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圖書館是荷蘭MVRDV ,建筑事務所與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共同設計建造的城市新型未來圖書館。其坐落于濱海文化中心(一期)的東側,是濱海文化中心項目中與市民生活關系最緊密的公共建筑之一。濱海圖書館建筑面積總33700㎡,地上5層,地下1層,設計藏書量135萬冊,設置閱覽席位1500個,具有國際一流的數字媒體閱檢和實體書籍借閱功能。
▼濱海圖書館內景
歡迎來到“濱海之眼”
館內的透明玻璃幕墻保證了面向城市公園的全景體驗,而背后的球體空間“濱海之眼”宛如一只“眼睛”觀察著我們所在的城市,既為圖書館公共空間塑造了具有強烈視覺沖擊的空間焦點,同時也表現出天津濱海新區世界級的文化抱負。正像“眼睛”的功能一樣,圖書館成為人們探究世界,世界認知濱海的新窗口。
▼濱海之眼
▼從外部看向濱海之眼
天津濱海圖書館中方中方項目負責人趙春水總建筑師介紹:“在濱海文化中心城市設計階段,我們的愿景是將圖書館的公共性發揮到最大限度,將其作為不同功能區域開放、流動的載體,同時連接室內與室外,連接公園與長廊,成為濱海文化中心公共空間系統的一個延伸。”
▼圖書館坐落在濱海文化中心一隅
▼建筑與城市的互動
“由于城市設計的調整,眼球的位置發生了變化。”中方項目負責人趙春水總建筑師說,“原來中標方案眼球的位置是在角部,朝向室外。后來跟MVRDV方面Winy Maas等建筑師進行了充分的交流,雙方達成了一致,將眼球移到了室內,并且兩側進行了封閉,使眼球成為了以書山為背景室內空間的核心。這個直徑為21m的球體現在作為多功能球形演示廳使用。 球體表面為鋁合金穿孔板,內側安裝LED點光源,內光外透,可實現全彩變化。”
▼概念分析
▼球體的全彩變化
書山
濱海圖書館的另一設計概念“書山”,是基于對信息時代圖書館模式的理解提出的。傳統圖書館“藏、借、閱”之間的界限正隨著閱覽媒介的變化及大眾對文化需求的普及逐漸消融。取而代之的是各功能之間的流動、交融。公共空間則是消融各功能分區的有效“溶劑”。圖書館的公共空間正逐步成為城市廣場、街道等公共空間系統的延伸。中庭“書山”正是這樣一個發展趨勢下所產生的。它不僅聯系各個功能區塊,滿足了基本的閱覽功能,同時創造了一個承載多種活動類型的均質化公共空間,讀者的各種行為都可以在這個空間下找到適合的場所。
▼內部空間透視圖
▼讀者體驗書山
設計中“書山”隨著球的體積逐漸變化,而顯現出梯田的形態。由于天花板的高度同樣如等高線般變化,因此空間體驗會更富有三維感——山坡的等高線決定了書架的位置。較平緩的山坡讓人們逐級而上,形成東方美學中“登高望遠,逐理求索”的意境。
▼書山呈現三維感梯田形態
光線是情感的主創造者,同時它以微妙的方式引人深思。趙春水總建筑師介紹,“ ‘書山’是服務于讀者的重要空間,物理環境的舒適度是作為方案深化的主要參考條件。因此,在同天津建筑設計院劉景梁大師等專家共同研究后,決定在大廳頂部設計了直徑18m的采光天井,并在‘書山’空間中設置了連續的照明燈帶,通過智能照明控制系統進行整體協調控制,‘書山’照明與球體成像效果相結合,滿足裝飾亮化、場景布置、主題渲染等多種需求。在符合閱覽空間照度及照明均勻度要求的同時,也為讀者帶來豐富的空間體驗和在視覺、空間上與自然緊密對話的閱讀體驗。”
▼書眼通天
▼自然光的引入
造山
天津濱海圖書館工程主持人田垠介紹說:“中庭“書山”也為結構設計提出了很大的挑戰。由于“書山”空間承載了多種類型功能要求,相較于傳統中庭空間其尺度相對較大。因此,圖書館在四層、五層采用54m x 60m跨度的空間桁架聯系兩側功能區域,同時確保這部分功能并為下部“書山”空間創造連續無柱空間提供了結構基礎。而“濱海之眼”則采用與上部主體結構脫離的雙層球形網殼結構形式。”
▼2400噸整體桁架吊裝現場
“這個項目的限時限額推進,對于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如何塑造一個符合行為尺度,并滿足不同層面物理環境舒適度的‘書山’。 ”工程主持人田垠說,“基于多種類型閱覽、交流行為的尺度分析,我們將‘書山’人員活動區的基本尺度定義為高度為480mm模數,寬度不小于900mm,踏步高度160mm。背板材質采用穿孔吸音板,在不影響‘書山’整體形態的情況下,解決了回聲和混響時間過長的物理問題。”
▼濱海圖書館施工現場
“同時為了塑造室內外連續的整體意向,建筑立面金屬格柵的模數也采用480mm的模數一一對應,可有效避免書籍受到陽光直射,同時盡可能使閱讀空間獲得自然采光,為營造綠色、節能的公共圖書館建筑提供了設計基礎。
▼建筑立面金屬格柵有效避免書籍受到陽光直射
“書山”空間采用地板送風及側下送風,中部回風的空調形式;針對該空間進深較大的特點,深化設計中采用內外分區的空調系統,通過對該區域進行氣流組織溫度場模擬計算可以得出空調區域溫度分布比較均勻,可滿足舒適度要求,給讀者創造出舒適的閱讀環境。
▼舒適閱讀環境
關于評價
“最近‘濱海之眼’獲得很多關注,中國主流媒體評價它是中國最美圖書館。會有更多人去使用它,感受全新的空間體驗,這跟我們的初衷一樣。我們希望創造充滿生機活力、適應現代生活模式、更加面向未來的新型圖書館。這次是繼天津圖書館(山本理顯設計工場+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之后的再次實踐,我們通過從城市設計到單體建筑的全過程設計模式,將設計觀念從始至終加以落實執行。當然在這種復雜并持續的過程中會有些想法會有所變化,但設計師的全程介入是項目高完成度的有效保證。”中方項目負責人趙春水總建筑師說,“建筑師設想并建構空間,而空間則能引發大家的關注與思考。我們接受這些反饋,并不斷地去探索新建筑的可行之路。”
▼空間內部
▼空間結構分析
▼一層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三層平面圖
▼四層平面圖
▼五層平面圖
▼屋頂平面圖
▼地下層平面圖
▼剖面圖
▼北立面圖
▼南立面圖
▼東立面圖
▼西立面圖
更多實景推薦:
腦洞大開哈
這個太棒了,我也想在這里看書!
在這里讀書能感覺到自己是個書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