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號廚房 Third Kitchen | 蔣杰室內設計
【項目】:叁號廚房 Third Kitchen
?【面積】:約500㎡
【位置】:杭州英飛特大廈G座
【完成時間】:2018.8
【設計團隊】:蔣杰室內設計工作室
【材料】:水磨石、鋁板、柚木
【拍攝】:劉宇杰
【家具】:Solife裝飾燈具:&Tradition陶瓷吊燈:TOUCH FEELING
叁號廚房(Third Kitchen)位于杭州濱江區英飛特大廈G座1樓(中央花園區域),為設計師蔣杰與Solife家具在餐飲與空間設計上的一次合作。遠離傳統餐飲密集的shopping mall與嘈雜街區,并區別于傳統園區“食堂”的模式化與流水線處理,叁號廚房項目更關注個體與社群間的私密性與流動性,他們的用餐狀態與真實體驗,以及對于日常餐飲更多元的需求與選擇。選址上的相對偏移對應的是更精準的區域與人群,以及將現代餐飲空間通過設計實踐注入寫字樓環境的意愿與嘗試:在高密度與快速運轉的寫字樓生態中帶來“舒適過渡”的氛圍轉換;通過現代感的空間打造與傳統特色本地菜的結合,將“共餐commensality”的理念由零散的區域分布匯集到城市最緊密的中心——寫字樓,形成一個現代“城市餐廳”應有的面貌。
▼餐廳外觀
“共餐commensality”指人們在餐桌前共同進餐、拉近距離的行為。它來源于拉丁語“commensalis”,該詞由“com共同”和“mensa餐桌”兩部分組成?!芭c他人共同進餐傳遞出一種強烈的信任感,這種親近之感遠超越于空間上的彼此靠近。正是這樣的親近感形成了社會群體,因此共餐是珍貴的、不可缺失的。”——《共餐:從日常飲食到狂歡筵席》 叁號廚房(Third Kitchen)將這一珍貴與不可缺失的“共餐”行為,以及現代的、舒適的、具有社交屬性與連結感的空間體驗,在寫字樓環境中得到延伸與重現。從規整封閉的辦公間,步入敞亮的中央花園,餐廳位于花園一側的不規則空間內,截取了外部的自然光與敞開的景致,與內部環境融為一體。
▼餐廳截取了外部的自然光與敞開的景致
在叁號廚房(Third Kitchen)項目中,設計師試圖通過真實的體驗來引導設計的完成:從進入餐廳,過道的包容度,每一個座位的舒適度,座位之間的銜接,燈光的適宜度,每一種材質之間的平衡與補充,都圍繞著具體的用餐場景與體驗的發生。
▼餐廳入口
餐廳由水吧與吧臺、多人與單人餐區、包間區域組成,覆蓋了寫字樓環境中不同時段與不同客群的需求??看皡^域的大面積落地窗,為用餐的客人帶來通透的景觀。多人餐區以合理的布局營造著餐桌之間的“舒適距離”,包間與長桌的設置則對應著不同屬性的社交場景。每一區域的設置,都圍繞著整體的舒適度與體驗感展開,既相對獨立,又保留了區域之間互動與連結的可能;在寫字樓本身相對規整的環境中,形成層次變化的“共餐”與社交氛圍。
▼水吧與吧臺
▼多人餐區以合理的布局營造著餐桌之間的“舒適距離”
▼多人餐區細部與鋁制隔斷
▼單人餐區
▼從用餐區域看向包間入口
▼包間入口
空間的設計由蔣杰室內設計工作室(JIANGJIEDESIGN)完成。以深色水磨石作為主要材質,立面則采用相對輕盈的鋁板,以精密的結構比例與柚木銜接而成。具有現代感的鋁板與柚木的溫暖質感相結合,形成視覺與感知的對比,為空間注入年輕的氣質與持續的美感。來自西班牙的燈具品牌 &Tradition與TOUCH FEELING的吊燈,簡潔現代的造型與Solife家具的皮質餐桌椅相呼應,搭配淺色桌布,提升空間整體的舒適感與飽和度。
▼材質細部,以精密的結構比例與柚木銜接的立面鋁板與遠處&Tradition與TOUCH FEELING的吊燈
▼材質細部,地面以深色水磨石作為主要材質,水吧臺面為深綠色大理石
▼材質細部,深綠色沙發與淺色桌布
最終,設計成為了背景與鋪墊,而人們真實的用餐體驗,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寫字樓社群中信任感與親近感的傳遞與促成,是叁號廚房(Third Kitchen)持續的主題與愿想所在。
▼平面圖
▼立面圖
▼剖面圖
評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