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外即世外
現代的生活方式從簡單且有秩序向生活復雜且出人意料的觀點轉變,直至達到精神、物質的雙重滿足,這是未來必經的過程,欲望使之無限放大。人們渴望得到內部的平靜,但卻無奈的在繁華中沉浮。理想與現實彼此矛盾,一方渴望征服另一方,持續對峙,家是維持他們平衡的支點。
理想的住宅應當是什么樣的?如云外仙境,承載萬物;家人常在,四季相伴,這是家的模樣。
”理想“是對美好生活的合理想象,代表了一種美好的狀態即將被實現。將家賦予”理想“的概念,是對生活臻于最完善境界的愿望。所謂”理想家“,不僅是物質功能上的滿足,更多需要表現在精神旨趣上,設計介入生活,是相對完善的一種手法,以專屬的設計方案構筑一個既滿足功能需求又迎合精神追求的家,賦予住所生命,如花草植物一般,以生活點滴澆灌,茁壯生長。
以家為界 感知生活
家是生活的容器,項目位于南京甘泉湖,通幽安靜,私密性強,安靜宜居。原建筑空間為地下一層結合地面兩層的獨棟住宅,當設計開始介入這里,新的布局是理性而克制下的適度。
會客廳雖處于地下層,南北高窗的設立,空間變得通透,光線自兩側高窗灑下。微弧形非常規線條的家具陳設將正向的空間視覺破壞,非一致的線性語言,視覺上獨立又交織,勾勒靈活多變的空間尺度。用設計創造豁綽舒展的場所,讓人擺脫網絡媒介的束縛,鼓勵社交、對話,僅以原始的交流方式,訴說彼此的情感,讓空間見證一切。
更多的光照了進來,層高也變得模糊。倒拱形吊頂下,鏤空的黑色裝飾架縱向延伸,通向一層的樓梯隱藏在其后,作為地下與一層連接通道轉化的過渡,是地下會客廳的視覺中心。
鏤空的設計從地面直達頂面,木制層板橫向錯落,以強烈的比例關系凸顯大空間尺度,將空間的對外公共性過渡至向內的私密性。黑色裝飾架有著超乎尋常的尺度,使用極薄的金屬材質,通高7米,如同雕塑一般靜佇地下會客廳中,似有一股磅礴的氣蘊頂天立地,支撐著一切,經久不衰。
一徑抱幽山 居然宅第間
地下層以內庭為核心,主要功能區環繞三側。影音室、品酒休閑區與會客廳以景相對,動靜分明;茶室與SPA房分布在內庭左右兩側,陣列的柵格劃分了內外的界限,與自然產生的光陰互動效果為空間內外創造了一種動態關系,也作為遮擋屏障為內部空間的私密性提供保障。
如白色絹綢般細膩的吊頂,風吹過,掀起了一角,透露出休閑區的風采。設計將常用于室外的材質置入內部墻面,偏向自然感的米黃色調搭配樸實的材料以及可觸摸的表面,與飄逸輕盈的頂面構成空間的強大反差。金屬酒柜承載功能且作為隔斷轉換空間,視線轉向另一個休閑場所,輕松舒適的環境氛圍由此拉開。
別墅遠有山景飛鳥,近有高低錯落的喬木、灌木、植物小景散布其中。而室內的庭院自成一方天地,以謙遜的姿態融和內外,四季輪轉。內庭四周水平延伸,為景觀留下了足夠的生長空間以及未來的可變性。庭院自然景色輻射三側功能區,在陽光明媚的日子里,微風拂過,欣賞斑駁疏影。
方寸之間,承載了自然。設計創造了一個充滿開放、綠意的入戶門廳,作為上下庭院之間的聯動。入戶景觀池自一層向上,于二層留下一個窺探區域,樹影投映在墻面又轉落在地面,它在勾勒自身景致的同時又以舒展的姿態投入建筑,沉浸其間。這里像一個被圈養的珍寶,隱藏起來,獨享綠意,又期待陽光能夠恩澤它,向上生長。借此,內外庭院、大小天地,終將房屋環繞在屬于自己的自然之中。
