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下午,T10聯盟發起的第七屆美學課堂在慈城抱珠樓如期舉行。本次我們有幸邀請了有“建筑隱士”之稱的知名建筑師趙揚老師,來到有東南鄒魯之稱的慈城古鎮,以及古鎮的精神明珠——抱珠樓,既是對本次演講主題“地方,生活”的致意,也是對翠屏山建筑文化節的回應。
T10+設計聯盟當值會長、漢格設計創始人卓穌萍女士致歡迎辭
演講開始前,T10+設計聯盟的當值會長卓穌萍女士向大家致辭,T10成立至今已經第10年,以“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為共識,以“設計向新,產業共榮”為使命,一直在持續的輸出活動,旨在以寧波為源點,為推動當代設計文化、為我們的城市和鄉村建設盡一份綿薄之力。
作為哈佛大學設計學院的碩士,清華大學建筑學院的設計導師,“為什么選擇大理?”是很多人見到趙揚時會提的一個疑問。趙揚老師的整場演講既是在娓娓而道他的設計故事,亦是在潛移默化中回應這個問題。
“造一所不抗拒生活的房子”,是他的親筆之作,從書名中我們是不是已經能感受到他的設計觀,那是一種松弛、融洽的姿態。設計是將房子與生活、房子與人相融合的過程。它不是先入為主的概念導向,而是面對非常具體的情境,而產生的自然而然的方向。所以,它是不抗拒的,是謙卑的、舒適的。
共有之家,日本宮城縣氣仙沼市
勞力士的資助項目幫助他完成了與普利茲克獎得主妹島和世的一次合作——“共有之家”,這是2011年福島海嘯后重建家園的一項公益項目,趙揚老師以清晰的表達力和驚人的毅力,不僅贏得了當地居民的好感,也得到了來自導師妹島先生和合作團隊的肯定。這個小建筑表達了人情的溫度,和對新生活的盼望與美好期冀。白天,陽光從三角形的天窗灑下,夜晚,燈光亮起,在櫸木的襯托下尤為溫暖。人們在此等候出海的家人歸來。
巴瓦自宅的一層平面圖
因為一次邀請,趙揚老師有機會到斯里蘭卡游歷他的偶像巴瓦的建筑,并在巴瓦的自宅住了一晚,他把這個感受放在了大理的喜洲竹庵。
從田野望向喜洲竹庵
這個項目發生在田野里的一個村落,是為一對藝術家夫婦設計的住宅。他們來自大城市重慶,是典型的大理“新移民”。竹庵總共有9個天井/園子,有的是養金魚的池塘,有的造景如畫,有的是給貓咪專享的,有的是狗的屋子……
喜洲竹庵豐富的園景
房子和“園子”融合在一起,功能空間和游憩空間交織在一起,室內、半室內和完全露天的空間不經意地過渡,行走的同時也可游賞。業主夫婦對于家居陳設和園林植物的熱愛使得每個空間更為生動豐滿。
大理既下山酒店模型
這個既下山酒店位于大理古城區,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朝,至今仍然保留了原來的街巷肌理和空間結構。要在390平方米的用地上設計出包含14間客房的精品酒店,平面的推敲成了寸土必爭的計較。為了讓每一個角落都發揮作用,每個客房都不一樣。“小獨棟”之間的空隙在首層平面上幾乎被見縫插針地逐漸填滿,圍和庭院的墻體被拼接成連續轉折的界面,在庭院中穿行,墻面隨著腳步的移動而凹凸進退,好像是墻體和身體之間你進我退、亦步亦趨的對舞。雖然在首層幾乎消解了獨棟的“獨”,但在二層的露天廊道上又可以分明得辨出八個獨棟各自為政又錯落有致的格局。
大理既下山酒店實景照片
趙揚老師說,這個項目在設計出發的時候并沒有主動的意旨,每次被動的出招都是在尋找、應對過程中不斷演化的苦難和契機。就像在下一盤旗鼓相當而又僵持不下的棋局,在對手的重重包圍中處心積慮、步步為營,每一步棋都牽動著全盤之勢。
