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定的情境之下空間可以作為“身體的延伸”——August Schmarsow01行徑之間BETWEEN PATHS
從入口處就開始預留伏筆,小路徑也有大講究,實現了“小中能見大,弦外有余音”的效果。通過障景、抑景、透景的傳統手法,營造了從“初時狹窄”到“豁然開朗”的沖突感,庭院內部又以簡約材質與豐茂綠植形成對比,讓生活在自然里回歸簡單。
通過鏤空達到框景的效果,呈現多維的視覺角度,模糊了空間邊界,讓人更想進入庭院內一探究竟。同時,將充足的光線引入空間內,進一步強化了內外的連通感,以及人與空間的互動性。
“親近自然是一種本能,留住自然是一種創造。”庭院中的景觀與空間真正融合,渲染出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悠然場景。02內心追求INNER PURSUIT
從現代藝術與生活格調中萃取詩意語言,以一種有意識的融合形式,將真正熱愛的、哪怕看似無關的內容進行巧妙的處理,重視藝術的解讀以及情感的表達,完成空間的個性化敘述,實現居住者的內心追求。
奧地利建筑師Adolf Loos說過:“去除無謂的裝飾,轉而強調材料本身的裝飾性。”只要給空間一束光,抽象的光影就會變得格外生動,大理石地面波光粼粼,素潔的墻面變身為生活的畫布。分層、鏤空、穿插的體塊,無聲雕刻了空間內的光。
在電視背景墻的右側,默默創作藝術品一般的空間。用幾何形體的分層、重疊、嵌套,制造富有韻侓感的輪廓與獨特的空間體驗,致敬被稱為“意大利之謎”的現代主義建筑大師Carlo Scarpa。03詩意靈魂POETIC SOUL
設計視圖通過有形或無形、有序或無序、重復或獨特的矛盾感,對生活產生一連串的影響,組成相互作用、具有儀式性的空間。光,浸入、漫游、描摹著整個空間,豐富的光影效果,讓空間內的肌理質感不彰自顯。
承重柱,竟然也能成為設計的點睛之筆。在品茗區,依附承重柱建立島臺,島臺外表的線條與色彩完全以超乎想象的方式進行排列組合,內在則隱藏著獨特的藝術和優雅的審美。最關鍵的是,它的出現意味著藝術在平面、立面、剖面多維延展。
從功能主義出發,在娛樂房內隨形而勢地構建了充足的收納空間,玩具、擺件、書籍本身,就是空間最好的裝飾。拐角處的弧形,則恰到好處地體現了設計的關懷性。不規則的桌子,像山澗溪流,也像一朵白云,重塑了空間的流動性。
設計師:張新強(左)& 鄭海安(右)平面圖PLAN
項目坐標|廣東汕頭·峽山
項目類型|自建房住宅
項目面積|327㎡
設計機構|NewOneDesign新一設計
設計主創|張新強 鄭海安
設計團隊|鄭慶新 陳曉彬 吳澤豪 周家偉
設計時間|2020.10
完工時間|2022.08
施工單位|海牛裝飾
文案策劃|修合文化
攝影機構|逐一視覺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