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 Hogrefe | 建筑可視化構圖法則
作者:Alex Hogrefe?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這里僅供交流學習使用。
前言:
這是Caigle翻譯的第二篇譯文,原文出自Alex Hogrefe之手。在Caigle看來,構圖沒有原則,我們所作的可視化都是出于強調突出建筑主體來更好的傳達建筑理念。當我們沒有很好的構圖思路時,可以通過一些簡單實用的構圖法則來指導創(chuàng)作,快速實現(xiàn)構圖結果。
下文即為Alex Hogrefe的思路與方法,相信對你很用實用價值。
我被問到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構圖。我曾經(jīng)接觸過這個主題,但是并沒有把這些構圖方法組織到一起。下文所討論的技巧絕不是構圖原則。通常情況下,下文的構圖法則是可以或者應該被使用的,而我總是打破這些規(guī)則。但是,我也經(jīng)常將這些法則作為一個出發(fā)點來開始構圖。
1. 三分法則
三分法則是最知名的攝影構圖法則之一,也是我最常用的一個。它將畫面延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三等分,分割出9個方格。通過三分法構圖,可以將重點或者焦點置于分割線上或交叉點上。
我經(jīng)常將人視地平線放在畫面底部三分之一處,而不是直接置于畫面中心。你還會注意到一些重要元素恰好位于線上,比如盡端處的火車亭和右邊的火車路口信號燈。
將地平線位于頂部三分之一處也適用于較低的鳥瞰圖。
三分法則也適用于室內(nèi)構圖。在這個案例中,透視線集中消失在圖像右下方三分之一交點處。其次,左側豎梁和橫梁的交叉點也處于畫面左上方的三分之一交點處。
2. 一點透視法
換句話說,設置相機垂直于建筑結構,本質上是生成立面透視渲染圖。雖然這種構圖類型有時呈現(xiàn)出一些靜態(tài),但與一系列相對動態(tài)的圖像放在一起,它將得到更為突出。當我想讓一處場所感覺更低調與莊嚴時,我會使用一點透視構圖。
上圖中,相機方向垂直于火車站的天橋,這樣就在圖中創(chuàng)建了許多水平線和垂直線,與圖中占主導地位的對角線形成對比。
3.中心構圖法
畫面中心很難確定,但是一旦確定下來,它將成為一張真正引人注目的圖像。圖像焦點直接位于圖像中心,與畫面其他組成元素相比,將顯得更加鮮明突出。
上圖中,圖并不是完全對稱的,但仍然顯得平衡。周圍環(huán)境都比較低矮,在高度上大致相等,注意力將會被畫面中心建筑所以吸引。
4.環(huán)境主導法
在某些情況下,圖中的建筑主體遠少于環(huán)境。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將地平線移得比較低,以給天空更多的畫面占比。這種方法在地面中也適用,將圖中的地平線移高,以增加地面景觀占比,同時最大限度的減少建筑占比。
景觀或確切的說是天空,在圖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不只是作為建筑的背景。
5. ?局部構圖法
如果圖像通過講述多個關于設計的主題去傳達更多的想法,往往這將會導致弱化圖像的主題,因為焦點將被分散,而不是選擇一個主題明確并有情感聯(lián)系的構圖。我們不是要通過拉遠相機來獲取盡可能多的內(nèi)容信息,而是要拉近相機聚焦到一個點上。
對于這張懸挑平臺圖,包含了許多設計元素,比如寬大的樓梯、地面水平甲板等。但是,我只專注于一個想法,那就是怎樣設計一個懸挑的觀景平臺,從而創(chuàng)建出一個沉思的空間。
這張圖始終只有一個主題焦點,就是街道如何連接到傾斜至文化中心基座上的巨大臺階。盡管如此,圖中還是有一些其它元素 。
6. 垂直線校正法
絕大多數(shù)建筑攝影師遵循校正垂直線法則,因為它被認為能更精確的表達建筑。這很容易實現(xiàn),同時會帶來一些層次細節(jié)效果。通常我們會在視平線和低的鳥瞰視圖中做出調整。還有對于高層摩天大樓,也會進行垂直線校正。
如上圖,對于從視平線向上仰望的鏡頭,垂直線將從地平線朝遠處匯聚。
有許多種方法可以實現(xiàn)上圖展示的垂直線校正結果。渲染前,我通常將我的3D模型軟件(如SketchUp)設置為“兩點透視”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如果圖已經(jīng)被渲染或編輯了,你可以在Photoshop中進行校正。我早前就制作過一個教程來描述這個具體過程。
7. 巨人視角
如果你要創(chuàng)建一個視平線視圖,可以將相機設置在6英尺高度左右以更好匹配人視的感觀空間經(jīng)驗。人們經(jīng)常解釋說他們想更好地看到地平面,所以他們將相機高度調到8英尺、 10英尺、12英尺等等。但是,這樣會產(chǎn)生令人尷尬不舒服的畫面。如果你處理極其傾斜的坡地或站在一個階地或陽臺上,這個原則就將被打破,可以適當做調整。
上圖中,相機的高度設置在地面以上10英尺左右,這很難判斷相機是否放置在陽臺上,或是在一個巨人手中,又或是在一架低空飛行的無人機上。通過將相機降到視平線或高度提高到25英尺 或30英尺去說明不同的構圖意圖尤為重要。
此圖中,相機高度設置為6英寸,在人群中營造了一種良好的人視空間效果。
構圖時,我們要考慮許多變量,而不是一成不變。關于如上所述構圖的想法,將幫助我們簡化構圖思維過程,加快最初相機鏡頭的設置。當然還有許多構圖方法,后續(xù),我會奉上關于本文的第二部分內(nèi)容。
優(yōu)秀教程,與您共同學習!
活力網(wǎng)與您共同學習!
學習了
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