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口之家近500平方的面積,大,對設計者而言并不是絕對值得贊美的條件,但卻是一種真正的挑戰,有機會派生出另一種視野、另一種觀看方式,另一種意境。
場地條件之下,設計師首先思考的是如何“設界”,即通過相對的界定來引發一些觀看,對現有空間進行巧妙的設定與控制。所謂畫有畫眼、詩有詩眼。空間之眼,就是對空間中不同視野的構造。中國人講“洞天”,這間房子猶如一個被包裹的異境,以墻體和家具的遞進與舒展將空間變化出層次,成為詩意的幾何。當然,所做的一切最好不要體現出刻意。
如果說空間流線是制造一種控制性的游走,那么對人視線的把控就是營造一種控制性的觀看。玄關伊始,穿堂而過,偏廳與客廳之間不只是純粹的功能區分,猶如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呈現,設計師通過對空間裝飾的取舍在創作過程中”留白”,使得古典和現代的審美經驗同時出現。
遠,讓生活的瞬間和經驗彼此驗證,從而誘出情緒。空間中置入的體塊正是一種“破境”——破除空無的“大“,帶來”深“與”遠“。在這種視角之下,日常生活的不尋常被顯現出來。
乍泄和隱匿,不需要博人眼球的形式與色彩。公衛的處理將一個在大廳中存在感不低的房間消解在空間里,成為直線之中的曲線。說得有趣點,這也算是對平庸日常的一種反抗,樸素的人與樸素的日常活動在特定的界面上變得不再尋常。
大宅也有“壺中天地”。主臥和書房是內向型的空間,像一個起居的自然,它隱含材質,也包含尺度。全包裹的木質與其他空間形成反差. 展現了一種新的表達,一個“非世俗”的空間,可以隔絕外界喧囂,調節自身感官情緒,重新建立屬于自己的靜謐與相對孤獨。
大面積開窗透進的光線被溫潤的木皮和涂料中和,變得繾綣柔情,濃縮在造型中,成為一個具有特殊意味的生活切片。真正有價值的營造,絕不僅限于視覺,而是以視覺為線索,引發進一步的身體活動和情感波動。
空間的表達可以直接喚起人的情感,正如詩歌也可以敘事。不置入情感的語境,美是晦澀難懂的。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審美經驗就在日常之中,并不需要和日常割裂。房子里視覺上呈現的“遠“,恰恰是心理上與真實自我的親近。 像是泛神論者心中的教堂,設計師驚喜地發現,一些被遺忘的詩意經驗竟然可以通過現代空間建筑的表達重獲生機。
△平面圖遠,是畫中山水,是空間意趣,是胸中丘壑。空間語言就此誕生,遠,以至無窮。
項目名稱|三口之家
項目地點|中國 廣州黃沙御景壹號
設計面積|500.268560m2
設計主創|譚立予
設計團隊|張林、葛鑫
項目管理|管銘龍
家具品牌|Thonet、e15、Vitra、Carl Hansen&Son
主要面材|水磨石、有末木地板、砼館panDOMO水泥、KD涂裝木皮
設計時間|2020年3月
完工時間|2022年12月
項目攝影|林燦宇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