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蓬蓬 于 2016-7-9 09:20 編輯
我們給他取的名字叫做『樸居』
有種寧靜、安謐的感覺;
沒有繁瑣、也沒有打擾;
我們并不愿意把自己的設計貼上一個什么樣的標簽,
比如說“新中式”
因為我們生活在現代,我們的生活習慣,
我們的審美其實都發生了變化。
那我們的設計,所滿足功能性也是不同的。
其實我們很難定義這個家是什么風格,
因為這個空間加入了很多種不同的元素。
你會發現,現代風格融入中式元素
比如在客廳,有花鳥元素的墻面
現代風格的天花,中式的燈具
還有一些原來業主收藏很久的一些
非常簡潔古樸的中式家具通過改造后的擺放。
一個住家的設計,就一定要多奢華,多有檔次嗎?
那么這個我們可能覺得是可以去質疑的;
所以我們并沒有用一個就是常見的風格來完成這個空間。
當你走進這個空間后,你會發現
整套作品除了房間鎖以外,你可能找不到任何的拉手
再從他細節的把握和一些元素搭配這些東西
你能感受到
它其實已經賦有了一種味道能體現出我們中國的精神
我們非常強調實用性,那一個家,就算你設計的再奢華。
如果你住在里面會不舒服的話,
其實本質上來講它并不能稱之為一個好的設計。
我們在這個方案里融入了很多業主的生活習慣、個人喜好的元素。
當我們真正在實現過程中,在比例上其實做了很多的比例上的修改。
可能1公分,2公分反復的去調整,
一直到我們認為他是最協調,舒適的一個畫面
『細節·光影』
其實我們這個設計最關鍵的地方
就在這個狹長過道上面
不管是在通過白天陽光的照射
或者夜晚書房產生的照明
那么通過這個原木色的條形隔斷
形成這個無意間滲透到走廊地面上的光影
這樣的做法會讓我們覺得
當我們在經過這個狹長的過道時候
與光影在進行對話。
另外就是進入餐廳的這個走廊
它非常窄,總共只有九十多公分
兩邊的又都是承重墻,無法進行改造
所以我在這個位置增加了一大面的鏡子來解決這個困擾
從視覺上減少這種空間帶來的壓迫感。
贊
0
評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