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秀麗的寧波東錢湖邊上,我們造訪了一棟有著十數年歷史的別墅建筑,這是設計師楠楠的家,也是先生送給她的十周年結婚禮物。在經歷了這幾年不一樣的時光之后,楠楠認為,一個能夠讓家庭成員都能獲得獲得身心舒適,擁有獨處和分享的自由與快樂的空間,享受恰到好處的親密與疏離感,成為了關于“家”的命題。
設計師楠楠和師父鐘飛偉共同完成了這個別墅項目,兩人的工作分擔分別為軟裝設計和空間規劃,該項目是師徒兩人的首秀作品,戶外花園景觀也涵蓋于其中。
楠楠的先生是一位建筑師,選中這棟建筑的很大原因,是因為原有建筑的結構之美。因此在整體的設計改造之中,建筑的外立面和內在結構,都獲得了很大程度的保留,僅將樓梯位置和直對著入戶門的洗手間進行了互換,以及加入了便于家中長輩上下樓的電梯部分。
客廳空間大幅度地引景入室,原裝窗欞均進行了改良。沙發來自意大利品牌B&B Italia,單人椅和大理石邊幾為丹麥品牌MENU的產品。
整棟建筑一共四層,以地下1和地面3的形式展開。整個建筑外圍擁有500平米的花園部分,幾乎三面都植物景觀環繞,因此,室內外的加減法則,很清晰地定位于“留白與入景”。建筑原有的細碎窗欞被最大程度打開,以大面積的整塊玻璃窗作為媒介,獲得室內外的自由流動感,室內則以白色藝術涂料構建起了空間的主調,以獲得更大的空間延展感。
一樓客廳空間以適度地隔斷對于功能區域進行了區分,客廳盡頭以小憩區域對長輩寢室和公共空間進行了緩沖。
一樓的公共空間區域,以窄隔墻和矮層階的形式,在一個平面的空間中創建起了具有立體感,且“隔而不斷”的多個功能區域,不僅保證了影視觀賞、會客、小憩等等家庭日常功能需求,同時也讓身處其中的人與人之間、以及人和室內外景觀之間,依然保證自然的流通感和銜接度,舒適而自在。
整棟建筑三面環景,光線自然流淌。隔斷的尺度和材質都經過反復考量。
在陽光明媚的清晨或午后,光線折射于空間之間,光影美好。行走于間,戶外的風景自然流轉,甚至讓人能夠體會到古典中式庭院“處處是景”的妙處。
餐桌、餐椅來自多少Moreless,楠楠覺得多少Moreless的家具兼顧了“容”、“靜”、“悅”之美,具有很好的空間包容性。一側的面條柜是楠楠的個人收藏,一款來自清末的老家具。
除了公共空間以外,一樓同樣承載了家中長輩的臥室空間,雖然和公共空間完全連接,但通過一個小會客空間的緩沖,便自然地保證了私密性和安靜度。長輩臥室和一側的花園直接連接,無論是散步還是種菜,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生活習慣和時間表自在進行。
玄關空間同樣是全景觀的形式,落地窗檐以整塊巴西魚肚灰大理石制作,切成四塊后對紋拼接,可小坐換鞋,也可閱讀小憩或眺望花園風景。天頂的照明更是呈現了自然天井光線的舒適度。
“人際關系之間,最好的就是‘舒服’,對于空間來說,特別是自己的家,同樣最重要的就是‘舒服’”。在從事設計行業多年之后,關于“家”的設計,楠楠有了自己的理解。“對當下負責”,可能是理清“家”這個需要承載各種家庭成員以及各種功能之間的邏輯關系,并最終以實體空間去呈現的關鍵。
地下一層的多功能公共空間,窗邊的中式官帽椅為來自多少Moreless的“無知”系列,材料為血檀。沙發椅和圓桌茶幾均來自獨立設計師品牌單復。
雖然很喜歡日本庭院師枡野俊明,但楠楠在家中的庭院景觀設計中,卻依然選擇了更為自然舒暢的風格。“要照顧到家中長輩的日常感受,侘寂的日式庭院,會讓他們不是特別舒適。“不過,你依然可以在空間中找到她的喜好。例如貫穿于各層空間中的圓頂照明,與何必館·京都現代美術館頂樓庭院中的圓形頂窗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與此同時,仿佛直接連著戶外的頂燈,也更在室內外的景觀流動性上,做了很好的加分。
這個空間以“可滿可空,可獨處可對話”為理念而設計,適用性頗佳。
地下一層,同樣被設計為公共空間,但相較于一樓,則更多服務于家庭成員。白天,大女兒經常會在壁爐邊喝咖啡,玩電腦。而夜晚,下班后的楠楠和先生則會在壁爐邊小酌,聊天。與此同時,天井中同樣也設計了庭院景觀以及一個半露天的小茶室,庭院中以銹板等材料去進行隔斷和裝飾,恰到好處地平衡了楠楠的和家庭成員們之間的喜好。
廚房空間動線明確,可以滿足大家庭共同下廚的需求,大量收納空間的設計更保證了日常的整潔。
由于要承載多人數多年齡層家庭成員的生活需求,大量的收納空間就成為了“必要條件”,無論是廚房、客廳等公共區域,還是各人的專屬空間內,都可以看到根據使用者的需求和習慣所提前設定的收納空間。
與此同時,簡潔有效的動線,也為各個年齡層的家庭成員帶來了更多共同參與家庭日常活動的可能性,例如一起準備食物等等,讓大家在家這個空間中,保證良好邊界感的同時,又可以通過共同做些事情,以獲得更多的交流。
三樓的茶室box是楠楠最為心愛的空間,家具來自多少Moreless與獨立設計品牌單復。
“獨處”、“邊界感”,是整個采訪中楠楠所經常提到的詞語,在她看來,一個良好舒適的家,無論是空間關系還是成員關系上,都必需要這些。但獨處和邊界感,并不代表毫無溝通,在她看來,“家庭茶席”,是一個關于“獨處”和“連通”的良好橋梁。“在喝茶的時候,大家都會放下手機,認真喝茶聊天。喝一泡茶的時間,可以緩解很多的壓力和焦慮。”
所以,在整個空間中,有很多區域被設計為可以隨時隨地坐下喝茶的地方。其中,三樓的書房+茶室,應該是楠楠特別心儀的一處,被木材包裹的開放茶室,舒適而充滿溫度,臨窗而坐,茶香伴著窗外南花園的植物美景,令人流連。
根據家人的年齡層和使用習慣,樓梯和電梯空間的細節都耐用且好看。
而“獨處”和“連通”之間的關系處理,同樣也在各種空間細節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各種隔斷、樓梯隔檔等等的處理,每一處都做的很“透氣”,在保證功能性的同時,更以硬件來詮釋了這個家的理念,以及家人們對家的共同理解和自然相處。
三樓的夫婦臥室,單人椅和床,均來自意大利品牌B&B Italia。
在三樓夫婦臥室的一角,以及書房一隅,都可以發現關于“獨處”的可能性,一個舒適的座椅,一個邊幾,或許再加上一杯好茶或好酒,就能構建起內心的豐盈,與此同時,這個內心豐盈,也會帶給共處的家人良好的相處感,不緊繃,不疏離。
三樓茶室box一側的書房,有著望月圓窗,整套家具來自獨立設計品牌單復。
也許,正如楠楠所喜愛的枡野俊明所說,“只擁有真正想要的東西,這樣的生活,才是美麗的生活。”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