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內的庭院|師法自然,構園造景,抒寫真趣
我總是試圖創造一種內在的寂靜……在一座美麗的園林中,神圣的自然無處不在,由于自然被縮減到適宜人體的尺度,它便成為抵御現代生活侵蝕的庇護所……
——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an)
△于室內創造新的自然,營造清逸、樸實、空寂之美
隱藏在內的建筑
從自然共鳴走向和諧共生
談論現代建筑的自然性,我們很自然地想到向內的庭院,越是現代的住宅,越是強調建筑的自然性。西澤立衛、巴拉甘、巴瓦等人的自然建筑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斯里蘭卡的建筑大師巴瓦的“景觀建筑”,在某種程度上與中國的四合院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對于巴瓦來說,建筑必須視為周圍景觀的一部分,它應該向外延伸,創造和諧的自然世界,尋求人與建筑、自然達至自然共生的境界。
由中國著名設計師唐忠漢設計的沂水園度假屋是位于中國臺北的一個私人項目,毗鄰北投公園,擁有很好的建筑自然景觀。因此,如何很好地利用固有的地理優勢,打造一個返璞歸真的治愈之宅便成了設計的重中之重。
△茶室與向內庭院的自然關系|親密融合,相互滲透
開放的自然相連
每天的日常,便是無盡的風景
日本建筑師石上純也在其著作《自由建筑》中談到建筑與風景的辯證關系是這樣說的:“在不變的美麗風景之中,探索空間,什么也不建造,只是把現有的發掘出來創造建筑即發現新的世界。”
茶室的圓形對景便是北投公園,打開茶室的折疊門與旋轉門,榻榻米茶室便能與泡浴區及庭院相連,最大限度地打開風景的可視度,讓日常沉浸于自然風景中。榻榻米下沉的重心,讓心靈更貼近大地,更親近庭院,將簡樸、自然、詩意、神秘、平靜、愉悅融為一體,令人心曠神怡。
△引景入室,向外拓展自然感光
圓形窗景邊斜擺的老福衫木與歲月斑駁的老物件,搭配現代感的鐵件層板吊桿,就像坐上了時光機,回到過去,講述侘寂美學的寧靜與空靈。
△入戶玄關|老鑰匙斑駁的痕跡
侘寂在簡樸的現代之宅中有了更深沉的意蘊
純粹之宅,空明覺心,容納萬境
花木重姿態,音樂重旋律,書畫重筆意,設計重意境。瑞士思想家阿米爾(Amiel)曾說:“ 一片自然風景是一個心靈的境界。”該項目以治愈、放松為設計目的,通過純粹的肌理與材質,呈現一個靜謐之宅的“空明覺心“。
△客廳|開放、流動、寧靜
天地萬物始于自然
完美的物質性是一個理想。
“在侘寂的語境中,自然意味著不同的事物。它指的是未被人類觸及的、物理現實的維度:事物在它們最純粹、最本源的狀態。自然代表了大地之物,像是植物、動物、山川、河流,還有各種力量——時而溫和,時而暴雨——風、雨、火之類。它也包含了人類的思想,及其所有人工或“非自然的”思想和創造。”
——《侘寂》
△餐廳與開放式廚房
人是物理空間的尺度,人的視覺是自然的尺度。人生在世,居于自然,隱于大地,每一寸光陰,都虛實相間,包羅萬象。
室內布局以開放、流動為基調,客廳、餐廳、茶室、臥室、庭院等空間相連相融。自然的清風、空氣、陽光、泉水聲等元素于室內自由流淌,與富有藝術構造的墻面、天花造型相互碰撞,每一個音符都化作氤氳的詩意,沁入丹田,這便是詩與遠方。
△榻榻米臥室
△浴室
溫潤如玉,沐浴清風
因有得天獨厚的天然溫泉,泡湯為本案注入了令人期待的沉浸式自然體驗。浴池設計在浴室的中間,簡潔而質樸的浴池,被流水沖刷洗滌過的自然石材,賦予了溫潤如玉的肌理體感。
大面積的落地窗,在浴池內泡湯可以望向窗外的景致,陽光灑落在溫泉水上更顯得格外愜意,夜晚后搭配氣氛燈條,更是一場極至浪漫的體驗。
精致細膩的設計細部,源于傳統的嚴謹手作精神。刻畫細膩,有若自然,超越自然世界的理性虛構,賦予每一個物件無限的藝術氣質。于自然的世界中感受無常,于寧靜的空間中洗滌心靈,于純粹的住宅中感受平靜與時光之美,這也許就是設計最美的樣子。
△平面圖
項目名稱|沂水園溫泉度假屋
項目地點|中國 臺北
項目面積|180㎡
室內設計|近境制作
軟裝陳設|遠域生活
設計總監|唐忠漢
項目攝影|隋寓工作室(照片)、光階影像(視頻)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