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負責喚醒家的意義,家負責呵護人的靈魂”本案的業主是一對80后夫妻,鐘情茶藝與花藝的妻子,向往精致有序的高品質生活;而沉穩、直爽是對丈夫性格的最好概括,實用、秩序的棲居環境則是他對家的期待。“生活是一首詩,書寫詩句的人是我們自己。”設計,呈現了方寸之美,升級了居住享受,讓所有美好環環相扣。
/DESIGN DESCRIPTION/去欣賞一朵花的盛開、一束陽光的傾瀉、一簇火焰的雀躍,去感受生活的清澈、浪漫、赤誠。設計師立足精神追求,以五感六覺的舒適體驗為目標,細化空間層次、互動關系、美學氣質、虛實情態,透過純粹基調描摹簡約、詩意、唯美的氛圍。01BASEMENT 地下室
玄關,運用鏤空手法與遮擋形態切分區域,聯結光影形成明晰的視覺導引。自由流動的紋理以輕盈、柔軟、淡雅的美感,漸次串聯藝術裝置,讓空間之美不只是停留在空間內,以精致的細節,進階品質生活。
“拔地而起”的博古架,捕捉自然意象,表達人境合一的理念,以靜雅之光賦予空間人文氣質,延伸出適宜修身養性的茗茶區。吊頂與立面結構借勢烘托“空”的意境,傳承了茶道文化的內核。
中庭,撥動了空間的自然性,亦撥動了我們的心弦。令窗外的景色與室內的美好相連且共生,還時時刻刻提醒我們: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每一個清晨與日暮,感受著無邊界的生機勃勃,我們的內心會獲得無限的愉悅。
隔斷,遵循空間的流動性、敘事性與造境感,觸發曲直輪廓糅合后的氣質。清潭波紋聯動階段式環形構圖,讓體塊自然分區。沉浸在自然寫意的空間內,拋卻不安與繁雜的心緒,感受與家人或自我內心的對話。
歌德說過:“人應該最起碼每天聽首小歌,讀首好詩,看幅好畫,如有可能,說幾句合情合理的話。”構建夾層書房,以通透材質與科學布局營造書香氣息,于轉折區域置入氛圍光,使抒情情態蔓延各方。
每處細節均被悉心考量,每個立面都被精雕細琢,部分空間相互串聯,整體結構被詩意光影浸染,用不拘尋常的美反哺生活意趣。無需太多轟轟烈烈,真正打動內心的也可以是這些藏在點點滴滴內的小美好。02FIRST FLOOR SPACE 一層空間
喜歡書法的人往往會覺得其“無色而具有畫圖之燦爛,無聲而具有音韻之和諧”,框架結構是一個宅子的底色,在整體結構上設計師化用書法之形與意,于是,外立面可見“遒勁有力”,亦可見“溫雅蓄情”。
客廳背景以天然圖紋作為媒介,滲透三維空間的藝術格調與宏大氣韻。極簡形態,融合實用價值穩定社交場景,邀請浪漫想象塑造美學亮點。落地窗強調無限交流的趣致,刻錄環境內外的靜逸感,縈繞出愜意舒怡的氛圍。
餐廳,將家和文化的基因提煉,搭配曲線型不規則燈飾,樹立燈火可親、家人圍坐的詩畫美境,用符合當下生活習慣的構造方式,展露經典而溫馨的融情結果,放大煙火氣中美好的浪漫享受。
規整格局,促使觀賞性、交流性及多種功用性聚合,強化了日常烹煮的樂趣。
生活的詩意,不僅僅取決于風景有多優美,更在于我們欣賞風景的心情。獨具特色的藤編元素緊鄰木質與花朵,滿足了居住者的庭院情結。在這里,賞日出,觀日落,聽鳥鳴,享受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
留白整壁,綜合采光的穿透性與影像的交互性,以傾斜橢圓的形象,制造框景之美,重塑呼吸、觀感、聲音的關系。行徑其間,獲得無拘無束、悠閑自在、無與倫比的感受。03 SECOND FLOOR SPACE 二層空間
女兒房采用“純色打底、線條韻構”的手法,烘托空間的靜雅清新,根據個人喜好,排布出主次有序的體塊結構與配色張力。
先用質感捕捉光影魅力,再由光影書寫的極簡盈美致敬熱愛生活的狀態。
幾何元素邂逅軟硬質感,表達不同的造境理念,疊加質樸的色調,釋放安寧恬淡的睡眠氛圍。04THIRD FLOOR SPACE 三層空間
穿插淺調隔斷,構建安全感與和諧感,延續相同的光語,過渡睡眠區轉換至起居室的視覺韻致。以優雅為設計主旨,發掘植物、器作、肌理、光紋的悠然情調。
細線繪就純凈,拼花工藝與立體層次呼應一陳一設的格調,解鎖光影、質地、前后意境與交織情態,拓展高品質生活的維度。在陽光的懷抱里,或踱步,或靜坐,或倚靠,感受澄澈的美好。
生活,不為驚艷別人,只為取悅自己。衛生間入口經過霧化處理,為暗隅區域提供了柔和亮度,飽滿的愛馬仕橙居中展姿,搭配棱角分明的鏡面,設計不拘時空地表述了簡約雅致的品位。
項目介紹丨Project introduction
室內設計:無界設計事務所
項目地址:蘇州市
項目面積:450m2
文案策劃:修合文化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