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倉|常熟本來之間
生長,是一種自然,是一種構成,也是一種藝術
自由生長的光倉是一個豐富的藝術載體
著名設計師唐忠漢最新完成的常熟本來之間店由一個老舊的倉庫改造而成,設計以“光倉”為設計主旨。自由生長的光倉是一個光的載體,汲取大地的光芒,通過內筑的結構與特有的肌理,捕捉優美的建筑旋律,探索未知的空間秩序,呈現不確定性的設計美感,為觀者呈現不可預測性的感官體驗。
簡化而接近本質不定義空間,不定義設計
“空間具有音調。我想象自己在作一首空間之曲。高聳的,拱頂的,或者一個穹窿。奉獻給它一個音符,讓他隨著空間的音調變化。狹窄而又高昂,陪伴著漸變的銀白色,明亮,以及黯黑。”——路易斯·康Louis.I.Kahn
在路易斯·康的建筑里,“建筑的秩序、光與建筑“是兩個非常重要的設計邏輯,他的“靜謐與光明“引領著無數后來者的追逐。在這個項目的設計里,設計師試圖通過簡化而接近空間的本質,不定義空間,不定義設計,將設計留給“光”,將不確定性和豐富性留給光與空間、肌理、構成的自由交互。
內筑新體,另辟新徑,豐富感觀
柏拉圖所說的潛在的宇宙原則所體現的自然、和諧、秩序、精確,是美學的組成要素,也是建筑空間所不可或缺的設計元素。由冷靜、謙虛、平衡、闊達及發自內心智慧所達至的自由狀態,可能是建筑最理想的精神與理想。
老的倉庫是一個開放性的自然建筑,設計師于內構筑新的沉浸路線,兩端的黑鋼旋轉樓梯相連接的是光倉的第二重沉浸之道,成為展廳的“二層景觀臺“,另辟新徑,大大豐富了產品與空間的觀賞視角,創造出不一樣的自然,有種“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東方意境。
“空間之本然具有精神與意志”——路易斯·康Louis.I.Kahn
自然之美,質感之美,時間之美
光倉原有的建筑高窗,成了捕捉建筑旋律最美的窗口,老舊的窗格蘊含著時間之美,也過濾了光,孕育了平靜、空寂的氣息。斑駁的斜梁和結構體保留原有建筑的粗糲美感,質拙中蘊藏著自然原始的力場,與周圍的產品形成強烈對比,新與舊的對話與碰撞,敘事著奔放而有力的場景。
光之廊道,思索之道,沉浸之道
“體,不是關于本體的想法,而是本體自身,可以觸動我的本體。”
沿著旋轉樓梯而上,觀者被領到一個空寂、開闊、平靜的廊道,可以觸摸屋頂內梁,可以輕拂陽光,可以俯視產品與空間。在與空間的自由對話間,領略建筑的永恒、平靜之美,觸動心靈,喚醒感知。
于自然平靜的內里呈現真實簡約的生活美學
設計的基礎在于了解和建立秩序系統,而這個過程往往很漫長,呈現的結果也往往決定于設計師的理解與洞察,情感與建構。
在這個設計中,設計師關注客觀的純粹性,又極力保持場域的平衡感,能讓產品盡善盡美地呈現于眼前。遵循原有建筑的結構和肌理的基礎上,注入新的元素,新的旋轉樓梯與廊道,增加二層不同視角的沉浸路線,重新賦予老建筑新的活力,從而建構展廳豐富的空間與層次,塑造平靜的秩序,打造真實簡約的生活美學。
疊與透,誘與留
光倉之內,蘊含著多重空間的層次變化,空間之間,不經意間融入“疊與透”的概念,引入“誘與留“的沉浸邏輯,以建筑手法構建融合,營造平衡且溫潤的場域質感,傳遞獨有的東方人文自然氣韻。置身其間,不由得便忘卻了城市的繁雜與喧囂。微風起,余暉下,樹影映紅墻。
項目名稱|光倉_常熟本來之間
項目位置|中國 常熟
項目面積|400㎡
設計單位|近境制作
設計總監|唐忠漢
項目攝影|ingallery
項目視頻|山野空間攝影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