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L是一家平面設計事務所,工作室位于工業園區內。這次加建的需求是一個客廳、一間新的會議室(處在二層)、更多的衛生間以及擴大的工作區。其中新建的客廳需要與原有的餐廳連接,而新增加的工作區需要成為原有工作區的延伸
▼新建的客廳區域
我們在原有的需求之外在二層增加了一處連接,使得二層新建的會議室與原有通向工作區的一處樓梯通過一座小橋連在一起。這使得會議室在流線上的位置從“盡端空間”變成一個“可以穿過的空間”。會議室因而有了兩扇門:一扇通往客人的來向,另一扇通向主人的空間。
▼樓梯概覽
▼通向新建會議室的樓梯
這樣一來,接待訪客的場景變得生動起來:客人從一層客廳經過小樓梯到達會議室,主人則從工作區的樓梯,經過小橋和會議室的另一扇門到達會議室。客人和主人在會議室不期而遇,應該是很有趣的場景吧。
▼會議室的外部立面
▼連接會議室的兩個廊橋
在確定了新的動線之后,我們再次審視新的空間的序列:客廳——樓梯——會議室,兩個靜態的空間由一次躍升連接在一起。我們發現可以用內——外——內的邏輯賦予他們新的身份。新的身份會強化這三個空間的動靜分區,因而可以在這個很短的路徑之中實現體驗者的心情起伏。
▼會議室內部概覽
為了表達“內”與“外”,我們改造了標準的木龍骨隔墻構造。一般的墻體構造為中間龍骨,填充吸音材料,兩面封板。我們重新排列了龍骨、吸音材料和封板的順序,變為龍骨單側封板,并把吸音材料直接粘貼在有板的一側。這樣一來原來隱藏在墻體內部的有秩序的龍骨以及自成體系的管線全部顯現了出來,墻體變成了類似畫板的構造,材料的肌理成為了畫板上的作品,沒有封板的一側成為了“背面”。
▼改造后的木龍骨隔墻將結構暴露在外
▼連接的廊橋與衛生間空間
墻體有了正面和背面的區別,空間也因而有了邏輯上的“內”與“外”。內側的兩個空間色調偏冷,界面柔軟、純凈,光線柔和,并有吸音材料構建的安靜聲場;外側的空間顯露出溫暖的木色,界面復雜而有結構感,光線更有戲劇性,聲場開放并有適度的混響。
▼新建的財務室
▼擴建的工作區
▼剖透視
▼一層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兩種墻體結構對比圖
項目名稱: UDL工作室擴建
設計: 空間站建筑師事務所
設計時間:2023年4月-2023年6月
施工完成:2023年7月
項目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
建筑面積 :170平方米
主創設計師:汪錚
項目負責人:楊杰
設計團隊:陸娟
工程技術負責人:張兵
工程項目經理:吳曉峰
工程現場負責人:陸齊中
工程電氣負責人:從向陽
攝影:金偉琦
攝影版權:空間站建筑師事務所
合作方: 施工單位:北京海汀頓建筑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客戶: UDL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