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當室內的墻面開了口或以必要材質作為交界,內外之間的隔閡便被一點點化解。把我們從喧鬧的街市中拉回平靜的空間,如同本就在此生活的萬物生靈,視覺的延伸、光的穿透、聲音的悅動,都會產生緊密的關系,密切交織在一起。
模仿在山林間隱居的做法,因為自然本身就充滿了柔和的魅力,再多視覺奪目的設計在它的面前都變得索然無味,于是設計返璞歸真,專注于功能和人與自然的情感,緊扣隱逸的定位構建清雅含蓄的歸然之所。
統籌兼顧 把控空間趨勢
玄關憑借端景和木結構的框架縮短縱向距離,又以幾何方體塑造前后縱深的幽長。客餐廳兩種背景墻面對立,多種材質對比,設計實現在同一空間里的大雜揉,但兩者卻頻率相通,靈魂相似,在交匯中迸發出格外和諧的音律。
全屋少有乳膠漆出現,多用石膏板墊基層,石材木材烤漆圍合,以居室示人,居者不俗的品味造就了每一處節點都值得細品的空間格調。
從玄關至臥室過道長達6米多,于是地面材質的拼接處向南面偏移,產生橫向視覺偏差,打破超長尺度的乏味,雅柏灰大理石沒有復雜的花紋,在大面積的木飾面中如同紳士般奢而不華,低調內斂。
讓空間慢慢生長
步入客廳,室外的植被群落將盎然的綠意濃縮于一窗,寬2米4的地臺賦予了居家多種活動的可能性,席地而坐,或閱讀或品茶,眺望遠方向自然滲透尋找自由與生機,看見花木的生命力,建立空間和自然的默契互動。
材質與空間的雙向賦能,印證著空間擁有無限開拓藝術和場域的張力。木材、皮革、石材,通過不同的設計手段將自然之物轉移至室內,目之所及之處皆是取之自然的溫潤與敦厚,移步于內外景致雙稱的居室,實現人與材質的觸動,人與空間對話。
無主燈的設計只為讓居者沉浸在整個空間之中,日出日落,光影總能展露出它多變的性格,帶著樹葉投射下層層剪影,為空間鍍上一層柔和的明暗調性。
把無形的生活狀態變成有形的空間形態,行走其間感知細致入微處的真與美,探尋心靈在此刻間徜徉的自在愉悅。
白沙拋光面和荔枝面以體塊不一的拼接形式點撥空間的氣韻與雅致。錯拼留縫,嵌入黑色大理石勾勒平面渲染空間,如同細水般悠靜長流,溫柔地撫觸石材表面每一寸歲月遺留的痕跡。
空間與材質之間心意相通,以硬朗沉穩為切入點構筑獨特的視覺空間體驗。多材質的融合如同豐富閱歷的縮影,經過歷史沉淀石材的古典氣質與生俱來,藝術感渾然天成,粗糙有力的顆粒感傳遞出空間富有呼吸律動的生命體征。
無論如何區別功能,室內空間保持著融會貫通的連續性,兩扇暗門分別代表不同的空間,皆隱藏于電視背后。
全屋上下暗踢腳將輕量化貫穿到底,地臺的材質與材質之間,吊頂縱橫的體塊之間,線條的穿插,內陷的凹槽,利落中的極簡之美成為理性的代名詞,呈現一種連續、自由、整體的秩序空間。
梳理脈絡 空間平靜有序
客餐廳雙向通透的陽臺,讓光具有靈動的穿透性和方向性,強調居室墻體每一面的立體。通過地面交界分割線控制空間的占比,體塊化墻面架構的背后,是在材質上與彼此保持著親近關系,貌似獨立的單個空間因為某種延伸與周圍環境產生互動關系,盒體空間的概念不再被孤立。
大的動態方向基本明確,脈絡條理的井然有序,內里的動線走勢卻不設限,空間靈活性和多樣性為居者提供了更多探索空間的機會,去尋找符合自我個性和空間更舒適的共存狀態。
木飾面的柔軟包裹堅硬墻體做成長城板的樣式,緊湊的線性排布與空間動線的秩序形成松與緊,疏與密的設計方式,使空間擁有層次遞進的美感。
一扇移門將柴米油鹽醬醋茶集中于一間,墻面大理石為煙火氣添上一份雅致,內外之間并不會因為封閉而產生隔閡。
流暢的弧線賦予居室動感和連續,花苞型燈具,藤編餐椅靠背貼合,餐桌邊角圓弧處理,每一處都互相吸引,在直線秩序的空間中餐廳有它自己的邏輯,婉約中透露著靈巧和絕妙,餐桌上的“情緒”可以多點儀式感亦可承載平實的浪漫。
尺度成為衡量居室舒適的標準,前后交錯的墻體輕而易舉地化解過道單調局促的尷尬場面。
從此起彼伏的長城板過渡至白沙拋光面和荔枝面,在空間中加上褶與皺,凹與凸,相較于刻意而為之的光滑,靜止的空間仿佛有了靈性,雖然質樸,但其質感與工藝卻叫人舒心。
神秘且富有藝術感的壁龕正對玄關,安靜地嵌入在走廊盡頭,壁龕為中心空間的延長線匯聚于消失點,壁龕成為入戶的視覺焦點,輔以燈帶照明讓其在夜間為居者指引。
思緒蔓延 重塑生活溫度
移門嵌入電視背景墻里,客廳的動書房的靜由此相隔,卻又因地面而相互依靠。原始客廳與書房擁有300mm的地梁,于是兩邊都進行了抬高。對于書房來說,地臺同樣也擁有多功能的運用方式,親朋好友來時接待閑聊,臨時小住時休憩,都是空間和設計給予居者更多的選擇。
利用層高做懸浮式吊頂,一定的高度差呈現明顯的層次,造型存在感更強。鑲邊燈帶,空間結構的交錯讓光影錯落有致。
延續客廳墻面材質,轉換拼接方向,一墻之隔卻衍生出無數關聯。臥室本就需要舒緩人心的特質,于是步入空間眼前盡是溫柔和自在的基調,乳白與深棕渾然自成般蔓延在空間中,無需跳脫,只需連貫便能完美契合本真與詩性的構想。
用淳樸的設計語言,刻畫靜謐的居室模樣,風輕云淡地就能將居者帶入沉浸追尋自我的世界,滿足實用性的同時亦不可放棄詩和遠方。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