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大劇院 | 高雅藝術殿堂
建設單位:江蘇大劇院工程建設指揮部
建設地點:南京市河西區奧體大街、夢都大街、揚子江大道交界
容 積 率 :0.844
設計單位:華建集團華東建筑設計研究總院
總建筑面積:261 482.6平方米
建筑高度/層數:47.185米(地上7層/地下1層)
設計/建成時間:2012年8月/2017年5月
團隊負責人:建筑:崔中芳、田園、穆清、何志鵬、郭航、董泳伯;結構:芮明倬、李立樹、洪小勇;機電:梁葆春、劉覽、於紅芳、王小安、錢翠雯;項目經理:方超攝影:賈方、華建集團
2012年12月,華建集團華東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江蘇大劇院項目組在江蘇大劇院方案設計國際競賽中一舉中標,成為國內最大規模的表演藝術中心的原創締造者。值江蘇大劇院落成,回顧項目投標起至今的點滴,從中標時的激動之情溢于言表到如今建成時的如瓜熟蒂落般的平和心態,設計團隊的每個人都從中收獲了一份“更”成熟。
▼大劇院遠眺
文化需要培育,文化產業的繁榮需要外界因素去激發從而引起相應的改變,江蘇大劇院對于南京乃至于整個江蘇的文化氛圍提升都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建筑鳥瞰
長江之濱的 “荷葉水滴”
江蘇大劇院基地位于長江之濱的南京河西新城核心區。河西新城作為華東第二大商務CBD區,以一橫一縱兩條軸線——文體軸和商務辦公軸作為主體框架,大劇院在河西中心區東西向文體軸線西端,毗鄰長江,與奧體中心隔軸相望。
項目基地東側有江蘇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金陵圖書館、國際禮拜堂、藝蘭齋美術館及地鐵奧體中心站、地鐵松花江路站,北側是夢都大街,南側為奧體大街,西側隔著揚子江大道(濱江快速路)地面輔路與濱江公園相望。該地塊對于自然景觀以及城市空間層面均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從自然景觀層面,建筑位于潮起潮落的長江江畔,需要與臨近的濱江公園保持融合的關系;從城市空間層面,作為文體軸通向江邊的收端之作,即要保證建筑布局相對緊湊,又不宜過于完整而阻斷了軸線的延續。因此,在江蘇大劇院的設計過程中,將“水”這一美學意向貫穿始終,且采用了偏中軸的單元組合式建筑空間布局,契合了場地需求。
▼大劇院毗鄰長江,與奧體中心隔軸相望
江蘇大劇院南北長約370米,東西寬約260米,檐口高27米,總建筑面積261 483平方米,由四個“水滴”狀體量組成的,通過動感曲線連接,形成渾然一體的流線形體。“水滴”狀造型作為建筑主體的基本形體單元,下小上大的形態本身即帶來一種充滿張力的“拉伸”感。
從視覺上,單元形態間的相互關系非常好地控制了較大范圍的基地環境。“水滴”于頂部向中心傾斜,在建筑屋面呈現出花瓣狀的肌理,營造出如“荷葉”上滾動“水滴”的有趣效果。
▼由四個“水滴”狀體量組成,渾然一體的流線形體
大大小小的“水滴”也巧妙地容納了歌劇廳、音樂廳、戲劇廳、綜藝廳、多功能廳、位于各演藝場館之間的共享空間以及配套服務區共七個區域。建筑表皮則采用了較為柔和的鈦合金板覆蓋,其上鑲嵌了曲面玻璃構成的“飄帶”,內部燈光效果透出玻璃,顯現出靈動與變化感,使其在夜幕下灼灼生輝。
▼劇院主入口
▼從主入口進入二層門廳
▼從中心廣場進入一層門廳
關于建筑公共性的思考
在江蘇大劇院方案設計之初,建筑的公共性就作為了最重要的關鍵詞。華建集團華東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江蘇大劇院項目設計總負責人、院副總建筑師崔中芳說:“我們認為文化建筑不應該是高冷的,而是讓大眾容易親近、能夠近距離觸碰到的,所以最開始對江蘇大劇院的定位就是希望能有更多人參與。建筑能滿足各個層面不同人群的需求,從觀眾到經營者到普通老百姓,都是它的受眾,才能讓它真正成為一個焦點。此外,每個文化建筑必然肩負著引領文化發展的重任,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建筑,讓該地區的文化得以階梯式、平臺式的提升。”
▼室內公共空間
▼讓空間保持流動的意態
江蘇大劇院利用了相似形體的有機組織形成合力,又通過易于到達的公共活動平臺設置,讓空間保持流動的意態,并借場地擴展及高度之利為市民提供了視野更開闊、更具活力的交往體驗場所,體現出了文化建筑應有的公共性。
聯通內外的兩個序列空間設計亦能表達設計團隊對建筑公共性的思考。主要序列空間由一系列重要的室內外空間組合而成,串聯起歌劇廳、音樂廳、戲劇廳、多功能廳、綜藝廳,在空間的漸進式變化中將觀眾的情緒引向精彩的演出。
▼戲劇廳
▼音樂廳
▼歌劇廳
輔助序列空間由一系列配套的室內外空間組成,沿“河西文體軸線”和橢圓形室外中心廣場展開,作為主要序列空間的補充。此外,位于室外中心廣場的南北交通搭建起核心紐帶的作用,串聯起地下車庫、底層廣場、公共大廳以及露天公共活動平臺等,將兩個序列空間有機搭接起來。內部既相互獨立卻又有機聯系,平臺兩端向外伸展與地面融為一體,既能滿足各部分均可獨立經營管理的要求,又能為更廣泛的大眾人群提供公共活動場所。
▼人民大會堂
▼多功能廳
▼國際會議廳
▼排練室
項目落成回顧
對于江蘇大劇院項目的設計團隊來說,長達十七年在觀演類建筑專業化設計的深耕中,已經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并獲得了業內的廣泛認可。從早期的蘇州科文中心、東方藝術中心,到青島大劇院、天津大劇院等,每個項目萌芽與落成的過程,都是一次不斷摸索又不斷進步的過程。而江蘇大劇院作為華建集團華東建筑設計研究總院又一個原創中標的大型觀演類項目,更是有著不同凡響的意義。對設計師們來說,能拿下這個項目的原創設計,是一種緣分,更是水到渠成。
▼建筑夜景
崔中芳:“建筑的落成只是完成了一半工作,在后續的使用過程中,建筑所得到的方方面面的評價都是被接受的,這才算是真正的成功。此外,建筑是有生命的,建筑師只是幫助它誕生,讓它沒有先天性不足且具備更強的生存能力,而后面運營的時間是更長期的,對于后期運維,設計師也要隨時關注與跟進。”
▼總平面圖
▼首層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更多實景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