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
Living Space
馬列維奇在他的《非客觀的世界》一書中寫道:“客觀世界的視覺現象本身是無意義的,有意義的東西是感覺。”褪去城市喧鬧外衣,余下閑暇的時光去期待、感受家的溫暖。
空間所表達的意義,不僅僅是安頓身心的棲居之所,還是讓我們尋找到自我本真情感與精神認同的場域,在細微之處尋找真美,在塵隙之間感悟真我,以這流采微光為養分洗心滌魄,便無懼世俗紛擾,使自己得到精神上的自由。
設計的首要目的就是讓空間變得安靜舒適,身處原始狹長的客廳空間,會讓感官變得壓抑,也導致空間動線的單一,加劇了生活的局促和疲憊。
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讓空間釋放出來,拆除墻體重新對衛生間的功能尺寸進行梳理,將洗手臺外置形成中心,讓動線圍繞“島”展開,這個中心的島不僅形成了洄游動線,也打破了狹長的空間。
同時開放式廚房讓空間變得通透,兩者配合消除了感官上的壓抑,也讓空間動線變得舒適,減少局促感。
一天中的不同時刻,光影在室內作用出不同的空間情緒,將空間情緒調動了人的情景體驗;我們生活在被物質包國的構造空間里,唯有留白與寧靜能賜予身心的洗禮,空問與內心的交互相互作用,愉悅從舒適而來,舒適從細節而來。
為了達到簡潔高級的居住體驗,大面積白+木色為基底,展現了純粹的秩序美感, 空間中跳躍的顏色,在體塊中注入功能,也成為空間中的裝置構建,將環繞式的空間體驗調動出情緒,探索現代住宅的生活方式。
運用不同的材質轉化界定空間,創造空間的不同體驗。在大城市的生活中,身心需要得到片刻的休憩,業主對住的需求大抵也是如此。
平面圖
項目名稱|“島”
項目地點|中國 北京
項目面積|89
主創設計|李沫笛、劉宇
設計團隊|爾本空間設計事務所
軟裝設計|李沫笛、劉宇
硬裝深化|李沫笛、劉宇
完工時間|2023年7月
項目攝影|王紀堯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