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概述本杰明·摩爾涂料展廳屬于臨街門面,設計師嘗試從品牌形象入手,整體遵循“光之峽谷”的設計概念,明確擬態峽谷的外緣特征,營造沐浴在陽光之下的意境,點綴標志性符號與經典元素,制造令人意猶未盡的漫游體驗。01概念-光谷
考察周邊建筑的造型和色域,以凸顯自身為目標,將上方門頭渲染成裸白,以頂線與地平面為基準,于橫向中軸線上做圓點排列,生發出平和的律動感。
融合框景和透景手法引導視線向入口移動,外立面上記錄了天時的變化和婆娑的樹影。
塑造加長的倒梯形,借由邊廓的內收感強調入口的位置,圖案與文字結合的標識點綴在目之所及處,方便給客戶留下印象,又與上方的大標識呼應,為留白語境注入敘事活力。一塵不染的純白背景,透過萬物可容的態度,延續極簡詩性,聯結粗礦的石肌理,密合自然。
02造境-烘托與抒情
涂料,崇尚平展的修飾美感,亦深信變革所產生的造境藝術。面對幾何架構的折合關系,利用明晰的分界線,描摹藍調的深邃意蘊,以“疏”為美的線紋掀起立面的視覺漣漪,波動著另一側的灰調鋪裝,透明元素引入輕盈動態,擬風生歌。
聳立的結構、異形的切面以及由強漸弱的光感,巧妙還原了自然峽谷的意境,面與體進駐“谷壁”,搭配錯落、收放有道的聚合型層次,營造出超越生活的居家情態。捕捉天光,調節場景的明暗張力,盡顯多樣化質感的魅力。
此域以“傾斜”語素構建浪漫的精神世界,回歸本體,讓光影周而復始地抒情,聯動人的思緒與想象,褪去復雜紛亂的干擾,打造出純粹空靈又富有力道的轉景趣致。獨立的黑調地臺,負責演繹空間與人互動的可能性。
03藝術-傳承與融創
精雅的美感縈繞于頂部,保有鬼斧神刀般的塑形工藝,在一隅謐境里置入天然石材,一把雕塑單椅是對畫家蒙德里安所作的《紅黃藍相間》的立體化轉譯,講述純粹理性主義,放于此間,冠以空間獨特視角與美學內涵。
景深的脈絡徐徐展開,從彰顯到吸引,逐步運轉著實體功能與曼妙美境。直達的流線收集各種美學序列,造就先鋒又巧致的場景特性。穿插紅色體塊,對談暖光與深調,回溯藝術家創造的多維世界,向空間、向情緒、向未知的靈感展示卓越的審美。
復刻倒立梯形,先分區后串聯,結合精準而大膽的建筑語言,展露柱式交織塊面的松快感與靈活性。捕捉多重意趣,點化室內造境的絕佳境界。兩面情境,一面自在延伸,一面穩妥收斂,開啟了熱鬧與閑靜互不打擾的平衡系統。
04指引-象征與表達
光,流淌在墻壁上,賦予空間感性的特性,使涂料質地與色澤一覽無余,成就了素雅又高端的展示載體。自然之石,恰到好處地反襯了涂料精致的視覺效果。物態之間視透景結構為空間生機的延伸,接入涂刷滾筒做演示,直觀明了。
筑造半高的隔斷,以鏤空手法嵌入等邊三角形,其形態與品牌圖標互為鏡像,加之箭頭感的指向性,嫁接起了內外聯通的符號表情。潤麗的紅光,在不同視角下詮釋了變化的藝術,攜同三角符號的底層邏輯,昭示更深層次的敘事智慧。
充分理解“整體”的概念,以均衡且呈組合式的排布序列過渡場域,不再拘泥于物理表現,而是作用于美和意境的高度,示范一種空間哲學、一種聚焦成事的氛圍、一種遵從內心的生活儀式感。強烈的有色光效,引發好奇,令人沉浸。
立面圖
平面圖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光之峽谷-本杰明摩爾涂料展廳
設計機構:質感建筑設計
項目負責:馬宏鋒
主案設計:馬學鑫
參與設計:馬佳濤
項目地點:廣東惠州
建筑面積:180平方米
主要材料:乳膠漆、麻石、瓷磚、鏡面、玻璃
設計時間:2023年5月
竣工時間:2023年10月
文案策劃:修合文化
空間攝影:逐一視覺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