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位置 / 廈門·聯發五緣灣1號
設計?積 / 175㎡
設計小組 / 楊恒、林佳慧、賴慧琳
裝修花費 / 120w(含軟裝家電)
瓜先生和愛人都是旅行作家,同時也是一對斜杠父母,他們的身份很多,愛好很多,但對家的要求卻很凝練——
大 & 自由 & 互動
在女兒進入小學的新階段,瓜先生和愛人決定給住了十幾年的舊家換個樣子,希望能保持原戶型通透的優勢,給家人創造一個更自由、帶來更多互動和聯結的空間。
改造后的家
△改造前的餐廳
在大家強調房間多多益善、各種功能獨立時,瓜先生家則反其道而行。
■ 書房改為開放式,打通陽臺,客廳有了面寬近8m的開闊空間。這樣的做法也得益于空間本身夠大,且可拆改的靈活性強。
■ 調整客餐空間面積至合理比例,整個公區開闊無阻。
極簡,與其說是瓜先生一家挑選的設計風格,不如說是他們生活哲學的必然導向。
舍棄冗余,擁抱歸零的美感,無限的可能才能在簡化的空間中萌發。
· 跟著鏡頭看看這個家吧 ·
「無一物而萬物足」
空下來的家,人與人之間反而有了更多的交叉點。
兩條“∞”動線
延伸出的無限
Route I
客廳 - 陽臺 - 多功能房
開放式玄關,一進門就能看到全貌,無阻礙地感受光、聲、氣的流動。
換鞋凳與電視柜造型結合,同時與挖空的壁爐呼應。
打通靠近客廳帶陽臺的房間后,擁有了61㎡暢通的活動空間。而無法拆除的承重柱,用弧形包裹過渡至多功能書房的半墻,形成簡短的分隔線。
木飾面柱體修飾看似憑空出現的墻體,與天花飾面形成像樹冠生長的“T”字形的木構建筑既視感。
半墻后3.5m長的大書桌,可以滿足一家三口同時使用的需求,孩子讀書的過程父母可以一路同行。
在客廳、陽臺、多功能房,以“∞”形游走,打通家庭成員的所有活動。自由的客廳,讓居家活動有了N種可能——騎車、露營、泡茶、影音游戲、拼圖、畫畫......
Route II
廚房 - 餐廳 - 客廳
餐廳由原來局促地放下6把椅子,變為可順暢通行,并且兼有長水吧臺、島臺、儲物的多種功能。這里就像個小賣部,可以包攬夏天的冰飲快樂。
廚房的入口和整排的儲物柜拉齊,拿洗切炒再送上餐桌都能就近完成。
餐廚和客廳的聯通,書房、餐廳、客廳三處皆能實現視線交匯。做飯不再是一件孤單的事。
流暢的空間就是,掃地機器人可以橫掃各個角落,實現在家光腳自由。
在打開的互動區域內,家庭成員即使各做各的事情,彼此仍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空鏡頭的誕生」
仿若渾然天成的松弛感,實則是精心設計的簡化美。
白,不是沒有顏色
而是包羅所有的顏色光
墻面和吊頂使用藝術漆,地面采用仿微水泥瓷磚,使全屋達到了微水泥式的漫反射質感,自然光在家里像是蒙上了一層柔光濾鏡。
■ 隱藏式無主燈設計
拉高全屋平整度
弧形的柔
消解突兀的梁柱陽角
瓜先生的太太曾去西班牙旅行,非常喜歡高迪建筑用到的弧形元素,所以設計師就利用弧形解決讓人頭疼的梁和柱。
如果為了藏起餐廳頂部的大橫梁和空調,吊平整個天花,未免顯得呆板壓抑。
利用弧形向上延展,暗示原本的層高,同時嵌入燈帶功能,造型不只流于造型。
書房的梁柱銜接,利用弧面、木飾面、燈帶的組合,形成橫縱向的延伸,陽臺、客廳、書房在視覺暗示下融為一體。
端景臺也處理成圓潤的弧面,低調的造型感修飾身在空間內的感受。
主臥延續弧面造型,有著把晚霞、朝陽撈進室內的動勢。
強大的收納
減少維護成本
住所中居住的除了人還有物。極簡的設計需要強大的收納支撐,維持有秩序的生活方式。
客廳電視墻、餐廳一整面的收納柜,以及公衛外的儲物柜,大大拓展公區收納功能,每個房間也有相應的收納系統。
在瓜先生家里,能看到極簡狀態下“人”的回歸。繁復的物少了,家的溫度多了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