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套訴說父母故事的家。居室拋開華麗飾物的堆砌,樸實無華的外表下是關于歲月的寧靜。當安全感和幸福感裝滿家的每一個角落,生活依舊充滿希望與熱情,空間注入孩子對父母無聲的陪伴,感知親情之間最純粹的美好。
雖然兩位長輩是家的常住者,子女孫輩亦是家中常客,在兩個群體需求中尋得相對平衡的設計語境。
宜簡不宜繁,自然不雕琢,拋卻錯綜復雜布局,讓房間不再只停留在基礎的居住功能層面,以舒適宜居為目標,為兩位長者打造了一個文化底蘊及精神富足的居住環境。讓設計也融入生活的溫度、空間的豐富性和人文關懷抒發設計的意義。
“住宅,終歸是一個可以慰藉靈魂的精神場所” ——安藤忠雄
起點 TARTING POINT
二老跟隨子女來到南京定居后,“一碗湯”的距離定義了一家人彼此照應又相對獨立的生活狀態,也為二老的居所打下了簡單卻深厚的情感基調。
我們試圖通過優化功能區塊,規劃走道、餐廳和衛生間區域的交流屬性,并重新打造書房、廚房等空間模式,力求創造明亮通透、功能齊全、布局合理的居住空間,營造出溫馨舒適的氛圍,為居住人提供舒適、便利且美觀的居住體驗。
通透 TRANSPARENT
優化空間的動線,在空間設計上減少曲折,刪繁去奢,尋找層次,保持空間的通透感,成為打造雅致的居所的前提。
秩序后的空間和走道之間可分可和,四扇窄而高的門扉,也是刻意為之的設計,更像一處儀式感的呈現,呈現出一間人文雅致的書房,更是呈現老有所樂的一處雅趣場所。
原本沒有采光的中央走道,打開朝南臥室的墻壁后,采用藤編門代替,引入充足的自然光線,為整個公寓中心注入明亮通透的氛圍。
而后續屋主更為習慣的常開狀態,也正合設計師的初心——讓這處作為書房的空間,保持著與走廊及客廳的實時互動,家的氛圍與情緒始終在流動、共享之中。
意蘊 IMPLICATION
交織的光和影透過百葉窗的縫隙捻成細膩的色調,透著自然氣息的天然材料,每一處藏匿著細節的分寸感。
重整空間布局后得到的是松快的活動空間,文化意蘊在每個細節中彰顯。將餐廳移至客廳區域,并巧妙地設計了一個宜人的長塌,滿足沙發和餐椅的雙重使用需求。
胡桃木的沉穩搭配深淺度不同的灰色布料,坐臥隨心,讓此前久居北方的二位老人更重拾在老家居住時“上炕”的有趣記憶。
以客廳為中心,居室的每一面都持續延伸著視覺的具象化和豐富性。空間的表達不一定要大開大合的濃厚色彩來渲染情緒,在抱樸歸真之下順遂生命的流動。
厚重的圓桌是客廳的視覺焦點,也是日常生活的中心區域,閑坐時置物,團聚時圍桌……流暢的線條為氛圍增色,沉穩的氣質也讓生活儀式感滿滿。搭配野口勇的標志性餐燈,圓與柔的對話中,溫馨舒適的用餐環境涵蓄著三餐四季的日常之喜。
時光的步調仿佛慢了下來,空間將生活的平淡娓娓道來。沉穩又不失現代的格調,隨著閱歷的增長,設計的風格也經得起歲月的考驗。
靈活 FLEXIBLE
客餐廳一體的處理不僅讓空間功能更加復合與靈活,也極大地解放了略有些局促的餐廚空間。
新的廚房以現代化的設備和儲物空間優化著屋主的烹飪場景,島臺更為擅長白案的女主人提供了發揮舞臺,讓一家人在遠離故鄉的城市依然能食得熟悉的家鄉面點。
一扇玻璃移門在廚房和客廳之間提供了靈活性和可調性。在這里,賦予居住者一個更加有親和力和設計感的靈活空間。
清晰自由的空間關系無論是生活的哪種模式,家人之間的互動總能跳脫由原始墻體分割而帶來的拘束感。
關懷 CARE
時間總在不經意地流逝,溫情相伴的時光卻得以永駐,成為語言難以凝練的美好,一次又一次地豐滿著家的定義。
大尺度的空間和舒適的配置提供了更好的使用體驗。舒適,永遠是居住者不變的訴求。
主臥拆除原來的衛生間后擴大主臥室的物理面積,保留小窗通風換氣的同時配置一組衣柜和一個邊塌,可以小憩也可以讓常回家的女兒陪媽媽坐在這兒說說體己話。
沉穩 STEADY
實現藝術化的生活環境,素凈的顏色給人一種寧靜、舒適的感覺,大面積的溫潤的暖灰色涂料和沉穩的胡桃木色都是安定空間的有力表達,在仿古地板和百葉藤編材質的的自然態下,吐露歲月靜好。
隨著設計不斷的人性化,居室空間也在不斷融入適老的理念。將原有的兩個較小衛生間重新設計,形成了三個獨立空間:馬桶間、干區臺盆區和淋浴房兼洗衣區,淋浴房亦是考慮到適老化空間尺度。
格調高雅,端正穩健,簡樸優美,在雅致的居所中找尋溫暖富足的生活體驗,這才是住所給予我們的最大意義。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