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規劃完善的書房,可以說是家里的世外桃源、避風港。在這里,你可以悠閑地看看書、聽聽音樂,即便只是望著窗外的景色發呆,都是一件十分過癮的事。
工作書房大多是家中彈性使用的空間,也有的只是利用簡單的零碎空間或走道來作閱讀區,而這些地方的規劃著重在彈性可調整和收納量的提升。
一、書房規劃的5個方向
要將書房空間做妥善的運用,你可以依循以下五個思考方向:
1.
確定使用模式
這一個空間,你會怎樣去利用它,這是必須先確定的問題。如果你常常將公事帶回家做,或者需要長時間在這里工作,那就需要較正式的書房形式。反之,則可以用與其他空間相融合的方式處理。
2.
了解儲物需求
你有哪些東西會存放在這里?一般規格的書?大開本的精裝書?A4尺寸的公文檔案?還是會不斷增加的CD片?這些東西的儲藏方式都不同,要先加以統計,才能規劃適當。
3.
安排書柜的造型
書柜可分為矮柜、吊柜及高柜。其中,矮柜有時也可以當成延伸的側桌來使用,當然,這時它的高度就與書桌一樣,同為75厘米。而吊柜則又可分為「柜身式」與「開放層板式」兩種。比較凌亂、重要或者不想沾染灰塵的東西,就可以收在柜內;常會拿取的,則可用開放層板的方式;它每一層的高度應在40-50厘米,深度則以35厘米為準。高柜的柜門與吊柜一樣,可以選擇木板、木框玻璃,或是玻璃門;至于高柜的深度,則以45厘米為佳。
4.
評估隔間方法
書房的隔間不需要像臥室一樣,考慮太多的隱蔽性及隔音程度,所以可以采用較活潑的設計。像是利用書柜本身來做隔間,就是一個好方法,不僅可以省去隔間墻的費用及占地,造型也可以有更多元的變化。
5.
考慮空間表現
半開放式的空間表現手法常被用于書房設計。拉門、折門,甚至沒有門扇的設計方式,也會呈現不同的空間調性。將門打開時,視覺就穿透深入至書房內,需要獨處時,只消將門片拉上,就可享受一人世界。
二、書房空間配置重點
規劃要訣1
復合機能考慮
即使單獨一個書房空間,在使用上不會僅僅是書房,而有其他多重的功能,也許是工作室、兒童游戲區、起居間等,所以在設計上一定要能有功能上的調整,滿足不同時間或不同人使用上的要求;有的會是收納多樣物品的狀況,有書和雜志、清潔用品、箱盒等,收納空間的大小要可調整才行;更有時候甚至是空間大小的變化,可開放可封閉能順應心情才成。
規劃要訣2 彈性使用互不影響
也有的書房并不是一個單獨的房間,可能是利用一些過渡空間,如走道、陽臺、客廳或是房間邊緣的一個區域、甚至是餐廳或窗邊小幾,這時的設計就會以不影響正常的空間使用為主,可能要能夠隨時恢復原狀;也可多利用有收納概念的家具,例如可收可開的收納桌面、肚大能容的收納箱盒或是附輪子可以移動的家具。
規劃要訣3 增加收納量
整齊且收納量大常是書房的收納需求,書房里的物品以書籍、報章、雜志為主,有的會加上一些計算機外設產品、視聽外圍用品,但是形式多以成排擺放或是直立收放為主,但是大量書籍的重量很重,所需書柜的形式雖不復雜,但是耐重程度卻十分重要。
三、書房的布局設計
1)開放式書房
臥房一角或樓梯邊緣、客廳與餐廳交界處、陽臺、走道等過渡空間,都很適合規劃一處開放式書房。若面積不大或寬度不足,不妨降低柜體高度或用淺色的板材,可減少心理壓迫感。能夠隨時移動的側桌或活動文件柜,能幫你更能充分地利用空間。
2)一字型書房
這是最節省空間的方案。墻面吊掛小型的書柜或以層板做出書架,下方配置書桌;其下還可加設抽屜、可自由推拉的多功能層架來增加收納空間。
3)L字型書房
書柜與書桌共同出L字型的平面配置,比單純的一字型配置方式能擁有更多的臺面或收納空間。注意的是,座位側邊的柜體不宜過龐大或過高,以免造成壓迫感。
4)雙一字型書房
書桌與書架分開。書柜或書架規劃在書桌的后方,不但可減少高層柜架帶來的壓迫感,找資料也只需后轉向在后方的書柜尋找,相當便利。你也可將計算機主機、打印機等辦公事務設備收納在柜體;眼前的書桌,臺面就保持清爽感吧!
5)U字型書房
若空間條件允許,以三面書柜組合出U字型的書墻、中間擺放一張書桌,是最能讓人有坐擁書城之感的規劃提案,適合藏書眾多的家庭。
四、書房設計要點
1)我的書很多,是要做書架還是書柜好呢?聽說做到頂的書架,可以收比較多書,是真的嗎?
解決方案一:書柜、書架并存兼顧遮蔽與美觀
書柜設計以開放和隱蔽最佳,但需留意比例上的分配,才不會讓書柜顯得雜亂又笨重。通常書柜和書架的深度約30-35厘米,開放式書架因為肩
負美觀的責任,所以當書或雜志擺好時,這樣的深度能留一些空間放些裝飾小物;有門片的隱蔽書柜,以實用為優先考慮,里面可設計可調整高低的層板,以應付各種規格的書籍,甚至放個兩排、三排都可以。
解決方案二:將書柜分為上、中、下設計
以人體工學而言,超過210厘米以上的書柜高度較不易使用,但以收納量來講,當然是愈高放得愈多,因此建議將書柜分為上、中、下三個層次,常看的書放在開放式的中層,方便檢視及拿取,不常看或搜藏的書放在上層及下層,除了可以做門片遮蓋,避免沾染灰塵,上層的門片也可避免五顏六色的書顯得雜亂,或是帶來壓迫感,下層的門片則能減少在行走及活動時揚起的灰塵或是碰撞。
解決方案三:書量超多才考慮將書架至頂
書架做到頂并不適合拿取收納,因為超過人體工學的便利性,且臺灣又位于地震帶上,地震時書也容易掉落,但如果藏書量很多,書架至頂就有其必要性,但必須依照使用性質分類擺放,通常最上層的書籍已經屬于不用的書籍,它的不便利已經超過蹲下來的使用方式,只能當作搜藏或儲物使用了,為了因應偶爾還是會有用到的時候,不妨設計一個梯子,方便拿取過高的書籍。
解決方案四:書梯首重安全性
書梯的設計必須注意安全性,梯子必須要穩才好爬、好站,所以踏階的深度也不能太淺,使用的材質可選擇實木或鐵件,但相對重量重、不好搬移,因此也可考慮加上滑軌,當然五金一定要慎選,才不會不好推拉并造成危險。
2)我有很多雜志、原文書,尺寸都比較特殊,書架或書柜該如何設計,才能因應不同的書籍開本大小,讓收納更有效率、更省空間呢?
解決方案:過小的格層變通性與實用指數低
書柜或書架中一定要有一層的高度超過32厘米,才可擺放雜志等尺寸較大的書籍,但不建議做過小的格層,因為正常高度可擺放一般書籍和小尺寸的書籍,但過低矮的高度卻無法改變尺寸,實用性并不高。
贊
0
辛苦了 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