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D STUDIO 秦侃 | 上海450㎡極簡大宅:至上主義,心靈之境
一切美好的藝術都來自人類的精神
不需要任何外表虛飾
——伊莎多拉·鄧肯
20世紀初,卡濟米爾·馬列維奇開創俄羅斯前衛藝術流派——至上主義,并在《非具象世界》一書中解釋為“否定了繪畫中的主題、物象、內容、空間之后,簡化成為了最終極的幾何形態表現,人們的意識在接近于零的內容之中,在繪畫的黑色、白色靜默之中被表現出來”。至上主義改變了人們的審美習慣,拓寬了審美的維度,其風格影響至今。
01
致敬
跨越一個世紀,位于中國最具多元與融合氣質的上海,一處私人別墅將至上主義的代表性元素,在空間界面上做立體化呈現。以最簡單的形式與構圖,展示對于形體、色彩、空間三者關系的深度探索與思考。
經典的設計思潮,歷久而彌新,設計師立于當代做遙遠的致敬,賦載空間豐盛而前衛的內在生命力。藝術真正落在生活里,全新的人居體驗就此開展。
改變、更新,生活也隨之迭代升級。結構改造是項目的一大挑戰,原本地下層高較低且光線昏暗,設計師通過改變車庫頂部原始結構引入天光,并降低樓板以增加層高,優化升級,滿足居住者最本質的空間訴求。
幾處隔斷立柱的設計,開合自成韻律,賦予了空間必不可少的呼吸感。屋內隨性轉換視角,至簡的結構之美在不同時刻疊境相生,而引發無窮意蘊。由點至面至體,空間不斷營造著耐人尋味的審美啟迪。
克制純凈的白色框架,置入紅、黑、克萊因藍色調后,空間瞬間增添了靈動的表情。不拘一格的陳設,開放式的布局,情緒在此淋漓灑落,家庭互動的場景溫馨上演,人與空間的連接愈發密切。
康定斯基的圓、蒙德里安的格子、草間彌生的波點……藝術家從圖形中精煉藝術主張,塑造了具備時代意義和人生價值的美學符號。陳文驥的作品理念與設計師極為契合,特別選擇的裝飾畫《滿意Brimful》正是“節制、精致藝術態度”的象征。
02
沉穩敘事
理性的根基糅合情感的細流,成就理想的舒居。一層的錯層空間被改造為平層,從布局到功能更方便得宜,居住者可盡情暢懷于室,訪客來時亦能欣然自足。
簡單,并非舍棄一切,而是深知自己所念所想之后,懂得取舍有度。細節的極致體現人生的追求,天花上大量使用的線型磁吸軌道燈,既是空間照明的組成單元,又是空間界面的表達方式。用色上相較于地下室,少了幾分鮮艷,深淺有度的黑灰調與凌厲的線條貫穿始終,勾勒沉穩有力、不急不躁的空間氣質。
勒·柯布西耶曾說:氛圍成于光,空間成于光。三扇高窗,框取庭院中的自然景致,飽覽光影意趣,蘊生澄明心境。晨昏日暮,春風秋雨,四時美景匯入生動日常。
中西廚兼而有之,適應了家人之間不同的飲食習慣。設計長島臺,意在從日常生活角度展開空間敘事,構建促進美味與情感雙重互動的有形紐帶。備菜、烹煮、用餐,煙火伴著笑聲,空間里幸福彌漫,因為家中有愛,人如此心安。
品讀空間,即是在物的形與色中品讀人的性情。一餐一物,皆是個性化、藝術化的表征,匯同鮮花、植物與畫作,形成靈巧而極具調性的空間圖景,詮釋主人向往的精致生活美學。
03
藝術投射
建筑師林瓔說:“讓人們意識到自身周圍的環境,這種認識不僅僅是對我們生活中物質世界的認識,還有對我們精神世界的認識”。
改建之后的樓梯,完善了三代人在縱向空間的交流與通行需求。曲線的延展,塊面的重組,構成空間流動的視線結構;黑與白相交錯,豐富了空間場景與格調,喚醒人對空間的多重感知。
拾階而上,光影的堆疊,渲染靜謐而悠然的氛圍。行至二層起居室,開放的形態模糊了邊界,助興著童年,也演繹著天倫之樂。
成長是關于平地飛翔的故事,以想象和勇氣來書寫。兒童房的用色與起居室相呼應,低飽和度的黃綠搭配,帶來初春大地生青的萌動感。鯨魚在墻上漫游,長臂仔伸了個懶腰,純凈世界里,用心守護著每一個童夢,祈望純真的童心永遠酣睡。
至夜榻枕安眠,拋卻煩擾與紛亂,最能撫慰為生活奔忙的疲憊之軀。在三層主臥,設計師以居者為中心,將休閑、梳妝、儲物等多種功能納入空間中,休憩之地的舒適度與開闊感被拉到最大,包容著無限的生活靈感。亭亭綠枝,柔紗浪漫,找到最舒服的姿勢繾綣,偷得浮生半日閑。
木材質蔓延一室的溫潤與暖意,橙色調為平靜的空間注入居住的溫度,松弛,貼己,療愈,身心皆與空間相融合。晨起迎曙光,臨窗裝扮,以美好的嶄新姿態走向更從容的自己。
“生活是藝術的另一種表達形式,看似平淡的生活其實處處都是藝術的投射,時間、空間、光影、形體或是情緒”。所謂“至上主義”私宅,營造的是一方心靈之境。它以簡馭繁,片語式表達即深入人的內心,藝術不再被束之高閣,越生活,越藝術。
項目名稱|“至上主義”XP私宅
項目地址|中國 上海
項目面積|450㎡
設計團隊|KAD STUDIO
設計內容|室內設計、軟裝陳設
主創設計|秦侃
燈光顧問|SAT照明
項目攝影|阿刁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