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福樘實景 | 觀境 | 230㎡引自然入室,陪伴孩子在鋼筋水泥中找尋“綠野仙蹤”
在這230㎡的空間中,Alice與自己的母親、丈夫、女兒一起生活,如何在三代同堂的關系中獲得角色與生活的平衡,Alice即將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答案。
三樓,結合現場條件,重新梳理結構關系,最大化將自然景觀引入室內,喚醒居住者對于四季、陽光、溫度、顏色的感知。
然后,根據四人的不同使用需求,重點劃分為1F(主打陪伴成長的家庭公共區域),2F(齊備的多元功能及歸屬到個人領域的私密活動范圍空間),通過材質的切割與穿插、燈光的交織與延續、幾何的維度與詩意,讓空間氛圍松弛有度、觸及內心,讓家庭生活無拘于時間的變幻。
? 原始廚房與生活陽臺合并,擴大操作面積的同時改造為內外光線更通透的開放式格局
? 將樓梯位置移換至電視墻一側,用以減緩墻體過長視覺,也更利于1、2樓空間的功能規劃
? 原始樓梯位置獨立為家政空間
? 景觀陽臺納入室內擴充面積,落地窗為其引入更好的自然風景
樓梯位置移換、部分搭建面積后,重新規劃各個功能空間,另其2樓滿足老人房、兒童房、次衛,及一間集書房、陽臺、睡眠區、衣帽間、主衛一體的舒適大套房需求
設想,讓這個家庭的每一處空間都能與外部美妙的光景相互聯結。
在拆除玄關正對的廚房墻體后,通過適度的離縫設計手法,將原本封閉暗淡的入戶氛圍變得敞亮、通透,滿溢自然氣息。
小孩就讀附近小學,Alice一家人大部分時間都會選擇在家里就餐,所以對烹飪、收納、使用功能都會有較高要求。
納入緊鄰家政陽臺,將原始廚房功能面積擴大,直接迎面采光的同時,亦可盡情享受窗外的自然景色。而開放式格局,則與玄關、客餐廳在視覺上形成南北通透的流動關系。
更換居住空間同樣也意味著生活方式的改變,貼合四人日常習慣,于廚房中心處定制西廚島臺,滿足四人早餐及臨時補餐的便捷性。在有限的空間中,將人、自然窗景、格局動線進行緊密的交映融合,從容地找到生活與現況的平衡點。
想給予功能空間不單止步于功能的可能性,目光所及,皆有風景,意在模糊現代硬朗與柔軟之間的界限。
溫潤的胡桃木材質與沉穩鋅灰色調糅合、延伸,從視覺上將入戶、廚房、陽臺與餐廳貫穿成為整體,同時賦予每一塊立面簡潔的幾何結構。Tense蠶絲吊燈、弧形餐桌、花型花瓶,讓曲線與直線在交錯中進行有趣地陳述對話,各個角度不斷變幻出不同的別致形態,呈現獨樹一幟的敘事美學。
收縮動線,多元區域使用功能,于餐廳一側加入整面西廚設備。滿足零食、部分杯類餐具、飲品冰箱的內部儲放,以及日常制作咖啡的使用臺面,讓日常居家活動變得更具有彈性、隨意、便捷。
景觀陽臺納入室內,一側窗戶定制植物端景,與外部風景融合呼應,亦可沉浸其中、觸手可及。全空間貫穿曲線元素,將原本凌冽的墻體消融。旋轉樓梯與電視墻形成塊面后,仿佛一座成型的藝術雕塑,強調感知,賦予張力,定焦為主要視覺,勾勒貫穿整個客廳空間。
局部以微水泥、木材強化肌理,橫、豎、曲線蔓延,塑造空間的立體視覺,在靜態與動態之間連續性不斷增強。
不刻意堆疊空間裝飾,而是選擇形體感較強的茶幾、單椅、音響等,將陳設與功能相互融合,免除視覺碎片化的同時激活物品的另一面屬性,實現相通與兼容。
三世同堂,孩子年紀尚小,公共區域自由、寬敞的活動路線是必不可少的設計要素。以餐桌、沙發、茶幾為點,形成三條平行又極具互動性的洄游動線,達成日常具有社交屬性的親密、舒展的陪伴空間。
自然,應該是人們在城市生活中的精神綠洲。三樓陽臺,剛好接近院落綠植最繁盛的高度。坐于樹下,沉浸于過濾后的光影中,仿佛立即便可從日常瑣碎中剝離而出,滿溢由內在形成的幸福之感。
原始樓梯區域改造為獨立的家政空間,隱形于墻體之后,避免門洞過多造成的視覺雜亂。左側儲物柜門通過以不同色塊編排,設計為圖像端景,免去掛畫的繁瑣。墻體之間形成對立,平面由此變得鮮活有層次,引導視線不由自主聚焦。
旋轉樓梯移至空間朝西方向,使銜接1、2樓層之間的紐帶獲取到更豐富的自然采光。以長期使用更具耐磨性的微水泥進行收口,扶手則使用鋼板材質,拱體結構呈現出從不同角度延伸而出的微妙變化,產生無邊界的流動質感。
考慮家人的安全與便捷性,每一皆樓梯以適度間距排列,并增設感應燈帶。行走間,視覺呈現富有律動感的琴鍵姿態,成為極富儀式感的上下紐帶。
兒童的世界看到的絕不是全部,需要從感知的角度出發,全情地去傾聽和體驗。以棉花糖色為空間底色,逐漸遞進低飽和度馬卡粉凸顯層次關系。圓體壁燈與波浪形態床品搭配,散發出曼妙的可愛趣味,于稚嫩的時光中傳遞出天真與快樂。
二樓空間進行重新規劃后,將主臥整合為一間集書房、陽臺、睡眠區、衣帽間、主衛一體的舒適套房。
進入主臥,一側為獨立書房,利用玻璃材質與外部隔離,保持通透的同時滿足隱私,又可讓空間之間產生適度的互動關系。
延續外部木頭材質與乳膠漆錯層包裹床頭墻體,營造出豐富且具有自然質感的立體層次。床品選擇高低不同的形態混搭,讓空間氛圍變得更隨性松弛。
原始窗框位置較低,所以從床頭背景開始延伸處理,重新劃分比例,統一材質后進行疊加設計,從視覺上整體拉伸其所屬高度。臥室與衣帽間利用口袋移門進行劃分,減低入睡時,空間太過開敞造成的不適感。
衣帽間與衛生間視覺連通,又與臥室形成可開合的靈動關系,賦予套房最自由的行為動線。
衛生間劃分為洗漱、如廁、淋浴、泡澡三分離,充分滿足兩人日常所需。橫向浴室鏡與可直視到睡眠區的寬闊視野,再一次拉開空間的廣闊度,使之全身心享受在家的每個片刻。
軟裝清單
對比圖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