透明的茶室處于前院與后院的中間,讓人感受到貫通南北的空間深度,和空間的陰陽起伏。
每個客房都不一樣
普洱李宅模型
這個住宅位于氣候近乎完美的普洱,是為一家三世同堂居住而設計。建筑努力以低調的姿態呈現,三層的高度和周邊建筑保持一致,三層高的立面對外的輪廓順應道路的曲度轉折,形成和周邊建筑面寬比較相似的尺度感。通高的木框玻璃推拉門自由開合,形成跟花園渾然一體的狀態。
普洱李宅的室內外
設計安排了四個停車位分別位于前后兩個庭院,木格柵的大門和院墻平齊,主入口退到庭院內部,并轉向東南,入口雨棚和車庫連為一體,停車后可以便捷地進入室內。
普洱李宅的入口
南北兩部樓梯分別靠近前后兩個入戶門,其中主樓梯用混凝土一次澆筑成形,雙曲面的梯跑上下兩端直接跟樓板相連,輕盈地懸掛在通高的玻璃磚幕墻前面,陽光透過樹葉灑落,像一個莫奈式的濾鏡來配合著樓梯曼妙的身姿。
普洱李宅的南北樓梯
這個項目因為業主生活上的變動,可能會變成民宿使用。生活的劇本永遠是獨有而無法被標準化的,房子也是如此。趙揚老師認為自己一方面用建筑回應跟生活世界建立聯系的方式,另一方面,努力推動自己設計的房子參與到跟這個鮮活世界的互動中去。
梅里雪山既下山酒店模型
這個酒店具有觀看梅里十三峰的絕好視角,最初是夯土外墻的藏式民居。面對西藏八大神山之首的梅里雪山,趙揚老師決議用謙虛來回應對圣山的敬意。他用一個三角形的餐廳連接正方形的原主體建筑,并在場地靠山坡的北側增加了客房和后勤用房,順帶改善了場地環境。
既可俯瞰古村,又可眺望雪山的餐廳
圖片三層露臺頂加建的輕鋼結構的雪山酒吧,擁有最佳的攝影視野
從大堂走到屋頂的過程頗有儀式感,像去朝圣,某種意義上來講,這個酒店就是為朝圣者準備的,它要影響朝圣者面對雪山的姿態和心態。在金頂的光芒下攀爬天梯而接近雪山就是一種儀式,經歷了這份莊嚴再看雪山,就不再只是一個“地理”式的凝視了。
這個頂棚用一千多塊手工打制的銅片串接而成,最后鑲上金箔
客房窗戶的開啟扇放到貼近地板的位置
最后,趙揚老師分享了幾個正在進行中的項目,小黑的家、寸四民族工藝傳承中心,以及洱海生態廊道葭蓬村驛站和桃源南驛站。
小黑的家施工現場
寸四民族工藝傳承中心效果圖
洱海生態廊道葭蓬村驛站
每個項目都是一個不同的課題,但都遵循著對這一方土地的尊重和情感聯系,陽光、風、雨、生活,當地材料、施工手藝、地理環境……設計表面上隨行就勢,隨遇而安,但空間中里里外外、重重疊疊的物象勾連,都是設計師在跟現實境遇的“推手”中,形成的讓事物自發產生關聯的秩序感,這就像我們認識一個人的過程,不預設概念,不固化標簽,用真誠和尊重,自然遇見最本真鮮活的祂。
本場對話,氣氛輕松,嘉賓們相互提問、交流經驗和心得體會,為觀眾解答疑惑,相聊甚歡。參與對話的嘉賓除了趙揚老師以外,還有佚人營造建筑事務所聯合創始人、主持建筑師,抱珠樓復興的設計者王灝先生,他也是本場對話的主持人,Ascc 西扎+卡洛斯建筑設計事務所中國辦公室負責人劉純一先生,慧空間設計機構創始人/設計總監潘高峰先生,以及玉米設計聯合創始人/設計總監鄭鋼先生。
建筑室內一家親
對室內設計師和建筑師職業的不同體驗展開熱烈的探討。對于像西扎這樣的建筑大師,或是一些尤其西方環境下的設計師,建筑與室內乃至產品不分家,可以一氣呵成完成到底。而我們國內雖然形成涇渭分明的職業分工和相應的教育體系,但大家普遍認同無論建筑室內或景觀,它們之間的關系是開放的,既可融合一體,也可分工協作,根據自身和項目條件等具體情況可以選擇各種形式的合作模式。
劇本很重要
當趙揚老師被問及核心的成功秘訣時,他說,可能是劇本,因為技術的壁壘已經越來越弱,以后還會繼續被打破,而他的設計劇本是在和業主和場地的持續對話中不斷打磨而成的,有時候,施工圖已經畫完了,發現有更佳的角度或方法時,還會再修改劇本,不是為了實現設計師自己的理想,而是讓作品更接近它該有的“好在”(當地人形容好生活的口頭語)的樣子。
