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位于思南公館東苑,也是滬上“梧桐區”的核心地段,區位優越,底蘊濃郁。從房屋售價來講,這里是當之無愧的燙金地段,但奢侈并不意味著浪費,二娃的配置依然需要“螺絲殼里做道場”的智慧,來實現對尺寸的分毫必爭。設計通過對空間與尺度的精準操作,調和居住中的日常與詩意,使最終完成的室內空間與街區環境完美融合,是一個可以閱讀時間的家。
▼項目概覽
01 借景01 Borrowed scenery
誰不為思南的梧桐心動?住宅由業主多年前購入,窗外搖曳的梧桐樹影正是心動的理由。窗外車水馬龍,屋內兒童嬉鬧,自有“大隱于市“的清平之樂。
▼窗外搖曳的梧桐樹影
夏日翠綠,秋日金黃,四季流轉不停,而風景不容浪費。我們將“梧桐“借景入室,成為風景的一部分。窗邊增設了西廚和吧臺,使得風景成為日常起居的一部分,為夜晚的客廳平添了一份情調。
▼空間尺度的控制
▼中央活動區
▼玄關望向中央活動區
▼飄窗閱讀
原先的臥室不能看見梧桐,設計將平開門改為暗藏式的推拉移門,消除了“門”對空間的分隔。門洞與窗洞被精巧設計與控制,形成連續對景與框景,將室外的梧桐樹影,凝聚成為流動空間的一部分。
▼空間尺度
▼西廚島臺
▼中西廚之間的窗口
02 隱廊
02 Hidden gallery
孩子對空間的記憶可能會隨著時間而逐漸模糊,但探索與快樂卻能伴隨他們一生,成為取之不盡的能量來源。
▼兒童流線
▼玄關
城市里的孩子們總是更早被限制與規訓,我們觀察到即使在非常安全的城市街區,兒童們的玩耍也基本在家人或者保姆的看護下進行。這個家的兩個孩子也不例外,他們擁有這個年齡孩子所特有的似乎用之不竭的精力與好奇,卻無法像擁有“百草園”魯迅一樣自由釋放。
▼允許孩子們上房揭瓦的家
▼壁櫥中的小天地
兒童游戲區的洞口
為何不給孩子們造一個園子呢?我們將一條隱藏的空中游廊折疊在空間之中,它是一個微縮版的思南公館,將街區風致抽象為曲折游園體驗,也賦予兩個孩子無限探索的可能性。從妹妹的房間開始,經過攀巖墻、艙門式洞口、繩網夾層、玄關爬筒;再到客廳中的游戲盒子與滑梯,這是對于通常被浪費的“吊頂”空間的巧妙利用,也在最終賦予空間濃郁的文人氣質。
▼次臥與空中游廊
▼貓咪視角的趣味
03 疊置
03 Space Overlay
“除了2個孩子,還有父母會市場到訪,原來的2個房間實在不夠用”,這是業主最初的設計要求。
▼平面圖
我們最早的室內設計項目是節目中兩個家庭的極限改造,60平米住一家七口與30平米住一家五口,因此被朋友們戲稱極限小戶型“磚家”。但經歷的項目越多,越能體會到極限尺寸基本功的必要性,即使在很多看似可以隨意浪費的項目中,對于“小”的控制依然可以將“大”更完美的釋放。
▼次臥
設計首先充分保證做了主臥套房的舒適與私密,并通過在垂直方向的極致操作,變1為3,使2個孩子都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天地。兄妹倆的臥室在平面和剖面上相互嵌套,哥哥床在上,妹妹床在下,休息區緊鄰學習區,和沿墻體布置的儲物區相對布置,即保證了視線通透,又兼顧了實用功能,在白天收起移門的狀態下,兩間臥室不分彼此,極大避免了因為追求臥室數量而對共有空間品質的犧牲。輔助的房間設置在空間的中心,既和廚房、洗衣房有著緊密的聯系,也可以方便到達剩余的三個臥室。改造后的私人空間彼此獨立,傳遞出一種互相信任而又彼此尊重的生活態度。這是一個豐富又理性的平面,將家庭生活的細節凝練在線條之中,不著一字,溫情自現。
▼女孩臥室通過攀巖墻與秘密通道相連
▼溫馨小床
▼男孩臥室
04 風致
04 Historical style
“我希望這是一個能閱讀時間的家”,業主在溝通中曾這樣憧憬,希望這個家能夠在極簡中不失歷史韻味。我們將客餐廳合并為中央生活區,提取思南公館花園洋房的百葉窗元素,營造公共區域的人文氣質。
▼對場所文脈的回應
▼中央活動區望向主臥
客餐廳復合了水吧、餐桌、學習、工作、娛樂等多種使用場景,能吃飯、寫作業、健身、瑜伽、輪滑、游戲、看電影,恰到好處的鏡面也使得空間的風致更為生動。
▼通過鏡面放大空間
▼窗外梧桐樹影
完成后的空間氛圍既空又滿,在空鏡頭中優雅而疏離,氣質迷人,又隨時能夠被歡聲笑語填滿,使此后生活的點點滴滴成為空間真正的主角。
項目名稱:思南公館東苑住宅
設計方:立木
項目設計 & 完成年份:2022-2024
主創及設計團隊:項目經理:郭嵐
主持設計:劉津瑞、鄒明溪
設計團隊:郇雨、李佳妍、李春瑤、李翔、謝舜冰、肖羅琴
室內施工圖設計:一卜川
設計顧問:申鵬
項目地址: 上海
建筑面積:160
攝影版權:朱清言/陳子茜
材料:微水泥/木地板/木飾面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