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漢岳】一只貓的理想主義
我曾經聽說過這么一個故事:
心理學家將兩只貓分別放到了兩個籠子里。
其中A貓每次吃食的時候都要經過一扇門,但總會被電擊一次;而B貓也會經過一扇一樣的門,也會被電擊,但不同的是B貓的電擊是隨機的。
幾個月之后,你猜這倆貓的境遇如何?...A貓,在經歷了無數次的電擊之后,完全適應了這個刺激,已經吃嘛嘛香,身寬體胖。而B貓因為無法容忍隨機的電擊,得了抑郁癥,最后絕食而死。
在這個實驗中A貓被電擊的次數遠多于B貓,可是為什么郁郁而終卻是B貓?
A貓處于一種持續穩定的刺激當中,很快適應了,它不會被未知的刺激而煩惱,因為A貓明白它只要經過那扇門就會被電擊,它無所逃避。
而B貓卻始終處于一種不確定的狀態里,它始終想不清為什么那扇門會這么喜怒無常,于是B貓長期生活在一種焦慮和壓力下,最終抑郁了。
其實理想主義者看待世界的心理模型也可以分為這兩種:
一種是B貓式的,它們知道這個世界不完美(會被電擊),也總覺得這個世界有心存僥幸之處(有時不會被電擊),于是B貓會困惑、會憤怒、會向隅而泣。它無法接受,于是它最終會崩潰,它最終失去了走向食物的勇氣。
而A貓的心理模型完全不同,它認為這個世界的操蛋是常態,它不會心存僥幸,當然,它也會憤怒,也會在心里抓狂,會大罵:喵了個咪的!可是A貓對操蛋的世界并不意外,最終,無論這個操蛋的世界多么的狗血,它終會走向食物,走向挑戰,勇敢面對那個并不意外的刺激。
設計行業大概是理想主義者最多的地方了吧?當然,我也是這個行業中自詡為理想主義者中的一個。
我常常遇到B貓類型的理想主義者,我把他們叫做“草莓理想主義者”。
草莓理想主義者發自內心的相信這個世界是完美的,它們相信公主和王子的童話故事,他們心存僥幸,他們會問為什么這個世界上不靠譜的人總那么多?為什么真實的世界這么操蛋? 幾輪下來,光鮮的理想主義草莓于是碎成了泥,于是他們抑郁了、崩潰了,逐漸失去了走向理想的勇氣,就像那只B貓一樣。
其實在大部分時間里我也是只B貓,但每當我心懷焦慮的時候,我就想想A貓的世界觀,嗯,我要向它學習,我要在內心深處真正的對這個世界的操蛋本質不感到意外。
沒錯,這個世界上就是有很多SB,這個世界超級不完美,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失去戰斗精神,不要放棄信念。心懷善念,但也不要相信這個世界會好,你只需堅信自己會越戰越勇,越戰越強。
我曾經不止一次的對同事說,當你擔心某件事會發生的時候,這件事一定會發生,所以永遠不要心存僥幸,有問題就去處理、去做,去反復抓、更要抓反復。
是的,一名真正的理想主義者,大部分時候面對的不是魯迅說的淋漓的鮮血,也不是那個不可琢磨的電擊,而是生活中永無止境,事無巨細的無聊與瑣屑,以及滿坑滿谷的操蛋的人與事。
但是一名真正的理想主義者,不會意外、驚詫、震驚,他會昂首虎步的走向那扇吱吱放電的門,走向門后的理想。很抱歉,最近各種糟心各種忙,所以好久沒有寫新文章了,前些天看了這么一個心理學的故事有了些感想,于是寫出來給自己以及所有小伙伴共勉。
祝你成為A貓型的理想主義者!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