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a設計集團|港菱總部辦公:“生態系統”循環,理想辦公園區
當技術完成使命,
建筑就上升為藝術。
Buildings become works of art once
technology has served its purpose.
密斯·凡德羅
Mies van der Rohe
如果說辦公模式的顛覆性演變,見諸技術革命、信息浪潮的迭代史,以及社會文化外延的擴展與品牌內核的交互史,那么契合當今時代語境和創新精神的辦公空間設計,無疑是構建于多維的立體邏輯之上,摒棄了傳統模式的封閉性和復雜性,而轉向于靈活化的協作模式,對內對外呈現出更加深刻的形象認知、相對簡約的視覺感知、常規之外的體驗感受。
一如JLa設計集團近期為港菱機構全新打造的集團辦公總部,落址廣州市黃埔區,在其自有工業園區的原址上,歷經規劃與重建,改造為如今的現代高新智能園區。
作為改革開放后的首批民營企業之一,港菱機構歷經數十年發展,已然是節能環保、綠色生態領域的龍頭企業。依靠自身專業技術實力,港菱機構打造家電制冷、建筑環境、健康生活和創業孵化等行業的投資和服務平臺,成為集資產經營與資本運營于一體的多元化綜合體,是行業內的中流砥柱。本案系JLa設計集團為其傾力打造的集團辦公總部一期。
立足于港菱機構節能、環保、生態、健康的前瞻性企業理念,以及“0甲醛、即刻使用”的產品特性,JLa設計集團從整個園區運營者的全局邏輯出發,展開對功能分布、運營分級以及未來可持續的綜合考量。
設計團隊以空間設計助力孵化辦公模式的多元性、未來性,傳遞其產品的價值點,將整棟樓作為品牌形象、企業活力與產品精神的中樞而賦新,在流動之中再塑立體,?個涵容豐富而廣納自由的辦公綜合體漸漸成形,一個“生態系統”自然循環的辦公園區模型投入真實的運營之中。
建筑結構、新鮮空氣、內外交流、環保健康、品牌理念、辦公效率、交通流線、工作模式、聲學水平、收納儲藏、復合功用、長短期運營、便捷共享......面對整個園區、整棟建筑的巨大體量,JLa設計集團以空間規劃者和場景策劃者的雙重角色,綜合考量每一個影響園區運營的因素,重新梳理客戶所需的功能層級,并規劃建筑內部的不同分區 —— 在滿足企業總部辦公功能之余,單獨劃分出用于對外交流和聯合辦公的區域,以專業配套輔助孵化年輕企業家。
延續“創意生長,無界超越”的核心理念,在JLa看來,建筑的結構不僅依賴于材料的質感,更源于風格的歸因、秩序的包容。
在墻身的材質選擇上,設計師選用客戶旗下的泰菱大津泥環保涂料,還原產品的現實使用場景,融品牌于無形之中 —— 0甲醛的健康之境,呼吸間予人自然清爽的感受。
盒子狀的結構,以柔和木色與純凈白色交織的體塊穿插于樓層之間,構就了高低起伏的空間視覺層次,成為一道立體景觀。“盒子”的創意來自設計師對“X空間”的深度探索,這里不僅是對休息、團建等休閑功能的自由復合,同時完成了靈活辦公的無限可能。“我們希望以建筑體塊的棱角,構筑借景內外的立體窗口,區別于過去片面追求辦公密度的空間模式,串聯不同部門之間的協作關系,展現空間輕盈而富有彈性的一面。”
樓層結構爆炸圖
設計師開鑿出大小不一的窗口,呼應建筑結構中非對稱的方形窗戶,在內外的銜接與對望中,溝通人與工作模式、活動情景、精神的有序聯動,豐富辦公過程中的情感互動內容。而動線樞紐上的休閑模塊與現代家具,以一種不附庸于造型的極簡宣言,契合著起承轉合的人物心理與空間故事線。
從環境心理學出發,如果要讓人們從“時空的禁錮”狀態中跳脫出來,則需要在設計上弱化人對時間流逝性的覺察與對空間封閉性的感知,從而予人一種精神上的自由。溫潤的木藝材質,以不同的組合形式,徐徐鋪敘展天地墻的結構敘事,在純白畫面上描繪極簡的永恒之蘊。
“盒子”與“窗口”的意象等同化,開放性與透明度的自然審美化,解決了“X空間”結構性的問題。空間設計又回歸至企業理念中健康的范疇里,以一種由宏大落于精微的啟發式敘事,予人深層次的五感體驗。夜幕中,一個個盒子亮起燈光,以光影喚起萬家燈火的想象畫面,散發出盈盈暖意。
窗的框景,在空間與空間的連續間,形成了自然而然的美學慣性 —— 青山的坡度在不同畫幅中演繹為藝術化的連貫,被施加以時間的影響力。光線的戲劇化,加諸于建筑的結構性而極具穿透力和神秘感,將人們從“忙碌”中解放出來,轉而引入自然的思考,獲得靈感的頓悟,讓效率隱于空間模塊的細枝末節之中。
