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柯對“兒時重慶”的記憶
激發對城市更新的情感探尋
更新地產空間的場景新體驗
城市化進程好像是一件陸續進行著的事情,它在過程中完成了對自我的一次次改建、更新和變化。對于同樣生活成長在其中的人來說,每一個當下都代表著一種歷史形態,一種文化共鳴,一種生命的記憶。
—
記憶,仿佛會隨著時間在人的內心落下更深沉的烙印,那是屬于對“過往關系”的僅存鏈接——只要我們記得令人心動的日子,記得朝陽下的招呼和熙熙攘攘而愉悅自在的街道——它總會時時刻刻提醒著人們蛻變和前進之間,究竟什么是應該被抓住的,而每一個我們又可以如何去抓住它? 謝柯認為,設計不是目的,引起情緒感知才是。這種情緒感知不是“必然的共鳴”,而是“偶然的相遇”;在一個完全開放的公共空間,盡量讓任何人都能從中獲得被“記憶感染”的瞬間,它不僅僅是只屬于某個時代,故事依舊可以被續寫而產生新的情感體驗。Canopée Café (以下統稱樹冠咖啡)和四海會館,便是被賦予如此意義的項目。
01
謝柯
【設計說】
—
該項目位于重慶,毗鄰湖廣會館,俯瞰東水門——它本身具有歷史意義和人文情懷,在重慶建筑空間不斷改造更新之下,這里依然遺留了“過去的符號”:山地步梯,街坊鄰居,從上到下,從左到右,自然氣息盡在耳畔。遠江近山,索道與船只互動穿行,空間內、建筑外的人物彼此相連。對于謝柯而言,這里有生活最初的印象,也有成長過程中令人難以忘懷的場景,于是當他與朱建平相遇相談,關于“地產設計的樂趣”也油然而生。
謝柯曾表示,設計并不是靜止的,它和參與者的狀態息息相關。作為一個新興出爐的地產項目,謝柯與建筑師以及甲方都更強調【還原舊時印記,激發新的關系】。從傳統的銷售模式里跳出,注重人在時間流動中與周遭人物/景物的不同感知反饋,去探尋真正讓人在偌大城市中獲得安全感與歸屬感的設計基礎和心靈契合點。
尚壹楊的設計,愈趨于自然真實,愈向當代社會傳遞著信號:設計是為了讓過去和現在以及未來有所融合和承接,去親近和發生“自然關系”;而不是分離、孤立和剝奪。層層起伏不一的黃墻與屋頂瓦片從濃郁的綠意中矗立著,湖廣會館悄無聲息地輸出歷史氣韻,由外入內,就好比回到少時居住地,沿著長滿青苔的石階,慢慢走,在新舊交融中去找到“被缺失的內生力量”,慢慢感受,慢慢浸潤其中,再與其共同生長。
↑ 樹冠咖啡 ↓
02
樹冠
古老而內隱生命
—
在正式踏入咖啡廳之前,四方的所有房子都沒有被封閉起來,就像是落于街頭巷尾之中的房屋,縱向生長并橫向連接,以敞開的形式逐漸引著觀者去探索古今;眼睛和耳朵在此刻慢下來,片片樹葉從一棵巨大的黃桷樹上飄下,鋪滿石階——這棵承載歲月重量的黃桷樹就像不可被磨滅的記憶,在此巋然不動,而落葉仿佛是在“時間的風”中,向每一個人打著招呼,為游子和新生兒指往“回家”的路。
樹冠咖啡
進入咖啡廳,石灰,圓木柱,木椅,布藝…帶來天然吸引力,明暗隨著開窗設計自然變化;(熟悉謝柯的人都知道,盡量使用自然光線是他的設計理念之一)在內空間,所有片墻均未觸頂,盡可能不影響老建筑的下次更新;吧臺、休息區以及設施裝飾,在“修舊如舊的”設計原則下,均尊重自然,并為之賦予新的生命力。當你來到這里,它可以就是一個純粹的咖啡館,供人歇腳;而當你在其中游走,身體感知也會告訴你“它和傳統地產銷售”的差別。
去向二樓,更多木結構彰顯,并用舊瓦片裝飾屋頂,踩在地板的回音,天窗框住的黃桷樹……謝柯讓這棵樹“躲避過被砍伐”,陽光與風雨落在屋瓦上,枝椏與墻壁與青苔泥土的味道,觀者的眼前被雕刻出一間兒時的閣樓,這里藏有自己喜愛的擺件,就這樣在所有聲音中感受自己和當下。而這便是這棵樹和謝柯最希望傳遞的。
展廳
此項目中,謝柯使用了大量鋼結構,融入了新的現代印象,舊與新就在這里悄然結合——設計不是分離,形神相接,令不同時代的人都能在“城市共識”中獲取他的那一份“情緒觸點”。
03
四海,來者皆為客
—
如果說咖啡廳是流動畫卷里的視覺前景,那么從二樓出口通往四海會所,便是進入這幅畫卷的每一幀。“會所”的命名從一開始就將“銷售式”建筑剔除掉,轉而以“四海皆是客”去點明此建筑的設計內核:每一位來者都是朋友,希望大家在這棟建筑中感受到“回家”的舒適與自在。
室內以謝柯一貫的色彩和材質搭配呈現,簡單而深邃,每一件物品都有它的意義。在純粹卻不純白的色調下,黑灰與木質總是伴其而行;現代鋼結構的加入彰顯著設計者對于建筑融合更新的深入思考:重慶是一座包容的城市,擁有火辣耿直的人,以及“外地人物涌入”帶來的多元;四海不僅寄寓本土人的情絲,也廣納更多人在當代社會背景下對“重慶老城”的好奇心。
從一樓到三樓,情緒在“白”里摸索過渡,跟隨著各種體塊、弧形的節奏與時空對話。每一層樓都巧妙地設置了露臺/庭院區,讓“光影”隨時穿透建筑,穿過自我,在自然的沉淀與洗滌中回歸自我。
在別墅區,設計確保每棟都能觀到長江,南山和街道,所有老建筑也在該區域得到了妥善保護。我們從謝柯身上能感受到“慢設計”的狀態,而此項目則為大眾解釋了“謝柯的自然而然如何而來”,“相同器物在不同空間為什么能產生不同情緒”等等。謝柯的設計都是一個故事,而這個故事首先包含了他的記憶。
或許,思維同頻后的設計就會帶來新的感知力,這是謝柯團隊對“地產空間可以有的模樣”的范式,當它被建造完畢,就等著被閱卷……我不知道其他人感受如何,而當我走在空間中,在庭院的椅子上躺下,抬頭看見光穿下來,有樹影,在墻上在地面在手心,某一個瞬間我好像回到了小時候,聽見屋外外婆傳來的喚名音……也許,這就是“古老”內隱的生命力在設計中的呈現,從不曾逝去,只要去感受。
項目信息
項目地點 Location | 重慶 湖廣
項目名稱 Name | Canopée & 四海會館
建筑/室內設計 Architecture+Interiors | 尚壹揚設計
項目面積 Area | 1275m2
完成時間 Date | 2022
項目攝影 Photographer | 雷壇壇JLAP
甲方 Owner | China Airlines City Co.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