功夫是纖毫之爭
不管是多小的決定,比如門應該朝東還是朝南,院子應該寬1m還是短1m,墻體應該厚4cm還是薄4cm,平面角度是要再旋轉5度還是30度,都有很多非常實際的因素去思考和權衡,建筑是實實在在的,功夫在纖毫之爭。
房子是獨一無二
趙揚老師仿佛對于地理人文環境有驚人的敏銳感,乃至于他的方案布局常常與風水先生不謀而合。他認為建筑所在的位置是他設計力量的核心來源,沒有任何一個房子是一樣的,因為一個房子是屬于某一片土地、某一些人的,是這片土地和這些人們的期待,讓這個房子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建筑。而生活空間,是一個浩如煙海的領域,在日常生活空間里探索物質性和精神性的統一,是一種非常迷人的狀態,在其中可以進行終其一生地探索而樂趣無窮。
這或許就是他確立“地方,生活”這個主題的原點。
上午一場集優杯高校設計競賽,下午一場建筑大咖分享會,在同一天,同一地點,T10+設計聯盟連續舉辦了兩場,青春的設計、地方的生活、經驗的傳遞,這是屬于“新老建筑人”的高光一天,也是我們寧波設計的點亮時刻。未來,T10將繼續聯手業內外志同道合的人士、協同城市管理者和城市建設的步伐,“以設計向新,產業共榮”為使命,做好設計,并持續傳遞設計價值和生活美學。
wishbone許愿骨椅子
對話環節嘉賓們使用的這款椅子名叫wishbone chair,許愿骨椅,是設計師wegner開發了形似許愿骨的獨特Y字形靠背而得此名。它看起來簡單,實際完成一把椅子需要超過100個步驟,其中大部分由手工完成,僅僅是編織紙繩坐墊,就需要熟練工匠話費大約1小時的時間,消耗紙繩約120米。紙繩有著驚人的耐用性和穩定性,用它打造的許愿骨椅結實,輕巧,又耐用。被設計界公認為“理想的椅子”。
·end·
以寧波為源點,跨地域探索
讓設計為城市賦能
T10+設計聯盟,創立于2014年,由張奇峰、鄭鋼、劉志明、李財賦、毛赟、陳永根、胡梁鋒、潘高峰、卓穌萍、汪洋這10位知名設計師共同發起,以“設計向新,產業共榮”為使命,致力于共建設計行業的宏大版圖,做當代設計文化推動者。
作為一個深度扎根、廣泛鏈接的平臺型聯盟,我們的創立初心在于聯合不同領域的杰出設計機構和上、中、下游產業鏈伙伴,開展空間與生活、技術與藝術、產品與美學的交流和研究,為住宅地產、商業辦公、酒店會所、休閑景觀等領域的客戶,提供卓越設計和專業服務,創造和諧共生的理想空間與生活方式。
成立至今,T10+設計聯盟以跨界合作的方式和完善的產業鏈資源,不斷吸引著優秀的合作伙伴加入,打通產、學、研、資間的交流橋梁,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促進設計產業創新,為推動行業健康發展、持續提升行業水準做出積極貢獻。
2023戰略聯盟伙伴
?
必美 進口地板 / 大舍家居 / 富麗美學 /
摩根全屋智能 / 天益幸福家/ 德國帕諾地板 /
可瑞舒適家 / 御景匯國際家居 / 瓦帕茵特藝術涂料
巖舍空間 / 世杰給排水系統 / Domus life"進口巖板 /
意大利Newform衛浴 / 歐錦門道門窗 / 集致家居廊 /
費羅娜瓷磚 / 墨毅門窗 / 讀家高端木作 /
ASKO電器 / 瑞士Swissflex瑞福睡 /
感物地板 / 古德曼全空氣系統
我們期待
遇見您!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