視覺簡樸 寬廣深遠
打破傳統以功能界定空間的平面布局,每一層都擁有平等的生活品質。社交空間匯聚于地下,生活空間貫穿地上兩層,上下材質與色調形成明顯的差異,將家庭空間提升至難以比擬的舒適私密高度。
簡單是終極的復雜。去繁就簡,將家的公區匯聚為一個隱形“島嶼“,頂面的圓形線燈將中心吧臺區域相對獨立,又置于核心位置凝聚四周主要功能區。獨立的中心巧妙地將不規則結構墻體包括其中,水池置入墻內,作為一個開放界面打通餐廚區域與客廳的流動與聯系。
環島之下的空間,溫暖又包容。墻體曲線圓潤無棱角,將廚房、中西餐區、茶室、客廳,形成一個圓形的遞迴場所,沿著中心向四周展開,產生視覺疊加的空間情境。各功能區域間的界限不被定義,或朦朧或清晰,為空間增加模糊的美感。
空間統一在柔和的色調下,貼近質樸和永恒之美。功能與功能之間的遮擋,無法顯示全部,只能通過部分的隱秘驅動觀者的想象力。餐廳正對大面積開窗,沐浴陽光之下;茶室置于三邊轉角陽臺前,溫潤的桌面灑滿光點,角落伸出一抹枝條,清幽靜逸。弧形的沙發曲度與環島的節奏一致,上下聯動,以半包圍的姿態等待著即將落座的家人,安靜沉穩,不被時間和環境裹挾。
吧臺后側以白色的封閉餐廚收納柜為遮擋,廚房隱藏在背后,前后留有過道。柜體中心為豎向黑色的置物架,深色調下直向的變化與頂面黑色圓環的婉轉造成視覺上的拉扯,塑造空間的靈動。
在這樣的視覺感受下,餐區墻面上的藝術畫,更是將這種感官體驗達到高潮。藝術與張力并存,“喜”字像隱藏在抽象的大筆觸之下,是空間圓融氣質下的叛逆,卻又恰到好處了點亮了家的顏色。紅色在溫和色調的襯托下,時時提醒著,厚積薄發,而后獲得喜樂。
設計以不同的節奏與序列將各個空間賦予獨立的個性,協調整體的光、色環境,以特定的轉角流轉空間,將這個家的“島嶼“轉化為感染力極強的家庭情感交流中心,打破空間的陌生感,建立情感紐帶,彼此接納,共同譜寫美之詠贊。
內外轉換 心境轉換
墻面的多層次肌理,將光或朦朧或皎潔的傳遞,空間呈現著一種物我皆忘的寧靜。舒緩的節奏慢慢的敘述空間之美,朝陽日落,再某一時刻悄然映入墻面,緩慢的流動,漸隱漸弱,自成空間藝術,光陰與光色的變化帶來空間的一日一景。
屬于居所的舒適感,適合主人最重要。居所作為空間中的空間,核心是維護人身心的秘密。臥室分布在建筑空間的每一層,位置決定了它們的天然優勢。
一間引天光入室,藍天白云作畫,黑色鏡面將外部自然映為墻面裝飾,居于自然;一間斜面屋頂,層次豐富,灰色點綴白色墻面,獨享大面積休閑陽臺,居于舒適;又一間色調降低,功能優先,材質更加溫暖,居于趣味……以設計作為媒介輕微干預,質樸的空間在等待主人的進入一點點被完善。
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愛上生活,更愛自然,其次是藝術。
△負一層平面
△一層平面
△二層平面
項目名稱|有嶼 甘泉湖別墅
項目地點|中國 南京
設計公司|南京云行空間建筑設計
設計范圍|全案設計
主案設計|潘天云
項目團隊|周悅、陳淑妍
項目面積|800㎡
設計時間|2019年5月
完成時間|2022年
項目攝影|黃秉文
評論(0)