自然健康的材質語言,品牌專屬的文化場景,無形中熏陶著人與人的互動模式。厚重的文化氛圍、內斂的優雅氣質、靈動的自然風光,共匯于此。木藝旋轉樓梯的裝置性,延續了空間的建筑體塊感,當光影浮于具體的物件時,空間與自然的隔閡似乎消融了。
對自然、健康元素的直喻和隱喻,無處不在。環視青山翠嶂,遍覽云影天光,設計師以挑高中空的結構,直面自然之景對空間視野的塑造,在渾然天成的意境中開辟一隅靜謐茶室,享清雅茶事,品深邃茶味。
現代辦公環境的進化,根植于不同企業文化的更新與沉淀,而文化的背面則是具體到執行層面的多元部門模塊與工作形式,表現為協作模式的靈活度與休閑場景的個性化。從空中花園、茶室到企業會所、宴客廳,對泰菱國際智能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煥新設計,再一次展現出JLa設計集團在辦公領域的創新力與先鋒性,以及對宏大敘事的把控力、微觀建構的超越性。
從建筑體塊中來的敘事手法,讓空間的某些造型,不只是一種結構景觀,更是一種頗有藝術意味的大型裝置,以及一種功能與美學并行的共同體。于是,承載樓層間動線轉移的階梯,常常是空間之中的視覺焦點,極簡線條難掩其美感,蜿蜒形態昭示其方向。
項目主體分為港菱機構的辦公總部,以及面向創客的孵化器,后者包含了對外交流、聯合辦公、商業配套等生態化模塊。
JLa認為,辦公總部的空間形象關鍵在于不斷加深品牌認知,而孵化器則是追求時間和空間的雙重效率,強化高端商務的鏈接性,表現出多元聯結、無界互通的豐沛活力。
位于4樓的共享會議中心,總面積約3600平方米,以開放式格局與多功能家具,劃分出靈活而多變的空間場景。同時,天花的折痕設計,讓隔音板材與隱形光源相互作用,更加契合會務、展覽等活動所需的專業配置,保證一流聲學效果。
外圍前廳可依據需求化作展廳,或用于企業發布會;沙發休息區是舒適動線上的一環,讓人在休閑過渡中進行交流;容量不同的大中小各式會議室,分別可供幾十至幾百人進行會議,不僅服務于園區及周邊企業當下的商務需求,同時依托便利齊全的配套,孵化出適應未來的功能彈性,承載商業價值轉化的更多可能性。
在5F展廳,JLa設計集團以空間顧問身份,部分參與業態和空間功能的規劃,提出辦公生態模式以推進空間設計。
首層大堂,整體氣勢周正端莊、大氣包容,極簡中有現代格調,展現出國際化的面貌、藝術化的韻味。大面積落地窗將自然光線盡收其間,生機蓊郁的園林景致亦呈于視野,加之墻身選用了可降解的涂料,將客戶旗下綠色節能的產品特質呈以空間的語言,無形之中帶給訪客身心放松之感。
“在辦公區域之外,空間中配備了小體量商場,激活園區生活,未來落地的二期還規劃了人才公寓,我們希望設計不僅是創意的發散,跨界共生的還有商業邏輯與運營思維,在功能理性與美學感性的綜合平衡之中,突顯客戶作為龍頭企業的使命感,發揮孵化器的生態化功能。”主創設計師如是闡述道。
以時空維度的效率為坐標軸,JLa設計集團所提出的“盒子”結構,既是對功能層級的隔空呼應,亦是對自然與藝術、人與環境互動窗口的具象升維,通過場景模塊的重組與疊構,深入挖掘光影的故事、材質的語素、互動的溫度、未來的彈性,自由游走于宏大與精微平衡的運營體系里,孵化出多元包容的商務配套鏈條,有效激活綜合體本身及周邊園區的生命力。
項目名稱| 泰菱國際智能科技企業孵化器(一期)
項目地點| 廣州
項目甲方| 廣州泰菱科技研發有限公司
項目面積| 7665㎡
竣工時間| 2022.06
室內設計| JLa設計集團
設計內容| 策劃、室內、軟裝
設計總監| 劉家耀
設計主創| 余秋霞、梁信科、詹曉婷、張偉健 ?
項目管理| 趙文智、張炳恒、李旭文、曾丹
攝影視頻| 黃早慧、曾倩影
主要材料| “0甲醛”硅藻泥、定制鋁板、可再生地毯
JLa設計集團
JAMES LIANG & ASSOCIATES LIMITED
由香港著名設計師梁曦文先生創立于1989年,國內運營總部位于廣州,在成都、武漢、澳門多個城市設有分公司。秉持全球化創意設計定位,JLa設計集團由建筑顧問、室內設計、軟裝設計、品牌設計四大板塊構成,致力于服務地產、辦公、酒店、商業、康養、文化展陳等領域的頭部客戶,為之提供平衡創意、商業與落地的系統化解決方案。
三十年多年發展,JLa設計集團始終以“創意生長,無界超越”為核心加持,以理性思考為基底,踐行可持續的經營理念,逐步培養出集創造、執行、落地、協調、運營于一體的整體板塊發展能力,建立了成熟的運營體系與穩定的業務市場,設計成果遍及國內各大城市與亞太地區。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