紀丹麥學者N.F.S. Grundtvig的理念,他認為學校應該教育學生成為社會生活的積極參與者。羅斯基勒音樂節國民高等學校課程持續4-10個月的時間,課程期間,學生與老師共同在學校中生活以實現完全沉浸式的教育。羅斯基勒音樂節國民高等學校是丹麥50年來第一所以此目的而專門建造的學校,旨在通過音樂、媒體、領導力、政治、藝術、建筑和設計來進一步提升羅斯基勒音樂節的價值。
▼高等學校的混凝土工廠外觀
場地整體規劃包括在一棟前混凝土工廠內改建的學校、兩座新學生宿舍樓、一座容納學校工作人員的建筑、條形集裝箱結構供不斷發展變化的創意公司使用,其中許多公司從事音樂和年輕文化相關的業務。新近完成的建筑是“主唱”建筑 Ragnarock搖滾博物館(2016年建成)的“后援團隊”,為博物館獨特魅力提供新的韻律和能量。MVRDV負責人、共同創始人Jacob van Rijs說:“我們的設計正如學校本身一樣,靈感來自于羅斯基勒音樂節精神:音樂、藝術、行動主義以及最重要的自由精神。羅斯基勒音樂節以一種不受拘束的方式,將‘快樂時光’與創新性結合起來,這也是我們希望在學校的室內設計中能夠塑造的一種獨特氛圍。”
▼設計圖解
學校本身位于一座混凝土工廠內,建筑師重新利用了原來的柱子和屋頂但對墻和室內做了更新改造。設計以“盒中盒”為概念:彩色模塊填充倉庫般的主建筑外殼,所有模塊都圍繞著從建筑一側到另一側的中心線布置。在這條主線上有一個作為學校的公共中心木制看臺。COBE建筑師、創始人Dan Stubbergaard說:“對于我這個前國民高等學校學生來說,將以前的混凝土工廠改造為培養未來一代學子的高等學校是一項非常特殊的任務。通過打開建筑、在舊結構中增加新的盒子,我們讓建筑重新煥發了生機。這座已經廢棄的工業建筑現在成為一個活躍的創意中心和社區。”
▼盒中盒設計概念
▼高等學校南側入口
▼入口區域概覽
▼核心公共空間與北側入口
這些盒子擁有不同的功能,其中包括一個可以容納150人的禮堂(為了向節日主舞臺呼應,這個空間命名為橘色舞臺),一間音樂工作室,一間工作坊和幾間舞蹈、藝術、建筑教室。這些功能被劃分為三個區域:心靈區域,包括寫作、構思、辯論和領導力空間;身體區域,如舞蹈和音樂功能區域;第三個是動手操作區域,包括視覺藝術、建筑和設計。
▼彩色模塊填充倉庫般的主建筑
▼可容納150人的禮堂空間入口
▼“橙色舞臺”空間內部
▼通向二層的主樓梯
▼圖書館平臺區域
兩座學生宿舍以其簡潔的工業美學風格為場地增添了獨特的魅力,宿舍由包裹著金屬外殼的木結構模塊構成,讓人聯想到集裝箱的外觀,這兩個體塊在每一層都通過外部鋼走廊相互聯系。宿舍內,每位學生和一到兩位自己的同學共用一間房間,每層的宿舍間都圍繞著中央明亮的公共空間布置。羅斯基勒音樂節國民高等學校和校園是ROCKMagneten 11000平方米總體規劃的核心部分,目的是為丹麥蓬勃發展的年輕文化塑造一個鼓舞人心的場所。總體規劃包括學校、學生公寓和Ragnarock搖滾博物館(2016年建成),博物館具有引人注目的金色鋁材外觀,展現出一種年輕文化特色。ROCKMagneten的室外空間將很快成為年輕人非正式聚會的場所,尤其是在每年6月為期8天的羅斯基勒音樂會期間。
▼藝術教室
▼工作坊
▼音樂工作室
建筑完工標志著MVRDV與COBE這項長期合作的成功,他們共同設計和完成了羅斯基勒音樂節國民高等學校、學生宿舍和整個ROCKmagneten總體規劃。
▼場地平面
▼首層平面
▼二層平面
▼剖面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