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經常這樣想,對自然和綠色有天生的親近感,想回歸田園,但也不想離開城市。
那是不是可以實現一種“桃花源”式的都市田園生活?大家種花種草,以環保的方式接近鄉土,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化,改善鄰里關系。
今年初夏,幾經論證,52歲的環保人牛健開啟了他的“桃花源”計劃。
在北京市順義區馬坡鎮,有一座由六個集裝箱模塊組合而成的“可持續實驗室”。墻壁上掛滿了鮮花,屋頂種有芹菜、生菜等綠色食品,同時使用太陽能、風能、沼氣等增加能源自給能力,儼然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
牛健抱著收養的流浪狗小乖,在辣椒地里享受秋后時光,身后就是他的桃花源。牛老師說,其實,這也沒有難的:
第一步:2月底下定決心,3月開始設計
第二步:選址
北京市順義區馬坡鎮,找朋友借的地。
第三步:落成
由六個白色鐵皮集裝箱模塊拼接而成,造價30萬。一個箱14.7平方米,6個箱大約90平,加上前后院不地板和綠化占地約200平米。
六個集裝箱包含住宅區、辦公區、廚衛、生態創客空間,以及屋頂和立體種植等。
考查產品、溝通簽約、出廠驗收、運輸到位、起吊、安裝6個模塊,裝樓梯,完成組裝。
裝屋頂護欄
第四步:裝修改造
6月26日,牛健一家三口退掉中關村月租近萬元的兩室一廳,搬了進去。
開始壘地板基、修小路、播種、掛花、掛架,朋友一起幫忙,經50天的努力,終成一派田園風光。
一、生態小路
用舊磚、舊安全網、打地基余下的石子,建起生態小路,曬不熱、透氣、雨水下滲,草可以長、小蟲能住,建筑垃圾利用,低成本的步道。
二、掛盆、配花、種植,西班牙花墻
三、生雨水花園
生菜屋-可持續生活實驗室的雨水收集
四、前院木地板
木地板自然材料,美觀不熱,四季天天可活動。
五、前院花菜墻
六、太陽能發電
LED植物生長燈照片,室內廚房墻壁立體菜園。雨水管制生長管、木龍骨,安生長管、加土、組裝生長燈、播種、發芽、成長。
[attach]477605[/attach]
第五步:生活
一、自己種菜自己吃
屋頂種植了白蘇、空心菜、苦菊、芝麻菜、荊芥、生菜等等多種蔬菜。
[attach]477606[/attach]
[attach]477607[/attach]
[attach]477608[/attach]
二、衛生間
洗手間的馬桶邊有四個大桶,其中一個是灰水筒,一個用來收集灰水處理后得到的中水(中水可沖廁所或灌溉),另外兩個桶是兩級發酵的沼氣桶。
[attach]477609[/attach]
“便便”通過管道自動進入大桶,可發酵成沼氣,也可消毒后通過氣壓成為農家肥直接以滴灌的形式輸送到屋頂花園。北京小區里,糞便等直接排到污水管道,無法實現資源有效利用,而這里可以百分之百將糞便消化掉。
三、廚房
廚房水池下面安裝了廚余粉碎機,粉碎后的廚余垃圾也會進入沼氣發酵系統。
[attach]477610[/attach]
[attach]477611[/attach]
[attach]477612[/attach]
連接下水池管道的接口處隱藏了一臺廚余粉碎機。開動粉碎機,瓜果皮被打成碎末,流入衛生間里的塑料大桶,成為糞便肥料系統的一部分。
四、屋頂暗藏玄機
[attach]477614[/attach]
[attach]477613[/attach]
屋頂花園綠植采用微噴技術灌溉
遠遠看去,如在仙境。
除室內環保外,屋頂花園也暗藏玄機,雨水收集系統實現廢水再利用;微噴技術實現節水,蚯蚓糞便種菜養花……多個細節展示可持續的環保理念。
六、主要環保功能
1)收集雨水、中水處理:用于沖廁與種植。
2)廚余與馬桶排泄生產沼氣,用于煮飯。沼渣、沼液用于室內外屋頂與墻壁種菜。
3)展示太陽能發電及風能發電。
七、高清多圖欣賞
讓我們再來看看這個美麗的“世外桃源”吧~
[attach]477615[/attach]
[attach]477616[/attach]
[attach]477617[/attach]
[attach]477618[/attach]
[attach]477619[/attach]
[attach]477620[/attach]
[attach]477621[/attach]
[attach]477622[/attach]
[attach]477623[/attach]
[attach]477624[/attach]
八、二期工程規劃
牛老師更遠的規劃是這樣的,或許2015年就可以實現呢:
1)二期開發,做共享社區模式構建的中期實驗,10戶人的規模,配套體驗房,開發團隊入住,完成社會、生態、空間、生活方式和經濟運行模式的實驗與調整;
2)三期開發,在二期中試的基礎上,建成100戶的基準社區。完成以活力結社、農耕生態、交往空間、共享生活、社會企業五維建構的共享社區可復制的基準模式。
[attach]477626[/attach]
如果你喜歡,請拿起你的手機微信掃掃二維碼分享到你的朋友圈吧:
贊
0
評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